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历代医家多从"治未病""五行生克"角度进行剖析。现结合现代医学理论,从另一角度赋予新的理论思想,提出"肝"为形态学之肝,"脾"为藏象学之脾。中医藏象之脾,其形态学器官与西医肝脏相对应,故"知肝传脾"实为脏器与功能之间在病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肠三叶因子3(Trefoil Factor3,TFF3)的表达及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参照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含药血清,分别用不同剂量的含药血清、5-氟尿嘧啶(5-FU)和生理盐水对SGC 7901进行培养。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采用western blot、RT-PCR检测细胞TFF3、NF-κB、ER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加味七方胃痛颗粒能抑制SGC 7901的增殖、促进其凋亡(P0.05),并呈浓度、时间依赖性;中药血清干预后人胃癌细胞株TFF3、ERK、NF-κB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外试验中,加味七方胃痛颗粒能抑制SGC 7901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可能通过下调胃癌细胞TFF3、ERK/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到达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NF-κB基因沉默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及TFF3、ERK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脂质体法将靶向NF-κB的干扰RNA(si RNA)转染入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法检测NF-κB基因沉默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凋亡情况,运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SGC7901细胞内TFF3、ERK的表达。结果:MTT法显示NF-κB基因沉默组癌细胞抑制率大于空白载体组和对照组(P0.01);流式细胞术法表明NF-κB基因沉默组细胞凋亡比例达12.60%,明显高于空白载体组和对照组(P0.01);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示,经NF-κB基因沉默后,细胞内NF-κB、TFF3、ERK m RNA及蛋白表达量下降明显。结论:NF-κB基因沉默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NF-κB基因作为胃癌治疗的分子靶点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七方胃痛颗粒对胃癌细胞中Fas/Fas L通路的影响。方法参照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七方胃痛颗粒含药血清,以10%、20%、30%浓度七方胃痛颗粒含药血清作用SGC-7901胃癌细胞后,MTT法检测七方胃痛颗粒对SGC-790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经七方胃痛颗粒干预前后胃癌细胞SGC-7901中Fas,Fas L,FADD,Caspase-3、Caspase-8因子的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七方胃痛颗粒能抑制SGC-7901的增殖(P 0. 05),并呈浓度、时间依赖性;中药血清干预后人胃癌细胞株Fas,Fas L,FADD,Caspase-3、Caspase-8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并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结论在体外试验中,七方胃痛颗粒能抑制SGC 7901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可能通过下调胃癌细胞Fas、Fas L、FADD、Caspase-3、Caspase-8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达到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西医交汇,临床上很多疾病在认识上出现了中西差异与分歧。文章针对长期以来中西医对黄疸的不同认识,从"脾主运化"理论出发,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及临床实践,初步探讨黄疸的病位、病机、诊治,并提出胆红素产生、加工、排泄的过程实为"脾主运化"的功能表现。  相似文献   
6.
从中医脾虚“不能散精”论治肝硬化腹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运用陈国忠教授脾虚"不能散精"的理论观点对肝硬化腹水的临床应用和理论依据进行探讨,认为脾虚"不能散精"为该病发生的病机关键。脾虚"不能散精"为其本,"气滞""水饮""血瘀"为其标,本虚标实为该病的病理特点。健脾益气、散精祛浊为治疗本病的最佳原则。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枳实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纳入有关枳实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按照RCT质量评价的修改后Jadad量表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iew Man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统计学处理。结果 :共纳入16个RCT研究,包括134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枳实消痞汤治疗FD在临床总有效率、治愈率、上腹痛、腹胀及早饱等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显示出较好的疗效。结论 :研究表明,枳实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疗效,但还需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支持。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改善,胆石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文章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并从中医"脾论"出发,强调胆石病的诊治重在预防。提出"其因在脾"的观点,分别从脾主血脂,脾主胆红素,节食伤脾,脾病伤肝等不同角度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对裸鼠原位移植胃癌三叶因子3(trefoil factor family3,TFF3)的表达及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核因子кB(nuclear factor-кB,NF-кB)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复制裸鼠胃癌原位移植模型,随机分成正常组(即空白对照组),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组,5-FU+加味七方胃痛颗粒组,加味七方胃痛颗粒组,每组15只。采用Western blot、RT-PCR检测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对裸鼠原位移植胃癌中TFF3、NF-кB、ERK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加味七方胃痛颗粒组TFF3、NF-кB、ERK m RAN及蛋白表达量较正常组降低(P0.05),5-FU+加味七方胃痛颗粒组TFF3、NF-кB、ERK m RAN及蛋白表达量较5-FU组降低(P0.05)。结论: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可能通过抑制ERK/NF-кB信号通路参与下调裸鼠原位移植胃癌TFF3、NF-кB、ERK表达水平,从而达到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心脾相关"为李东垣《脾胃论》中重要理论之一。文章试分别阐述心脾间生理与病理之间的联系,探讨"心之脾胃病"及情志病与脾胃的关系。《脾胃论》中所载的心脾理论创新性强,提出"心之脾胃病"的概念,并通过"阴火"理论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