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答:眼科内治法其基本原则类似内科,但也有它特殊内容,其中就包括在内服剂中多伍用风药。原因是风药除具有祛风作用外尚有其他多种功能与主治。1 引经报使,疏肝解郁眼位至高,内服剂中伍用风药,取其升散,使药力直达病所而发挥治疗作用;另则几患眼病,皆可致使肝气闭郁,不能通达于外,目力即损,因风药大多有散肝解郁之功,所以内服之剂多选用之。例如外障处方中,  相似文献   
2.
未雨先绸缪     
即便糖尿病患者患病一定年限没有发生视网膜病变,也最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中医眼科医师,根据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调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章虚谷言:“望、闻、问、切,名曰四诊,医家之规矩准绳也”。诊脉是切诊中的主要内容,因而诊脉绝非可有可无,但由于受前代眼科著作中:“目不专重诊脉说”和现代眼科检测仪器的引进,以及四版《中医眼科学》教材中,只有诊断概要,而无眼科诊法,更无望、闻、问、切,四诊;五版《中医眼科学》教材眼科诊法中:“至于切脉多居问诊与眼部望、问诊之后,以作参考,……,相对来说,眼科的诊断舍脉从证者确实不少”。等因素的影响,认为诊脉在眼科领域内的作用似乎不很重要,即使应用也多应付,故有讨论的必要,现就以下三个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消法是以八纲为依据的治法之一,本于《内经·至真要大论》“坚者削之,结者散之”之义。清·程钟龄之《医学心悟》对此法论之更详,谓:“消者,去其壅也,脏腑、经络、肌肉之间,本无此物,而忽有之,必为消散,乃得其平。”目前消  相似文献   
5.
目前,抗单纯疱疹病毒药物种类不多,药源不足,且存在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我们以祛风清热,退翳明目为治疗大法,选择黄芩、防风、野菊花、冰片组方,经提取精制成“目炎灵”眼药水,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在我院、天津眼科医院、北京建工医院、北京通县医院等单位对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细菌性角膜炎进行了疗效观察,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眼科临床常见的视神经疾病,发病率高、致盲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棘手。视神经在中医眼科属目系,其通过足厥阴肝经与肝相连,也通过足太阳膀胱经与肾相通,经络为全身气血通道,气血循经上达目系,以维系眼的视瞻光明。邪侵络脉或络虚不荣,导致血阻络病气滞经病,络邪传经,引起目系疾病。故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与气血经络密切相关。本文以“六经辨证”结合“络病理论”为指导,提出在临床中应肝肾同治调气血以治其本,辅以针刺疏经通络以治其标。为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提供理论指导及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综合治疗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及抗复发作用。方法将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40只眼采用中药汤剂口服,外用熏蒸;对照组30例42只眼常规用阿昔洛韦眼药水滴眼。疗程均为14 d,观察临床症状、角膜变化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2.5%)显著高于对照组(54.8%),复发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临床症状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角膜病变客观指标较对照组有所改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综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较单纯使用阿昔洛韦有较好疗效,能有效降低该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用中药目炎灵眼药水滴眼治疗兔实验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结果“治疗6天角膜病变保护率达46.5%。治疗10天保护率与无环鸟苷相同达96%。该药对角膜炎有一定治疗作用,对深层角膜炎疗效更明显,而且无刺激性,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祁宝玉教授从事眼科临床50载,在治疗“眼底血证”方面疗效显著。临证时,祁老认为必须遵照“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不是一味止血或无原则的化瘀,而是辨证求因,根据造成出血的原因来选择用药。用药方面,讲究宜忌,注重引经,强调配伍,兼顾脾胃,并非常重视瘀和痰的关系。本文选取祁老诊治的4例“眼底血证”病案,介绍其诊治思想,并附有个人心得感悟。  相似文献   
10.
应拓宽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研究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拓宽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研究思路祁宝玉廖岩松作者单位: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2北京人民大学校医院收稿:1997-10-05;修回:1997-12-01近年来由于我国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逐渐增高,兼以糖尿病患者寿命的延长,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