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占忠  刘丁丁  岳雁  张喜平 《河北中医》2020,42(1):96-100,131
目的研究补肾疏肝汤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模型抗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及补肾疏肝汤低、中、高剂量组,各组均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大鼠均制备慢性疲劳综合征模型。在造模同时,空白组、模型组均予0.9%氯化钠注射液40 m L/(kg·d)灌胃;补肾疏肝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补肾疏肝汤40 m L/(kg·d)灌胃,生药含量分别为17.28、34.56、69.12 g/(kg·d),分别相当于人体用量1、2、4倍,均14 d。比较各组大鼠第1 d首次、第14 d末次力竭游泳时间。比较各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下丘脑5-羟色胺(5-HT)含量,大鼠骨骼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细胞色素氧化酶(COX)含量。结果补肾疏肝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第14 d末次力竭游泳时间均较模型组延长(P<0.05),且补肾疏肝汤中剂量组大鼠第14 d末次力竭游泳时间最长(P<0.05)。补肾疏肝汤低剂量组第14 d末次力竭游泳时间较第1 d首次力竭游泳时间缩短(P<0.05);补肾疏肝汤中剂量组第14 d末次力竭游泳时间较第1 d首次力竭游泳时间延长(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SOD水平低于空白组(P<0.05),MDA水平高于空白组(P<0.05)。补肾疏肝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SOD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05),补肾疏肝汤低、中剂量组血清MDA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补肾疏肝汤中剂量组大鼠血清SOD水平高于补肾疏肝汤低、高剂量组(P<0.05),MDA水平低于补肾疏肝汤低、高剂量组(P<0.05)。模型组大鼠下丘脑5-HT含量低于空白组(P<0.05)。补肾疏肝汤中、高剂量组大鼠下丘脑5-HT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且补肾疏肝汤中剂量组高于补肾疏肝汤高剂量组(P<0.05)。模型组大鼠骨骼肌PGC-1α、COX含量均低于空白组(P<0.05)。补肾疏肝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骨骼肌PGC-1α、COX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且补肾疏肝汤中剂量组大鼠骨骼肌PGC-1α、COX水平最高(P<0.05)。结论补肾疏肝汤能增强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模型抗疲劳作用,补肾疏肝汤中剂量组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3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乙肝转阴汤和贺普丁联合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30例,6个月后后查肝功能,HBV—DNA。结果: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总有效率90%。结论:乙肝转阴汤和贺普丁联合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明显,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Lev氏病1例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Lev氏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Lev氏病是一种退化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阻止本病的进程,因此Lev氏病的治疗目前仍是对症治疗。应该积极有效地控制各种可能加速心脏纤维支架硬化症的因素,已经发生晕厥或阿斯综合征患者的患者,应积极考虑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植入,预防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疏肝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6例予中药补肾疏肝汤治疗,对照组66例予三磷酸腺苷联合谷维素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疲劳量表积分及SCL-90评分显著降低,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疏肝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血府逐瘀汤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08/2006-01在河北省人民院中医科门诊及住院的抑郁性神经症患者68例,均符合CCMD-2-R中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标准。采用分层随机分配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实验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合用氯丙咪嗪治疗,对照组单用氯丙咪嗪治疗,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疗效以汉密顿抑郁量表减分率(T)评定:T≥75%为痊愈,50%≤T<75%为显效,25%≤T<50%为有效,T<25%为无效。结果治疗8周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痊愈 显效 有效)/例数]高于对照组(u=2.297,P<0.05)。治疗第2、4、8周末,实验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09,3.90,5.58,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合用氯丙咪嗪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氯丙咪嗪治疗。  相似文献   
7.
血府逐瘀汤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分层随机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血府逐瘀汤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08/2006—01在河北省人民院中医科门诊及住院的抑郁性神经症患者68例,均符合CCMD-2-R中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标准。采用分层随机分配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实验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合用氯丙咪嗪治疗,对照组单用氯丙眯嗪治疗,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疗效以汉密顿抑郁量表减分率(T)评定:T≥75%为痊愈,50%≤T〈75%为显效,25%≤T〈50%为有效,T〈25%为无效。结果治疗8周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高于对照组(u=2.297,P〈0.05)。治疗第2、4、8周末,实验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2.09,3.90.5.58,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合用氯丙咪嗪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氯丙咪嗪治疗。  相似文献   
8.
活血化瘀的理论与生物学工程的关系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简要介绍中医活血化瘀的理论。方法:从阴阳学说到离子平衡,从宏观到微观,从气与负荷、与酶的关系, 肿瘤、血管内皮的功能几方面讨论与生物工程的联系。结果:为进一步提高中医的基础理论在临床治疗学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结论:提高了对中医药临床疗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血府逐瘀汤对大鼠心肌缺血模型NO、ET-1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的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血浆内皮素(ET-1)含量的影响,探讨其保护心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er大鼠8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只。血府逐瘀汤组、消心痛组、模型对照组同时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3日造模,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造模后分别给予:血府逐瘀汤组继续皮下注射ISO 7日,同时中药血府逐瘀汤灌胃14日;消心痛组继续皮下注射ISO 7日,同时硝酸异山梨酯灌胃14日;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灌服同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14日。分别于实验第10日、17日各处死一半动物取血,检测各组大鼠血清NO、ET-1的含量。结果血府逐瘀汤组和消心痛组NO含量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P<0.05),血府逐瘀汤组NO含量高于消心痛组(P<0.05);血府逐瘀汤组和消心痛组ET-1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血府逐瘀汤组ET-1含量低于消心痛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可以提高血清NO的含量,而降低血浆ET-1的含量,且优于消心痛,具有明显抗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