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实验对接受胃镜检查的255例患者采取胃粘膜,以快速尿素酶法作幽门螺杆菌(HP)检查。患者中男性201例,女性54例。年龄17~74岁,平均35岁。每例受检者均取胃窦、胃体粘膜2块,分别以快速尿素酶法作HP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另有13例十二指肠球溃疡者加取十二指肠球粘膜一块并作HP检查。结果显示,154例HP阳性者中139例胃窦、体一致,15例不一致。9例分多处活检粘膜HP检查结果一致,提示HP感染呈弥漫性,在胃内任一部位取材即有一定代表性。另外,本组13例十二指肠球溃疡中11例胃粘膜HP阳性,而十二指肠球粘膜仅3例阳性、提示十二指肠球粘膜不易感染HP。  相似文献   
2.
下消化道出血221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0 引言 下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科的常见病 ,是指十二指肠空肠移行部 ,屈氏韧带以下的小肠和大肠疾病引起的肠道出血 .有人认为一般不包括痔和肛裂出血 [1 ] .临床最常见为慢性出血 ,但有时出血量大危及生命 ,需要做紧急处理 ,现将我院1992 - 0 1/ 1999- 0 8门诊及病房收治的 2 2 1例下消化道出血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 12 0例 ,女 10 1例 ,年龄 14~ 72 (平均 42 )岁 ,病程 16 h~ 10 a.患者分别以脓血便、暗红色血便、鲜血便或果酱色血便为主诉前来就诊 ,其中有休克症状的大出血者6例 .血 Hb<110 g·L- 1 40例 ,<80 g·L- 1…  相似文献   
3.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是由一系列激素及相应的酶组成,通过调节全身血容量和外周阻力的控制,调节人体血压、水、电解质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恒定。迄今为止的临床试验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机体许多疾病  相似文献   
4.
沈荣 《大家健康》2016,(2):102-102
目的:探讨在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旨在为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快速康复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均匀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患者主要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主要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中药治疗,研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情况。结果:经过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在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后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后期病情复发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来说,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十分有效,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还能在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病情复发率的基础上促进患者病情痊愈。  相似文献   
5.
急诊内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诊内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价值蒲朝煜,沈荣,陈虹我院自1989年至1993年7月作急诊内镜检查上消化道出血133例,现将其价值评价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33例中,男性93例,女性40例(年龄7~78岁。临床表现为黑便87例,呕吐咖啡样物36例,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对宫颈癌术后临床怀疑复发与转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118例宫颈癌术后怀疑复发与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其分为观察组(n=59)与对照组(n=59)。对照组予给予以常规血清癌抗原19-9(CA19-9)检测,观察组行18F-FDG PET/CT检查。2组均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评估2组对宫颈癌怀疑复发与转移的诊断价值并对比组间差异。结果18F-FDG PET/CT检查诊断对宫颈癌复发及转移的特异度(76.92%)、灵敏度(93.48%)以及准确率(89.83%)均显著高于CA19-9检测(38.46%、60.87%、55.9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诊断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吻合度较高(Kappa=0.766,P<0.05)。结论18F-FDG PET/CT检查应用于宫颈癌术后临床怀疑复发与转移的诊断,可清晰显示其状况,灵敏度、准确率等均明显高于血清CA19-9检测。  相似文献   
7.
沈荣 《包头医学》2009,33(3):181-181
目的: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方法:肺结核病人入院时,责任护士采用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向病人及其家属做入院常规教育。结果:通过入院宣教,使患者能够了解肺结核的用药知识、注意事项、饮食生活指导及心理护理。结论:入院宣教有助于患者治疗,改善医患关系,是一种好形式,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非病毒性肝病超声引导下的肝穿刺活检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黄石市中心医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3例非病毒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37例, 女46例, 年龄(57.79±9.08)岁, 所有患者入院后(治疗前)接受血常规、心电图等检查, 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作屏气、呼气训练, 并在超声引导下行肝穿刺活检。观察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结果, 观察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83例非病毒性肝病患者均顺利完成肝穿刺活检, 肝穿刺活检完成后生命体征基本正常, 其中55.42%(46/83)穿刺部位存在轻微疼痛, 在穿刺结束后4.82%(4/83)出现胸闷、3.61%(3/83)血压下降。83例非病毒性肝病患者经活检穿刺确诊93.98%(78/83), 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病51.81%(43/83)、非酒精性脂肪肝18.07%(15/83)、酒精性肝病14.46%(12/83)、药物性肝损伤4.82%(4/83)、肝脏血管病变3.61%(3/83)、肿瘤性疾病1.20%(1/83), 另有6.02%(5/83)未能明确病...  相似文献   
9.
对327例右下腹痛患者进行了结肠镜检查,其中男性235例,女性92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7岁。病程最长25年,最短5天,共查出各种病变251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会阴侧切术对产妇的影响,探讨提高手术质量和降低侧切术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2000年和2006年会阴侧切率的变化;前瞻性调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侧切术中,术后疼痛程度以及对产妇日常活动影响情况,并和对照组产痛比较。结果:2006年侧切率大于199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1195,P<0.01)。VAS评分,术中疼痛(3.44±2.44)分,术后疼痛(4.55±1.72)分,产痛(6.93±1.64)分。术后疼痛影响产妇日常活动依次为坐、行走、排尿、翻身、排便、下蹲等,最常见是坐和行走。疼痛排序是术中<术后<产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加强孕产期健康教育,培训她们锻炼强壮盆底肌肉,严格掌握侧切术指征,降低侧切术率。同时提高手术质量,恢复解剖层次,减少手术合并症;完善麻醉镇痛措施,促进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