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溶栓治疗和神经保护治疗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两大药物干预策略,其中广义的神经保护治疗包括神经保护和神经修复两种方法,而目前存在的中西医结合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干预策略可能也存在多层次、分阶段干预的特点,体现了祖国医学"同病异治"的原则,我们认为现有的缺血脑保护方法主要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不同发展阶段,而神经修复的研究,尤其是中医药促进神经干细胞再生的研究,可能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无限商机.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中风是最常见的临床急症,溶栓和神经保护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而后者愈来愈受到脑病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在缺血性中风病理生理学的基础上,从缺血级联反应的角度,对中医药的干预机制进行分析,希冀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再探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煎药及服药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1](以下简称《法要》)是敦煌遗书中保存较为完整并极具代表件的著作,绛学者多方面考证与研究认为其有较高的学术价值^[2]。《法要》中公:“商有圣相伊尹,依《神农本草经》及《桐霸采药录》,撰《汤液经》三卷,其载方三百六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  相似文献   
4.
《慎疾刍言》为清代名医徐灵胎晚年所著,计有论文十九篇。徐氏针对当时医界流弊,痛下针砭,以期医家谨慎治疗。本文在简介该书的基础上,剖析其有关中风等急难重症、因人制宜及治法方药等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5.
《琉球百问》为清代名医曹仁伯对其海外弟子吕凤仪所提疑难问题的解答记录。本文在简介该书的基础上,刍议其中风论治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6.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简称《法要》)是著者参阅已佚古书《汤液经法》而成,《伤寒杂病论》中诸多方剂《法要》均有记载。《法要》中记载五脏急症方8首、救误治方5首、救劳损方5首、开窍救卒死方5首,皆在《内经》指导下组方用药;书中提出了"毒药攻邪,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谷为养"朴素的养生学观点;而运用硝石雄黄散舌下给药法治疗真心痛开创现代舌下黏膜给药法之先河,故有必要对其进行整理研究,以保存古籍精华,丰富中医药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精神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复发-缓解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多种自身抗体导致不同靶器官的损害为特点,精神病是其中较少见但非常重要的临床表现。1999年,美国风湿病学院(ACR)发表了神经精神狼疮(NPSLE)的“命名和病例定义”,对19类NPSLE综合征作了分类定义,明确提出了SLE精神病的诊断标准,建议进行的实验室检查以及排除诊断的方法等。同时,随着临床经验的逐步丰富,临床免疫学、脑电图,尤其是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对提高本病诊断的敏感性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2]。现将该方面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为进一步拓展NPSLE精神…  相似文献   
8.
神经精神狼疮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复发-缓解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多种自身抗体导致不同靶器官的损害为特点,其具有的神经精神表现,即神经精神狼疮(NPSLE)的发生率高达14%~75%[1],由于种族、年龄、性别,尤其是诊断标准使用的差异,NPSLE占SLE的比例在40%~50%,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2,3]。因此,及时的诊断NPSLE,并给予适当的治疗至关重要。本文报道3例临床病例并结合近期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5岁。1996-04曾在我院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口服泼尼松治疗。1997-02-20因“发热半月”入院…  相似文献   
9.
醒脑静对脑缺血大鼠神经保护作用与氨基酸受体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醒脑静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分别观察醒脑静对MCAO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和海马NMDA受体的含量的影响。结果:缺血3和6h,醒脑静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MCAO组(P&;lt;0.01);且模型组梗死体积24h(197.60&;#177;34.03)mm^-3明显大于6h(140.60&;#177;14.81)mm^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lt;0.05);但治疗组梗死体积6h是(114.60&;#177;23.62)mm^3,24h是(125.60&;#177;20.51)mm^3.后者明显小于模型组(P&;lt;0.01);缺血1,6,24h,模型组NMDA受体表达分别为(8.40&;#177;1.23),(12.08&;#177;1.80),(17.94&;#177;1.62)nmol/g,呈逐渐上调趋势(P&;lt;0.05),24h时治疗组NMDA受体表达为(5.22&;#177;1.43)nmol/g,明显低于模型组(P&;lt;0.01)。结论:醒脑静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具有明确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拮抗兴奋性氨基酸受体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血浆心房利钠肤(ANP)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 银夹法建立腹主动脉缩窄大鼠模型,用放免法进行血浆ANP检测,观察中药复方对大鼠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室心肌病理形态胶原染色和血浆ANP改变的干预作用.结果 造模8周时LVMI、血浆ANP表达模型组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中药复方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中药复方可延缓腹主动脉缩窄大鼠所致心肌纤维化进程,可能与影响血浆AN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