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治疗前后糖尿病认知障碍大鼠海马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Tau蛋白表达及β淀粉样蛋白(Aβ)含量的变化,探讨电针改善糖尿病认知障碍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相关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9只。采用高脂高糖饲料饲养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法复制2型糖尿病认知障碍大鼠模型。电针组针刺“后三里”“内庭”“胰俞”,同侧“后三里”“内庭”连接电针仪,每次20 min,每日1次,每周6次,连续4周。干预后检测大鼠随机血糖,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逃避潜伏期,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中Aβ1-42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中Tau、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海马组织中Tau、NF-κB p65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随机血糖、逃避潜伏期、Aβ1-42含量及Tau、NF-κB p65蛋白与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随机血糖、逃避潜伏期、Aβ1-42含量及Tau、NF-κB p65蛋白与mRNA的相对表达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灸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胼胝体髓鞘再生相关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中Shh配体和Gli1转录因子的影响,探讨化瘀通络灸促VD大鼠髓鞘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艾灸组、西药组,每组12只,采用改良的双侧颈总动脉闭塞法复制VD大鼠模型。艾灸组予以“神庭”“百会”“大椎”化瘀通络灸法治疗,每日1次,每次20 min;西药组予氯马斯汀溶液(10 mg/kg)灌胃,每日2次;两组均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Longa评分法评价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胼胝体中Shh、Gli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透射电镜法观察各组大鼠髓鞘超微结构和有髓神经轴突的数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onga评分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与西药组Longa评分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及西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比较不同造模方法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行为学表现的影响。方法:采用同时结扎并剪断双侧颈总动脉,只结扎不剪断双侧颈总动脉和反复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并结扎剪断、1周后反复夹闭结扎剪断另一侧颈总动脉3种方法复制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Morris水迷宫图像自动采集和软件分析系统记录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结果:在定位航行试验中,分别双侧缺血再灌注后结扎剪断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比假手术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长,结果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2组直接结扎、剪断双侧颈总动脉的大鼠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差异不明显;造模成功率比较,缺血再灌注后结扎剪断组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模型组。结论:双侧缺血再灌注后结扎剪断的造模方法可以作为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复制的一种相对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化瘀通络灸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D模型组、西药组、艾灸组,每组12只。采用改良的2-VO法制备VD模型,造模7 d后,艾灸组大鼠"神庭""百会""大椎"悬灸20 min,西药组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腹腔注射,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假手术组、VD模型组、时间与艾灸组平行但不做任何处理。3个疗程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水迷宫实验第5天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平台所在象限的时间所占比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西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多,平台所在象限的时间所占比增加。结果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化瘀通络灸能够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艾灸对糖尿病认知减退大鼠海马凋亡相关蛋白、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影响,探讨艾灸改善学习记忆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艾灸组,每组10只。以高脂高糖饲料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认知功能减退大鼠模型。艾灸组艾灸“神庭”“百会”及“大椎”,每次20 min,每周6次,治疗4周。检测各组大鼠随机血糖,水迷宫实验测定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NF-κB p65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治疗后,模型组大鼠随机血糖值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01),艾灸组大鼠随机血糖值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正常组明显延长(P<0.01),艾灸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Bax、Caspase-3、NF-κB p65蛋白及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01),Bcl-2蛋白及mRN...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灸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后延迟回忆及海马巢蛋白(Nestin)、双皮质素(DCX)表达的影响,并探索其与脑内神经新生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采用Morris水迷宫筛选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D模型组、共植体艾灸组、共植体空白组。采用改良的缺血再灌注后结扎剪断法复制VD模型,NSCs、EPCs细胞培养后进行共植体构建,共植体艾灸组及共植体空白组大鼠于模型鉴定后3d进行共植体右侧侧脑室移植。共植体艾灸组于移植后3d进行化瘀通络灸治疗,取"百会""大椎""神庭"悬灸20min,每天1次,7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后休息1d。运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延迟回忆成绩,免疫荧光双标激光共聚焦检测大鼠右侧海马Nestin、DCX的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治疗前VD模型组、共植体空白组、共植体艾灸组逃避潜伏期均较假手术组延长,120s内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P0.008)。治疗后除VD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外(P0.05),假手术组、共植体艾灸组、共植体空白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且共植体艾灸组大鼠120s内穿越原平台次数较治疗前增多(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造模后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P0.008);共植体艾灸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VD模型组缩短,穿越原平台次数较VD模型组增多(P0.008);与共植体空白组相比,共植体艾灸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08)。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共植体艾灸组治疗1、3个疗程后海马区Nestin的阳性表达多于共植体空白组(P0.05);Nestin、DCX分别在治疗1、2个疗程后表达最多(P0.05)。结论:化瘀通络灸可提高VD大鼠NSCs、EPCs移植后的延迟回忆,并通过上调海马区Nestin、DCX的表达,促进脑内神经新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水合氯醛及水合氯醛和乌拉坦的1:1混合液作为麻醉剂对Wistar大鼠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复制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水合氯醛及不同剂量的水合氯醛和乌拉坦1:1混合液对实验用Wistar大鼠进行麻醉后造模,模型复制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后结扎剪断的方法。比较其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麻醉死亡率,并于造模后3天使用Morris水迷宫对模型大鼠进行鉴定,比较各模型组之间的行为学差异。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混合液0.5mL/100g组大鼠麻醉起效时间快于10%水合氯醛0.4mL/100g组(P0.05),且麻醉持续时间较单用水合氯醛组长(P0.05);Morris水迷宫模型鉴定结果,混合液0.5mL/100g组模型大鼠逃避潜伏期比单用水合氯醛组长(P0.05);3组间麻醉死亡率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水合氯醛和乌拉坦的1:1混合液以0.5mL/100g的剂量使用,麻醉起效快、持续时间长、麻醉死亡率低,且大鼠VD模型复制的结果优于单用水合氯醛麻醉组,适用于短期研究的Wistar大鼠的VD模型复制。  相似文献   
8.
舌咽神经痛(GPN)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神经性疼痛,以舌咽部和耳内呈刀割样的剧痛为特点,发作时可能会伴有心动过缓、低血压及心脏骤停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杨骏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咽喉,病因内外皆有,不通则痛为关键病机,以形神并调、通络止痛为主要治则。杨教授临证选择下颌区域局部阿是穴、翳风、颊车针刺以缓急止痛,调形治标;选风府、百会、印堂、水沟针刺以宁心调神,使神安痛减,调神治本;同时辨明经脉,主次结合,配穴选取多气多血之足阳明胃经腧穴以整体调节、畅达气血,且常联合电针、中药等法,杂合以治。验之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