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薏苡仁注射液治疗95例原发性气管癌免疫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明朝  许昌声  林圣远  柴大军 《肿瘤》2001,21(4):284-285
原发性支气管癌 (肺癌 )是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 ,半世纪以来世界各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在我国肿瘤死亡调查中表明 ,肺癌在男性中居肿瘤的第一位 ,在女性中居第三位。薏苡仁注射液 (简称康莱特 )系浙江中医院从传统中的药薏苡仁中经现代化方法提取制成的注射制剂 ,经大量临床试验研究证明 ,该液既能有效的抑杀癌细胞 ,抗肿瘤转移 ,同时又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1] ,是目前较理想的广谱抗肿瘤新药[2 ] 。我院从 1997年 3月~ 2 0 0 0年 4月进行 97例康莱特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肺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康莱特注射液明显提高NK细…  相似文献   
2.
3.
复方黄精口服液对大鼠心力衰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观察复方黄精口服液对大鼠心力衰竭的影响 ,探讨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是否参与调节心力衰竭时肥大的心肌细胞表型变化。方法 :应用阿霉素 (ADR)致大鼠心力衰竭为模型 ,测心体比 (LVM /BW ) ,心肌肌球蛋白重链 (α -MHC )、β-重链 (β -MHC) ,心肌AngⅡ。 结果 :ADR 16d累计剂量 2 0mg/kg时 ,大鼠出现较严重的心力衰竭。ADR组LVM /BW升高 ,心肌AngⅡ升高 ,α -MHC百分比降低 ,β -MHC百分比升高 ,与正常组比较P <0 .0 1。表明AngⅡ与α -/ β -MHC呈负相关 (P<0 .0 1)。经予复方黄精口服液 (大、中、小剂量 )治疗后 ,各组LVM /BW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与ADR组比较P <0 .0 1或P <0 .0 5。AngⅡ下降 ,α -MHC升高 ,β -MHC降低。表明AngⅡ与α -/ β -MHC呈正相关 (P <0 .0 1)。正常组AngⅡ与α -/ β -MHC变化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复方黄精口服液能抑制心力衰竭大鼠心肌AngⅡ升高 ,逆转肥大的心肌细胞表型变化 ,抗心肌重塑从而抗心力衰竭 ,心肌局部AngⅡ参与心力衰竭时肥大的心肌细胞表型变化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背景:阿霉素是蒽环类抗肿瘤药,对多种恶性肿瘤有抑制作用.但由于其毒性大,可引起与剂量依赖性的心脏毒性,严重者可致心力衰竭.复方黄精口服液能抗自由基损伤,有望用于心力衰竭的辅助治疗.目的:探讨复方黄精口服液抗心力衰竭疗效及其作用机制.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福建省中医学院及福建省中医学院.材料:实验于2000-08/2001-05在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完成,选用66只雄性SD大鼠.方法:采用阿霉素损伤大鼠心肌致心力衰竭为模型,6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1只.正常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阿霉素组:于实验开始后第2,4天腹腔注射阿霉素1 mg/kg;第6,8天腹腔注射2 mg/kg;第10,12天腹腔注射3 mg/kg;第14,16天腹腔注射4 mg/kg,16 d累计用药量达20 mg/kg.阿霉素+复方黄精口服液2 mL(小剂量组).阿霉素+复方黄精口服液4 mL(中剂量组).阿霉素+复方黄精口服液6 mL(大剂量组).小、中、大剂量组于实验开始后分别每日用复方黄精口服液灌胃.阿霉素的剂量用法同阿霉素单用组.阿霉素+天保宁(天保宁组):天保宁450 mg/kg隔日灌服共8 d.阿霉素的剂量用法同阿霉素单用组.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各组大鼠心系数,α-肌球蛋白重链,β-肌球蛋白重链的变化.结果:纳入实验动物数66只,在整个实验期间阿霉素组有5只大鼠,小剂量组4只大鼠,中剂量组2只大鼠,大剂量组3只大鼠,天保宁组3只大鼠死于明显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进入结果分析47只.与正常组比较,阿霉素组的α-肌球蛋白重链下降20.88%(P<0.01),β-肌球蛋白重链上升50.93%(P<0.01),心系数升高33.83%(P<0.01).经给药治疗后,心肌β-肌球蛋白重链向α-肌球蛋白重链转化,与阿霉素组比较,各药物治疗组α-肌球蛋白重链上调(P<0.01),β-肌球蛋白重链下降(P<0.01),心系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1或P<0.05),以上变化以中剂量组作用最佳.结论:复方黄精口服液能减轻阿霉素致心力衰竭的毒性反应,其机制与复方黄精口服液可提高心肌α-肌球蛋白重链的转化有关,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DSP)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将32只8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4组,DSP小剂量组、DSP大剂量组、福辛普利组、SHRc组。另选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为正常对照组。5组分别用灌胃法给药或给蒸馏水8周,测定大鼠尾动脉收缩压、胸主动脉与肠系膜动脉中层壁厚(M)、管腔内径(L)及二者的比值(M/L)。结果与Wistar组比,SHRc组主动脉中层壁[Wistar组:(85±10)μm比SHRc组(120±7)μm]与肠系膜动脉中层壁[Wistar组:(61±8)μm比SHR模型组(84±8)μm]显著增厚(P〈0.05),中层壁厚与管腔内径比值(M/L)也显著增大(P〈0.05);与SHRc组比,DSP大剂量组[肠系膜动脉M:(65±5)μm;主动脉M:(94±7)μm]、小剂量组[肠系膜动脉M:(70±3)μm;主动脉M:(97±9)μm]与福辛普利组[肠系膜动脉M:(64±7)μm;主动脉M:(93±6)μm]SHR主动脉与肠系膜动脉的M及M/L均明显减轻(P〈0.05),而各治疗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抑制SHR的血管壁重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证型高血压与临床实验室检查及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4 81例闽南地区高血压病患者辨证分型为肝火上炎、肝肾阴虚、心肾两虚、痰浊内蕴 4型 ,观察高血压病分期、心电图、眼底改变及夜尿次数 ,并随机选择性别、年龄、职业、地区相配对的非高血压健康人作对照 ,随访 15年 ,研究各证型高血压病患者的长期预后。结果 :本地区高血压病患者中心肾两虚型实验室检查提示靶器官损害较重。高血压病患者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是脑卒中 (其中心肾两虚型脑卒中发生率最高 ,再依次为肝肾阴虚、痰浊内蕴和肝火上炎型 )。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中心肾两虚型病情重、预后差 ,应为重点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方黄精口服液心力衰竭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6只,采用阿霉素损伤大鼠心肌致心力衰竭为模型(阿霉素16d累计量20mg/kg。第2天、第4天1mg/kg;第6天、第8天2mg/kg;第10天、第12天3mg/kg;第14天、第16天4mg/kg,腹膜内注射)随机分正常组、阿霉素(ADR)组、ADR+复方黄精口服液2ml(小剂量组)、ADR+复方黄精口服液4ml(中剂量组)、ADR+复方黄精口服液6ml(大剂量组)及ADR+天保宁组(阳性对照组),共6组,每组11只。测心体比(LVM/BW),心肌肌球蛋白重链(α-MHC)、β-重链(β-MHC),用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ADR 16d累计剂量20mg/kg时,大鼠出现较严重的心力衰竭。心肌α-MHC向β-MHC转化,即α-MHC下降(下正常组比较,P<0.01),β-MHC上升(与正常组比较,P<0.01),ADR组LVM/BW升高(与正常组比较P<0.01)。经给药治疗后,心肌β-MHC向α-MHC转化,即:α-MHC上升(与ADR组比较,P<0.01),β-MHC下降(与ADR组比较,P<0.01),LVM/BW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ADR组比较,P<0.01或P<0.05),在电镜下可见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有一定程度改善,且以上变化以中剂量组作用最佳。结论:复方黄精口服液可减轻ADR致心力衰竭的病理改变及逆转心肌细胞表型方面MHC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正风药是中药传统分类中的一大类别,为中医各科所广泛应用,但各种中药学教材均未论及。本研究梳理2000-2015年万方数据库查询的相关学术论文224篇,归纳较为公认的风药含义,探讨其准确概念,并总结临床应用治疗各科疾病的使用情况,现总结报道如下。1历史源流风药之名首载于宋代《扁鹊心书》[1],但未加详论。至金代张元素《医学启源》中提出"药类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DSP)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32只8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4组,DSP小剂量组、DSP大剂量组、福辛普利组、SHRc组.另选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为正常对照组.5组分别用灌胃法给药或给蒸馏水8周,测定大鼠尾动脉收缩压、胸主动脉与肠系膜动脉中层壁厚(M)、管腔内径(L)及二者的比值(M/L).结果 与Wistar组比,SHRc组主动脉中层壁[Wistar组:(85±10) μm比SHRc组(120±7) μm]与肠系膜动脉中层壁[Wistar组:(61±8) μm比SHR模型组(84±8) μm]显著增厚(P<0.05),中层壁厚与管腔内径比值(M /L)也显著增大(P<0.05);与SHRc组比,DSP大剂量组[肠系膜动脉M:(65±5) μm;主动脉M:(94±7) μm]、小剂量组[肠系膜动脉M:(70±3) μm;主动脉M:(97±9) μm]与福辛普利组[肠系膜动脉M:(64±7) μm;主动脉M:(93±6) μm]SHR主动脉与肠系膜动脉的M及M /L均明显减轻(P<0.05),而各治疗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可抑制SHR的血管壁重构.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西医认为主要由病毒性肝炎、黄曲霉素、饮用水污染,以及化学致癌物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治疗以手术、放化疗及生物治疗为主。中医根据其症状和体征,将其归属到“肝积”、“症瘕”,“攻坚”,“下血积”、“积聚”、“臌胀”、“痞气”、“癖黄”等范畴。近年来由于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和改进,肝癌预后已有一定改善。但大量报道显示,原发性肝癌确诊时中晚期病例占80%以上,死亡率仍很高。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