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背景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易出现反复喘息,且下呼吸道分泌物中半胱氨酸白三烯(CysLTs)水平升高。而孟鲁司特是一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关于其治疗RSV毛细支气管炎症状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改善婴幼儿RSV毛细支气管炎后症状及减轻反复喘息发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6月连续纳入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出院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Ⅰ期,治疗组:口服孟鲁司特颗粒(4 mg)12周,1次/d;对照组:口服安慰剂12周,1次/d。对两组无症状天数、个人日记评分进行评估。随访9个月(Ⅱ期),观察Ⅰ+Ⅱ期反复喘息人数和医疗资源应用情况等。依据意向性分析(ITT)原则,应用全分析集(FAS)分析数据。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186例,治疗组92例,对照组94例。治疗组完成Ⅰ期研究的患儿为89例,对照组为90例;治疗组完成Ⅰ+Ⅱ期的患儿为84例,对照组为86例。治疗组平均依从性为97.8%(7 560/7 728),对照组平均依从性为97.4%(7 690/7 896),两组患儿平均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6,P=0.07)。在Ⅰ期研究期间,两组无症状天数、日间无症状天数、夜间无症状天数、个人日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研究过程中(Ⅰ+Ⅱ期),治疗组RSV毛细支气管炎喘息复发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喘息患儿出现2次及以上喘息比例低于对照组(χ2=5.14,P=0.02)。Ⅰ+Ⅱ期研究期间治疗组医疗资源应用人数、β-受体激动剂应用人数、糖皮质激素应用人数、住院人数低于对照组(P<0.05)。在事后亚组分析中,治疗组有湿疹史与父母哮喘史的患儿中无症状天数〔(49.7±20.2)、(51.3±20.9)d〕多于对照组〔(36.3±20.4)、(37.8±19.3)d〕(t=2.19,P=0.03;t=2.24,P=0.03)。整个研究过程中没有患儿因不良反应退出研究,两组间胃肠道紊乱、皮疹、转氨酶升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3,P=0.63;χ2=0.03,P=0.86;χ2=0.15,P=0.69)。结论 口服孟鲁司特(4 mg)12周不能改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呼吸道症状,但能降低患儿反复喘息发作次数。口服孟鲁司特(4 mg)有一定效果且安全。  相似文献   
2.
黄芪对冠心病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BRE)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诱导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①假手术(Sham)组:前降支穿线不结扎,观察1.5 h;②缺血再灌注(I/R)组:结扎前降支30 m in,再灌注前5 m in生理盐水(4 mg/kg)iv,再灌注1h;③BRE组:再灌注前5 m in应用BRE(4 mg/kg)iv,余同I/R组。常规方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免疫组化法测定Bc l-2、Bax蛋白的表达,通过细胞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细胞阳性染色面积百分率,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同I/R组相比,BRE组心肌组织MDA含量显著降低[(7.56±1.67)μmol/gvs(16.58±2.59)μmol/g,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2.37±0.22)mkat/gvs1.38±0.14 mkat/g,P<0.05],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5.02±1.01vs18.59±5.68,P<0.01),而Bc l-2蛋白表达显著增高(17.48±4.72vs7.32±2.05,P<0.01),Bax/Bc l-2显著降低(0.29±0.57vs3.32±0.10,P<0.01),细胞阳性染色面积百分率显著减少(0.42±0.06vs13.84±1.97,P<0.01),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BRE通过调控Bax/Bc l-2表达抑制心肌I/R诱导的细胞凋亡,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患儿 ,男 ,4岁。因发现肝脾大 3年 ,咳嗽 ,周身浮肿伴皮疹 4d ,于 1 998年 6月 2 7日入院。于 1岁时发现患儿肝脾大 ,曾去某市医院住院治疗 ,未能明确诊断。此后患儿经常无明原因发热 ,热型不详。周身反复出现红色斑丘疹 ,以腹部为多 ,伴双下肢疼痛 ,走路无力。于入院前 4d咳嗽、憋气 ,周身及颜面浮肿 ,口唇发绀、低热。无多饮、多尿。既往体弱 ,无家族遗传性疾病。体检 :T 37 2℃ ,P 1 4 0次 /min ,R 5 6次 /min ,精神萎靡 ,强迫体位 ,呼吸急促 ,面色发绀。躯干部可见大小不等的红色出血性斑丘疹 ,压之不褪色。头颅大小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普遍应用,接触视屏显示终端(visualdisplay terminalVDT)作业人员与日俱增,据国内外流行病学调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窒息可引起多器官及多系统的缺氧缺血性损伤,最严重的为脑掼伤,是新生儿致残的主要原因。如何降低或减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是围产期研究的重要课题。我院自1995年以来,用大剂量VitC、复方丹参及苯巴比妥联合预防新生儿重度窒息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进行了观察。治疗组21例在光疗、白蛋白治疗的基础上,给予IVIG治疗,首次1g/kg,以后每次400mg/kg,每日1次,共用2~4次。结果治疗组无1例换血,全部治愈,而对照组2例发生核黄疸,其中1例死亡,在黄疸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方面,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IVIG可明显减少溶血,降低胆红素浓度,减少核黄疸的发生,对重症病例可起到替代换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1病例资料 患者男,71岁,以反复发作左腹部和腰部疼痛5天就诊于我院心脏血管外科。当时患者于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腹部、腰部疼痛,为钝痛,有下坠感,范围呈条带状,右侧卧位时症状减轻或消失,左侧卧位直立时加重,与呼吸运动无关,疼痛时伴大汗,无恶心、呕吐。查体:BP130/80mmHg,心界不大,心率60次/分,心室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相似文献   
9.
儿童HBV和HCV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HBV和HCV感染的临床研究王清图张益荣李树青孙群英王福民作者单位:261011山东省潍坊市妇幼保健院(王清图、李树青、孙群英、王福民);潍坊市中心血站(张益荣)为评价我市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现状,自1994年...  相似文献   
10.
儿童大叶性肺炎支原体性肺炎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大叶性肺炎支原体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6例大叶性肺炎支原体性肺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大叶性肺炎支原体性肺炎的临床特点表现为:婴幼儿发病有增加的趋势,临床症状重,病程长,体征不典型,可并发多脏器损害及遗留永久性肺不张。结论临床遇高热不退,肺部听诊不典型的患儿,胸部X线透视可早期发现重要的炎性改变。以大叶性肺炎为主要改变者应警惕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必要时可早期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