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正中医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集医学和文学价值于一体,既有科技文本的特征,也因融合了儒、道、佛等哲学文化而语义深奥,给译者提出了不小的挑战,特别是中医典籍书名,用字凝练,但内涵丰富,需要译者仔细辨别,不断思考与实践。据不完全统计,清末前的中医药典籍和文献将近8 000种~([1]),但有关  相似文献   
3.
首先回顾了中医养生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陕西中医养生文化旅游产业目前面临的几大问题,结合这些问题借助例证法,提出了陕西中医养生旅游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四大路径,目的是为旅游4.0时代下中医养生文化借力"一带一路"走出去做出一些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4.
曲倩倩  许辉 《河南中医》2016,(8):1309-1311
目前,《黄帝内经》英译的研究重点从题名、篇名、名词术语的译法发展到修辞格以及语篇连贯性等。随着生态翻译学的发展,给《黄帝内经》英译研究又注入了新的血液。《素问》的英译本数量较多,共有9部,这或许也是《素问》在译文对比中更受青睐的原因之一。2000年—2013年,大部分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都以研究《素问》的英译本为主,从事《灵枢》英译的研究者可谓凤毛麟角,所以对《灵枢》的英译本研究需要增加研究的力度。《黄帝内经》英译研究开展10多年以来,研究者们将多种翻译理论灵活运用到单个译本研究或多个译本的对比研究之上,但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传统的翻译批评理论多关注译本和源语是否对等,很少提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及译者的创造性。而生态翻译学则关注到了这一点,但目前从生态翻译学角度解读《黄帝内经》英译本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某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及其重要性关注较少;再者,由《素问》《灵枢》英译的研究现状来看,《灵枢》的英译本研究很少,无论是从发表期刊数量上还是学位论文数量上,都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5.
曲倩倩  李秀荣 《光明中医》2014,(7):1376-1376
李秀荣,女,主任医师,山东省中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山东省中医学会中医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定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临床治疗协会委员,山东省肿瘤康复委员会委员。多年来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及恶性血液病的实践与研究。始终坚持临床一线工作,在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6.
曲倩倩  马伦  侯茜  康敏 《中医学报》2016,(7):998-1000
中西医结合是推动中医走出去的主要动力之一,病证结合、循证医学、循因医学这几个概念是实现中西医结合的关键。病症结合是在西医辨病的前提下,用中医理论分析疾病的中医证候特征和转化规律,实现辨病与辨证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循证医学"作为推动中西医结合的一个切入点,注重对临床证据的总结,以增强西医对中医临床诊断结果的信心,实现中西医结合并且取长补短。循因医学是揭示疾病和治疗手段的本质机制并应用这些本质机制来指导临床,并最终揭示生命的本质机制的医学模式。这三个概念彼此联系,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中西医结合,推动中医走出国门,与世界接轨。  相似文献   
7.
曲倩倩 《中医药导报》2024,(2):203-206+212
中医典籍富含异质文化因子,易导致文化隔膜,造成误译。以《备急千金要方》第五卷“少小婴孺方”的海外节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译注、译评结合的译释特色,并从考据的充分性、译释的准确性和文化的传真度3个方面举例,重点探讨《备急千金要方》海外译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译释,辨析因文化隔膜而造成的译释问题,并尝试对部分译文及注释进行修改,希望能引起学界对《备急千金要方》翻译的关注,共同促进其被更好地接受与传播。  相似文献   
8.
正在目前国内外出版的10多个《黄帝内经·素问》英译版本中,李照国博士的译文相对质量较高。这得益于他丰富的中医学知识,扎实的英文基础和深厚的国学积淀。李博士在他翻译的《黄帝内经·素问》译文中,大量使用了括号。译文中的有些括号的使用是必要的,有些括号的使用值得商榷。现将李博士翻译的《黄帝内经·素问》前十篇译文中的括号使用情况,归纳分析如下。1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的语言特征在翻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七氟烷全凭吸入在小儿短小手术非插管全麻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60例择期手术患儿,采用高浓度、大流量吸入行快速麻醉诱导,然后降低七氟烷与氧流量以维持整个手术的麻醉.观察麻醉前及切皮5 min后呼吸、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麻醉诱导、维持与苏醒等时间及并发症;监测术中托与不托下颌其呼末二氧化碳( EtCO2)值与波形的变化.结果 60例手术患儿,与麻醉前比,切皮5min后呼吸(t=0.105,P=0.917)、心率(t=0.453,P=0.656)、脉搏血氧饱和度(t=1.118,P=0.281)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麻醉诱导、维持、苏醒时间分别为27.1±13.4s、52.7±40.5 min、4.3±2.9 min.托与不托下颌其呼末二氧化碳值(Et-CO2)分别为:3.3±7.4 mmHg和32.6±5.3 mmHg(t=23.996,P=0.000).麻醉诱导时,1例患儿出现屏气,1例出现喉痉挛;术中2例呼吸出现三凹征,但分别予降低吸入药物浓度、给予地塞米松及托下颌好转;1例术毕苏醒时出现呛咳不良反应,经观察其症状自行好转,未予处理.苏醒期躁动评分大于4分者共36例,躁动发生率为60%.结论 七氟烷全凭吸入可单独用于小儿短小非插管全麻手术,具有诱导、苏醒迅速,术中平稳等优点.但术中应加强呼吸道的管理,掌握好适应症,做好应急措施,术毕也应尽早给予有效的镇痛或镇静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神经元在全身麻醉中的作用。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毁损组与对照组,在双侧中脑腹侧被盖区(VTA)给予毁损组特异性多巴胺神经元毁损药6-羟多巴胺(6-OHDA)以减少多巴胺神经元。给予对照组双侧VTA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术后2周,比较2组大鼠在丙泊酚及异氟醚全麻状态下翻正反射消失时间(LORR)、翻正反射恢复时间(RORR)及睡眠持续时间。结果:丙泊酚麻醉下,毁损组与对照组比较,LORR时间显著缩短,RORR时间及睡眠持续时间显著延长(P0.05)。异氟醚麻醉下,毁损组与对照组比较,RORR时间及睡眠持续时间显著延长(P0.05),LORR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不同药物全身麻醉状态下,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神经元发挥的作用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