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7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小板冷冻保存后的回收率与形态学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为了探讨使用冷冻方法保存血小板悬液后,血小板回收率及形态学变化,将4%二甲基亚砜(DMSO)加入血小板悬液混均,分别置于-80℃、-30℃冰箱冷冻保存。用前放入42℃恒温水浴箱融化,融化后进行血小板回收率的检测与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血小板回收率-80℃高于-30℃,形态学改变-80℃优于-30℃。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6例甲亢病人血浆中的PAIgG检测和7人同时测定血浆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抗体的结果分析,并参考文献,对甲亢与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临床表现可因个体差异而不同;与血浆中有关抗体、补体的质与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双标记原位杂交法检测间期细胞BCR/ABL融合基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应用双标记原位杂交方法检测 BCR/ ABL融合基因。方法 :BCR基因探针用地高辛标记 ,碱性磷酸酶显色 ;ABL基因用3 H- d ATP标记 ,核子乳胶放射自显影。结果 :检测 9例初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CML)病人均为阳性 ,阳性细胞比例为 93% ;检测 CML来源的 K5 62细胞株阳性细胞占 98.8% ;正常人假阳性率为 0 .75 %。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 ,适用于 CML微小残留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应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小板表面相关IgG含量,并对71例各类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观察。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92%以上自身抗体为P_AIgG,而其它病例则P_AIgG阳性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研究增强rIL- 2 激活的骨髓细胞(激活骨髓ABM)的抗白血病效应。方法:应用抗CD3 单抗与rIL- 2 联合作用体外激活骨髓细胞,采用MTT比色分析法测定不同条件下ABM杀伤肿瘤细胞活性。结果:rIL- 2、抗CD3 单抗+ rIL- 2 体外诱导3 d 的ABM 杀伤活性分别为56.4% ±9.0% ,65.8% ±9.2% ,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1);体外诱导7 d 细胞增殖倍数分别为3.7,6.0 倍。结论:在合理的诱导条件下,能够增强ABM 的杀伤活性,扩大ABM 的增殖效应,从而使有限的骨髓细胞在短期内达到有效的治疗剂量  相似文献   
6.
血泉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65例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1~1994年,我们运用自制血泉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贫血(再障)65例,并进行了药效学研究,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来源于吉林省人民医院、白求恩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3所医院的住院和门诊患者。其中住院患者32例,门诊患者33例;男42例,女23例;年龄7~73岁,平均35岁;初治患者38例,复治患者27例;病程7天~65年,平均15年。所有病例均经血泉片治疗3个月以上。其中治疗3个月以上者34例,05年以上者23例,1年以上者8例。按1987年6月宝鸡会议制订的再障诊断标准〔中华血液学杂志1987;8(8)∶封四〕确定诊断。中医辨证属于…  相似文献   
7.
癌基因存在于正常细胞基因组中,其异常表达与正常细胞恶性变紧密相关.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人们对癌基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由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特殊染色体改变和细胞遗传学特征,使其成为白血病病因学研究的极好模型.利用核酸杂交技术,人们对CML bcr/abl基因重排进行多方面研究,对揭示CML发病机理、CNL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都有极其重要意义.本文复习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对该领域中目前的工作作一简要描述,并分析该领域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正> 根据1986年天津白血病分型讨论会原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_1)及原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_2a)的标准,绝大部分白血病得以顺利诊断,但一年来我们先后发现4例具有M_1型特点的骨髓象中原粒细胞不足90%,现简述如下: 病历摘要例1 男,17岁,病历号270833。因发热伴反复鼻衄2周于1989年4月1日入院,入院时末梢血象:RBC3.0×10~(12),Hb100,  相似文献   
9.
本病最早由Wcingarten在印度发现并予以报道,其后相继在非洲、南美洲和南太平洋各国有一系列的报道,我国南方也有发现。属于嗜酸粒细胞肺浸润的一个亚型,以咳嗽、胸闷、喘息和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特点,两肺有小片状阴影,主要发生于热带和亚热带国家,故名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相似文献   
10.
<正> 已经证实,前列腺素E_1(PGE_1)对免疫反应具有调节作用,尤其在体液免疫方面已有若干报道,但对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如何,研究较少。为此,我们在过去有关的两项实验基础上,重点观察了体内注射PGE_1对家兔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实验过程中还对家兔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简称淋转)方法作了一些改进,一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