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8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发区,如果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同时患有其它系统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抗排异或抗肿瘤化疗等药物的疾病均可引起HBV的激活或再激活(HBV reactivation),从而导致严重的肝损伤甚至肝衰竭。我们近斯诊治了3例这样的病人,对初步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通络软坚胶囊治疗代偿期肝硬化6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戚忠玺  耿兰书 《陕西中医》2007,28(10):1330-1332
目的:观察通络软坚类中药对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与病理的疗效。方法:采用通络软坚胶囊(黄芪、鳖甲、丹参、小蓟、丝瓜络、地龙等)治疗代偿期肝硬化60例,对照组60例服用大黄■虫丸,均以8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对提升ALB、降低GLB、改善A/G、降低血纤维化4项指标含量以及改善超声影像学方面均较对照组为优(P<0.05~0.01),肝组织学结果提示部分病人的肝硬化改变得到部分逆转,部分病人病情没有进一步发展。提示:通络软坚胶囊能部分逆转代偿期肝硬化的病理学特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养肝退黄丸是本院治疗肝病的基本中药复方制剂之一,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类急慢性肝病引起的黄疸。本研究自2000-2003年,旨在观察养肝退黄丸配合我院其它中药复方制剂,以及西药基础治疗对慢性重型肝炎(CSH)的综合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消臌软坚丸对肝硬化大鼠肝功能、肝纤维化和肝脏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法复制肝硬化大鼠模型,以复方鳖甲软肝片为对照.观察消臌软坚丸对大鼠肝功能、肝纤维化和肝脏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间质广泛纤维组织增生,将正常肝小叶分割成大小不等的肝细胞团(即假小叶形成),血清血清丙氧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层黏连蛋白(LN)含量明显升高,白蛋白/总蛋白(A/G)比例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低剂量组和对照组肝小叶结构亦受损,少量纤维组织增生,但未见形成问膈.血清ALT、AST活性和Tbil、PCⅢ、HA、IV.C、LN含量明显下降,A/G比例明显升高(P<0.05或P<0.01).其中高剂量组ALT、AST活性和Tbil含量、Ⅳ-C含量、A/G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消臌软坚丸能显著改善肝硬化大鼠的肝脏病理组织学损害.降低肝硬化大鼠血清中HA、LN、PCⅢ、Ⅳ-C的含量,从而减轻细胞外基质(ECM)在肝内的沉积,同时通过降低血清转氨酶活性和总胆红素水平,升高白蛋白/总蛋白比例来改善肝功能.具有显著的抗肝脏纤维化、逆转肝硬化的作用,对腹水的产生与消退也可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络软坚胶囊对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与病理的疗效。方法:通络软坚胶囊治疗代偿期肝硬化60例,另设对照组60例,服用大黄蛾虫九,均以8个月为1疗程。治疗前后检测:白蛋白(ALB)、球蛋白(GLB)、A/C,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透明质酸(a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Ⅳ-C),B超检测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宽度、脾脏厚度,对治疗组部分病人进行治疗前后的肝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治疗组对提升ALB、降低GLB、改善A/C,降低血纤维化4项指标含量以及改善超声影像学方面均较对照组为优(P〈0.05-0.01),肝组织学结果提示部分病人的肝硬化改变得到部分逆转,部分病人病情没有进一步发展.结论:通络软坚胶囊能部分逆转代偿期肝硬化的病理学特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表现为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调整白/球蛋白比值,抑制肝纤维化发生与发展,降低门脉高压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6.
乙肝泰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肝泰胶囊是本院研制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中药制剂,2001~2005年间我们系统观察了其对CHB患者的疗效,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化瘀软肝煎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对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CAHB)的作用机制,为合理应用中药治疗本病奠定理论基础。应用化瘀软肝煎治疗40例血瘀型CAHB,不设对照组,并观察其对四氯化碳所致慢性肝损伤大鼠的影响。临床结果显示:总有效率77.5%,该方不仅能有效改善症状、体征及肝功能,且能调节免疫机能,有效改善血液高粘状态。实验研究表明:本方具有降酶、降低血清透明质酸酶(HA)、层连蛋白(LN)含量及调节血浆血栓素B2(TXB2)、前列腺素F1α(6-K-PGF1α)、TXB2/PGF1α比值的作用。表明化瘀软肝煎对血瘀型CAHB具有良好的效果,其作用途径是多方面的,包括恢复肝脏功能、改善肝脏微循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以及阻止肝纤维化发展等  相似文献   
8.
我院于2009年1月-2010年10月间,在常规中西药结合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引进了中医药脐火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黄疸者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中西医结合三联法整体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观察其疗效。方法:191例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三联法治疗,即在西医支持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以院内中药制剂整体施治,以降酶退黄、调节免疫功能、调整蛋白比值、缓解门脉高压、软肝缩脾、利水、止血等,同时针对临床上的突出矛盾如昏迷、高黄疸、肾衰、顽固性胸腹水等,配合中药汤剂口服或灌肠辨证施治,多途径给药、多靶点治疗。结果:19l例患者中,显效35例,有效110例,无效46例,总有效率75.9%。早期疗效明显好于中晚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提高慢性重型肝炎的有效率及降低病死率方面具有明确优势,精选重型肝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消臌软坚丸对肝硬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和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影响。方法: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法复制肝硬化大鼠模型,以复方鳖甲软肝片为对照,观察消臌软坚丸对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学和TGF-α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间质广泛纤维组织增生,将正常肝小叶分割成大小不等的肝细胞团(即假小叶形成),血清和肝组织TGF-α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低剂量组和对照组肝小叶结构亦受损,少量纤维组织增生,但未见形成间隔。血清和肝组织TGF-α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消臌软坚丸能显著改善肝硬化大鼠的肝脏病理组织学损害,同时可降低血清和肝组织TGF-α水平,具有显著的抗肝脏纤维化,阻断肝硬化进程的作用,对腹水的产生与消退也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