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白头翁汤加减方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的疗效。方法: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用白头翁汤加减方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结果:肠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两组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6(IL-6)指标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头翁汤加减方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苦黄颗粒对病毒性黄疸型肝炎辩证属湿热黄疸(阳黄)证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苦黄颗粒,对照组静脉滴注苦黄注射液。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综合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苦黄颗粒对病毒性黄疸型肝炎辩证属湿热黄疸(阳黄)证者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1999~2002年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解新生儿破伤风 (NT)的发生原因 ,对陕西省 1999~ 2 0 0 2年NT的监测资料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 :NT发病率波动在 0 11‰~ 0 18‰ ,发病率≥ 1‰的县有 2~ 8个 ,病死率为 10 4 %~ 2 6 7%,居甲、乙类传染病 2~ 4位。全年均有病例发生 ,以男性为多 ,发病日龄平均 6d。NT病例中在家分娩的占 82 5 %~ 95 1%,其中接生员未接受过培训的占 4 2 1%~ 4 8 2 %;所有母亲几乎均未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 (TT)。在实施消除NT中 ,陕西省工作重点在商洛、安康等市的 18个县。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 ,去卫生条件好的医院分娩 ,对高危人群接种TT ,加强新法接生培训 ,是消除NT的基本措施。提高医务人员NT报告意识和流行病监测人员的责任心 ,是提高监测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病为临床常见病,刘沈林教授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胃升降失常,胃气挟酸上逆,损伤食管,并指出其病机演变的基础为郁,开创性地提出“以郁为先、以郁为本、以郁为治”的辨治思路。刘教授临证以开郁为先,辨证施治,灵活运用疏肝和胃、清宣化浊、化痰降逆、清泻肝胃、化瘀和络等治法,配合饮食、情绪调摄,临床收效较好。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5.
张星星  吴坚  徐艺  邹玺  胡守友 《中国药房》2014,(46):4364-4366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预防消化道肿瘤化疗后肝脏和血液系统毒性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按所接受的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化疗,基本化疗用药采用含有5-氟尿嘧啶、顺铂、阿霉素、紫杉醇等药物的方案,包括TCF、FAM、DF、ECF等化疗方案各24个周期;治疗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60 mg、qd。观察化疗前后两组患者呕吐、纳差、腹胀、肝区疼痛、乏力的症状、体征以及肝功能、血常规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及体征,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等肝功能指标,并升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减轻消化道肿瘤化疗后的肝脏毒性和白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内镜特点,并观察病变呈非连续性分布型患者所占比例。方法 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观察其内镜特点并进行分析。结果 96例患者中肠镜下表现为黏膜血管纹理改变者89例,黏膜充血水肿者78例,糜烂56例,溃疡45例,结肠袋变浅变钝消失16例,假息肉12例,黏膜桥4例。病变呈连续性分布者86例,非连续性分布者10例。病变呈连续性分布者中,直肠炎10例,次全结肠炎9例,全结肠炎15例,左半结肠炎28例,直肠乙状结肠炎24例;非连续性分布者中,每例直肠及回盲部均受累,乙状结肠受累6例,横结肠、降结肠、升结肠受累分别为4、4、3例。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病变范围以左半结肠炎和直肠乙状结肠炎为主,镜下表现以黏膜血管纹理改变、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为主。肠镜下病变分布以连续性为主,同时非连续性分布患者比例与既往研究相比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动态液温血液透析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观察该法对症状性低血压的预防效果以及对透析效果的影响。方法:对86例患者分别用标准液温和动态液温两种模式进行血液透析各3440次,观测体温、血压、心率、平均动脉压、超滤率变化及溶质清除率,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标准液温透析组患者体温无明显变化,平均血压波动(38.2±23.7)mmHg,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12.62%,超滤量减少38.56%。动态液温透析组患者体温下降0.53℃~0.69℃,平均血压波动(12.3±7.5)mmHg,无症状性低血压,保证了有效超滤量。两组溶质清除效果无差异。结论:动态液温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增强,有效地预防症状性低血压,透析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9.
拉西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7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拉西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拉西地平4-8mg,共6周,不服用其他降压药物。结果:治疗6周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心率、血生化与肝肾功能均无改变。结论:拉西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好、安全可靠,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胃癌肝转移和无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确立临床病理因素与胃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8年收治的胃癌发生肝转移和非肝转移的患者各78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对胃癌肝转移的可能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脉管浸润、肿瘤直径和淋巴结转移与胃癌肝转移有关,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大体类型(P=0.003,OR=6.198)和脉管浸润(P=0.026,OR=2.571)是胃癌肝转移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胃癌发生肝转移可能与肿瘤的大体类型、脉管浸润、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