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2.
3.
目的:探讨“复方三七通脉方”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阴虚阳亢、痰瘀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阴虚阳亢、痰瘀痹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复方三七通脉方”,疗程均为4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夜尿次数、早期肾损害指标、中医症状评分改善情况,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67%(P<0.01)。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治疗组眩晕、膝软、五心烦热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2组患者动态血压各项指标、夜尿次数及肾损害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三七通脉方”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可更好地控制血压,并减轻肾损害程度,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称为心衰病,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病、难治病,王道成教授从阴阳学说论治心衰病,认为其病位主要在心,其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气虚为其本,瘀水为其标,阳虚为病进之要,阴虚可为其伴随症状,后期阴阳两虚.治疗特点主要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中求阳,以平为期;因时制宜,天人相应;心神同治,阴阳相交;善用药对,阴阳相伍;...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具有良好的实践基础和应用前景,目前研究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重复性差,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及系统深入的实验研究;临床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缺乏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挖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运用“脉道不利”理论从血管活性物质损伤、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凝血系统损伤四个方面阐述动脉硬化血管内皮损伤的中医内涵,积极研究中医药防治AS内皮损伤基础和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