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在“药辅合一”理念下导入Pickering乳技术,提升儿科用药羚珠散中石菖蒲挥发油的稳定性。方法 对羚珠散各饮片粉末进行初步表征,确定稳定剂。通过成乳量、包油量和乳剂形态筛选出最佳稳定剂质量浓度、油水比和制备方法。并使用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spectroscopy,NIRS)分析石菖蒲油在Pickering乳中的包裹状态。比较不同时间下各组别挥发油的保有量、丙二醛和过氧化物的含量。再通过GC-MS分析其中成分的变化趋势。结果 筛选出珍珠粉作为Pickering乳的稳定剂,珍珠粉质量浓度为65 mg/mL,油水比9∶11为最优成乳条件,高压均质法为最优的制备方法,NIRS分析可知石菖蒲挥发油被珍珠粉包裹,Pickering乳液中没有形成新的化学键。对比各组在不同时间段下石菖蒲油的保有率和其中丙二醛和过氧化物含量,可知40℃放置1、3、8 h的Pickering乳剂相比于石菖蒲挥发油组有更高的保有率和更低的氧化程度。GC-MS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石菖蒲挥发油组,Pickering乳组挥发性成分的稳定性显著提高。结论 在“药辅合一”理念下Pickering乳可用于含油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测定六味地黄浓缩丸中的没食子酸,并比较不同厂家产品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Alltima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检测波长为242 nm,进样量5 μl,时间为30min,柱温为30℃.结果 没食子酸线性回归方程为:Y=7.526×103X-47.308(r=0.9994),线性范同0.103~1.648 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6%(RSD=1.16%).结论 所建方法简便、准确、稳定、可靠,可评价不同厂家的六味地黄浓缩丸.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六味地黄浓缩丸中丹皮酚、芍药苷、马钱苷、没食子酸、尿囊素5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比较不同厂家六味地黄浓缩丸的质量差异。方法:应用高效液相法进行测定,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5mL·min^-1;检测波长为242nm;进样量5μL;柱温30℃。结果:10个厂家的六味地黄浓缩丸中,尿囊素含量为0.4187~0.9809mg·^-1g;没食子酸含量为0.8942~1.6412mg·g^-1;马钱苷含量为0.9005~1.9614mg·g^-1;芍药苷含量为0.1097~0.9948mg·g^-1;丹皮酚含量为1.2123~5.9576mg·g^-1。结论:不同厂家六味地黄浓缩丸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蛋白在脑缺血预处理过程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分别检测假手术对照组(S组)、缺血预处理对照组(A组)、缺血组(B组)和缺血预处理组(C组)大鼠脑组织石蜡切片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缺血组(B组)和缺血预处理组(C组)各组CA1区caspase-3蛋白免疫反应强度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S组)(P<0.01);末次再灌注48h的B2组和C2组以及末次再灌注72 h的B3和C3组比较caspase-3蛋白表达均有显著性增高(P<0.05,P<0.01).结论脑缺血预处理的保护机理可能与抑制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脑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赤芍总苷、川芎总酚酸组分不同组成结构对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缺氧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并参照基线等比增减法,设计不同组分组成结构,优化出最佳的组分结构。 方法: 采用 Na2S2O4 体外诱导HUVEC,建立细胞损伤模型。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试剂盒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乳酸脱氢酶(LDH)含量、一氧化氮(NO)含量,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了各组细胞Bcl-2,Bax蛋白的表达量。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赤芍总苷组分、川芎总酚酸组分不同组成结构可显著提高SOD活力,降低MDA,LDH,NO含量 (P<0.01,P<0.05)。芍芎组分可以下调Bax蛋白的表达量,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量,Bcl-2/Bax显著升高(P<0.01,P<0.05),抑制细胞凋亡。结果显示赤芍总苷、川芎总酚酸组分组成结构比例为8:2时,对缺氧损伤的内皮细胞保护作用最好。 结论: 芍芎组分可以减轻HUVEC的缺氧损伤,8:2组分组成时保护作用最为明显,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和抑制细胞凋亡 有关。  相似文献   
6.
蒋俊  崔莉  孙娥  李杰  成旭东  丁淑敏  封亮  贾晓斌 《中草药》2014,45(5):721-729
全面系统阐述了淫羊藿饮片中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宝藿苷I、淫羊藿苷5种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内代谢过程,整理了5种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内代谢产物与代谢途径;基于5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体内代谢产物,总结其共性代谢规律和共有代谢产物,并结合淫羊藿总黄酮、淫羊藿苷、宝藿苷I、淫羊藿素的抗骨质疏松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初步推断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中的次糖苷和苷元是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体内代谢产物,次糖苷和苷元也可能是淫羊藿总黄酮抗骨质疏松重要药效物质基础。为淫羊藿饮片及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抗骨质疏松药效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和抗骨质疏松有效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高强度的体育活动对综合性医院焦虑障碍患者治疗的积极效应.方法 采取自愿方式,鼓励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参与为期1年的中-高强度的体育活动.分别应用Hamiliton焦虑量表(HAMA)及 17项Hamiliton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判断焦虑与抑郁的严重程度.163例患者中,99例单纯服用SSRI类抗抑郁药(简称药物组),64例在服用SSRI类抗抑郁药的基础上,坚持每周定期进行体育活动(简称运动药物组).分别于12周及12个月后,对两组HAMA、HAMD分值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前,两组总体情况及HAMA、HAMD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后,运动药物组对总体焦虑及精神性焦虑的改善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但在躯体性焦虑和抑郁症状改善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经过12个月治疗后,运动药物组在改善抑郁症状、精神性及躯体性焦虑方面则均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长期的中-高强度的体育活动可以进一步改善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中药肝毒性问题受到了日益广泛的重视。目前,肝细胞系、亚细胞、三维培养、模式动物等体内体外模型在中药肝毒性的筛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系统观和整体论的引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以及网络毒理学等新方法开始逐步应用于中药肝毒性标志物挖掘和肝毒性预警等方面。该文通过总结近年来中药肝毒性研究领域的成果,分析和探讨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结合病/证模型和网络毒理学的中药量-效-毒关系研究"的新思路,同时也对该课题组开展的淫羊藿潜在肝毒性的初步研究进行了概述,希望能为中药肝毒性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指导原则提供理论基础,推动中药肝毒性研究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桂枝汤是临床常用的中药复方之一,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功效;传统用于治疗发热头痛、汗出恶风等外感风寒表虚症。现代研究发现,桂枝汤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苯丙烯类、单萜类、有机酸类、黄酮类及三萜皂苷类等。相关药理学实验研究表明,桂枝汤对实验动物的汗腺分泌、体温、免疫功能、胃肠蠕动及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还可发挥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过敏、镇痛、降血糖及保护心血管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多进行加减化裁,用以治疗内、外、妇、儿等科的诸多疾病,其治疗范围涉及循环、免疫、泌尿、生殖、内分泌、消化、神经等多个系统。该文主要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三方面综述桂枝汤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桂枝汤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UPLC同时测定墨旱莲药材中8种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墨旱莲中的异槲皮苷、木犀草苷、异去甲蟛蜞菊内酯、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木犀草素、蟛蜞菊内酯、芹菜素8种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A为乙腈,B为0.1%的甲酸水,梯度洗脱条件:0~4 min,10%~13%A;4~10 min,13%~16%A;10~13 min,16%~25%A;13~17 min,25%~28%A;17~20 min,28%~40%A;20~25 min,40%~95%A。流速:0.3 m 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350 nm。研究结果表明各指标成分之间分离度良好,在选定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n=6)在96.60%~103.4%,RSD为0.86%~2.4%。所建立的UPLC同时测定墨旱莲药材中8种指标成分的含量的方法回收率较好,重复性、稳定性良好,为墨旱莲的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