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37篇
  免费   8051篇
  国内免费   1022篇
耳鼻咽喉   173篇
儿科学   139篇
妇产科学   121篇
基础医学   2040篇
口腔科学   221篇
临床医学   3402篇
内科学   2242篇
皮肤病学   213篇
神经病学   708篇
特种医学   7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9篇
外科学   2397篇
综合类   6658篇
预防医学   5724篇
眼科学   200篇
药学   2156篇
  21篇
中国医学   2858篇
肿瘤学   3196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1022篇
  2022年   1572篇
  2021年   1393篇
  2020年   1660篇
  2019年   1533篇
  2018年   1298篇
  2017年   320篇
  2016年   1048篇
  2015年   1339篇
  2014年   936篇
  2013年   938篇
  2012年   1169篇
  2011年   1284篇
  2010年   1059篇
  2009年   1184篇
  2008年   1206篇
  2007年   1428篇
  2006年   1217篇
  2005年   1128篇
  2004年   1097篇
  2003年   946篇
  2002年   815篇
  2001年   964篇
  2000年   1033篇
  1999年   734篇
  1998年   639篇
  1997年   533篇
  1996年   540篇
  1995年   488篇
  1994年   447篇
  1993年   303篇
  1992年   301篇
  1991年   241篇
  1990年   235篇
  1989年   207篇
  1988年   136篇
  1987年   132篇
  1986年   98篇
  1985年   88篇
  1984年   54篇
  1983年   83篇
  1982年   81篇
  1981年   60篇
  1980年   38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6篇
  1964年   16篇
  1959年   14篇
  1957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中同源重组修复相关基因(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 related gene,HRR)突变的发生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共9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79例患者进行了血液标本HRR检测,53例患者进行了组织标本HRR检测,40例患者同时行血液和组织的HRR基因检测,收集患者基因检测结果及临床相关资料。结果:在79例患者血液标本检测中发现10例(12.6%)有临床意义HRR突变,在53例患者组织标本检测中发现9例(17.0%)有临床意义HRR突变。40例同时行血液和组织的HRR基因检测患者中常见的有临床意义HRR突变为CDK12突变4例(10.0%)、ATM突变3例(7.5%)、BRCA1突变2例(5.0%)。13例有临床意义HRR突变患者中常见共存突变为TP53突变10例(76.9%)、APC突变5例(38.5%)、PIK3CA突变4例(30.8%)。40例患者中13例患者血液和/或组织中有临床意义HRR突变,27例患者血液和组织中均无任何临床意义HRR突变且两组相比,有临床意义HRR突变组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TMB)为6.17(2.24~11.52),而未携带HRR突变组TMB为0.4(0~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患者组织检测中7例HRR有临床意义的突变,33例无HRR突变,血液检测中10例HRR有临床意义的突变,30例无HRR突变,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为0.333(P=0.031)。结论:携带有临床意义HRR突变的消化道肿瘤患者TMB更高,血液和组织检测HRR突变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结核潜伏感染的研究现状、热点与前沿。方法 收集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于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11月20日发表的糖尿病合并结核潜伏感染的相关文章,运用CiteSpace 5.8.R3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英文文献148篇,近20年来该领域发文量呈上升趋势。美国发文量最多(46篇, 31.08%),机构间合作情况的可视化分析共得到个340节点、929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161,作者间合作关系的知识图谱共得到790个节点、2425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78,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合并结核潜伏感染的危险因素、患病率、诊断和治疗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结论 糖尿病合并结核潜伏感染的发文量不断增加,机构间、区域内和国际范围内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开展。立足国情,探索慢病共病的管理模式将有助于优化共病管理,进一步推动慢病管理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采用Mimics对心脏进行三维重构,用3-matic进行模型优化以及模型误差分析,对左心室室壁运动做速度分布假设,基于UDF宏文件对左心室室壁运动编写程序,将血液视为非牛顿流体,采用动网格技术研究不同血压对左心室血液流动的影响。模拟发现当左心室收缩时,压力梯度明显,内部压力减小。当左心室舒张时,内部压力逐渐增高。二尖瓣口处的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血压升高,左心室内剪切应力持续增大,极易破坏红细胞结构,产生溶血现象,导致心脏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常见的14种慢性病共病情况及不良生活方式共存现象。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厦门市社区906例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设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慢病共存及不良方式共存现象,使用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906例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79.5%,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58.9%。主要的不良生活方式是BMI异常(46.8%)、饮酒(40.5%)、睡眠时间少(37.9%)、缺乏锻炼(35.2%)、吸烟(32.8%)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232,95%CI:1.474~3.380,P<0.001)、高龄(OR=2.038,95%CI:1.234~3.365,P=0.001)、有慢性病家族史(OR=2.854,95%CI:1.943~4.194,P<0.001)、肥胖(OR=2.571,95%CI:1.096~6.033,P=0.030)、饮酒(OR=3.582,95%CI:2.531~5.071,P<0.001)、吸烟(OR=1.789,95%CI:1.172~2.732,P=0.007)、嗜盐(OR=1.818,95%CI:1.170~2.823,P=0.008)、嗜油(OR=2.023,95%CI:1.153~3.550,P=0.010)、睡眠质量差(OR=2.091,95%CI:1.360~3.215,P=0.001)的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的比例高。 结论 厦门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和不良生活方式共存现象严重。肥胖、饮酒、吸烟、嗜盐、嗜油、睡眠质量差等行为生活方式是慢性病重要的可干预因素,社区工作者应提高社区居民对健康生活方式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其主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并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其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减少其伤残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环状RNA hsa_circ_000686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全转录组测序筛选结直肠癌中特异circRNAs表达谱,挑选出差异表达显著的hsa_circ_0006867,qRT-PCR检测54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sa_circ_0006867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hsa_circ_0006867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测序获得circRNAs在结直肠癌中的差异表达谱,qRT-PCR验证hsa_circ_0006867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下调(P<0.05)。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ROC曲线显示hsa_circ_0006867诊断结直肠癌AUC为0.851(95%CI:0.775~0.927),当截断值为0.0146时,敏感度为88.46%(95%CI:0.770~0.946),特异度为73.08%(95%CI:0.598~0.8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sa_circ_0006867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下调,与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密切联系,可作为潜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空腹血糖与三酰甘油/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riglyceride/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TG/HDL-C) 比值在对糖尿病患者并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2021 年12 月~ 2022 年1 月西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非糖尿病并发COVID-19 患者39 例,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同期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体检者34 例( 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验指标,Logistic 回归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曲线分析空腹血糖与TG/HDL-C 对非糖尿病患者并发COVID-19 的预测价值。结果 COVID-19 患者均为轻型(30 例) 或普通型(9 例),整体症状较轻,中位年龄29.0 (20.0, 49.0) 岁,男性24 例(61.5%),临床预后较好。COVID-19 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4.30±0.47 mmol/L) 与HDL-C[1.07(0.86, 1.30) mmol/L]较健康对照组[5.15±0.70 mmol/L, 2.24(1.77, 3.05) mmol/L] 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77, P < 0.001;Z =-6.026,P<0.001),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2.40(1.81, 2.91) mmol/L] 与TG/HDL-C [0.91(0.54, 1.52)] 较健康对照组[1.11 (0.99, 1.30) mmol/L, 0.54 (0.33, 0.90)] 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271, -2.801,均P < 0.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空腹血糖可能是非糖尿病患者感染COVID-19 的独立保护因素(OR :0.020,95% CI: 0.003 ~ 0.150),TG/HDL-C 升高可能是COVID-19 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 :4.802, 95% CI: 1.249 ~ 18.460)。ROC 曲线结果显示,空腹血糖与TG/HDL-C 能较好地预测COVID-19 发病风险,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 分别为0.871 和0.708,二者联合诊断的AUC 为0.895。结论 空腹血糖降低与TG/HDL-C 升高可能是非糖尿病人群并发COVID-19 的危险因素,对COVID-19 发病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国内三家医院临床确诊隐球菌病的分布、药敏试验、临床特点以及抗生素治疗等,提高临床对隐球菌病临床特征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 ~ 2019 年国内三家医疗机构33 例确诊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及实验室检查和药敏结果。结果 33 例隐球菌病患者(男性25 例,女性8 例)平均年龄50.4±12.6 岁,10 例无基础疾病。33 株隐球菌中新生隐球菌31 株,格特隐球菌2 株,其中16 株(48.5%) 来自脑脊液,7 株(21.2%) 来自肺穿组织。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症状有发热18 例,头痛14 例,恶心呕吐9 例。药敏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均没有获得耐药;1 株对氟胞嘧啶有获得性耐药。脑隐球菌病主要选择两性霉素B 进行治疗,肺隐球菌病选择氟康唑,好转15 例,死亡3 例,转院8 例,另有7 例未经治疗转院。结论 隐球菌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新生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发热、头痛和恶心呕吐最常见,单纯肺隐球菌病无典型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绝大多数菌株均没有获得耐药;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测,及时使用抗真菌治疗,对疾病的诊治和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锚钉结合改良Krackow缝合法重建儿童髌骨下极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2例髌骨下极袖套样撕脱骨折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1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插管全身麻醉,取膝前正中切口,骨折复位后钢丝垂直捆绑张力带固定髌骨下极骨块。治疗组在钢丝垂直捆绑张力带固定的基础上采用双锚钉结合改良Krackow缝合法重建儿童髌骨下极伸膝装置。术后随访并指导康复锻炼,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Lysholm评分等评价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结果 2组患儿均手术成功,未发生感染及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32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2个月,平均11.4个月。治疗组髌骨骨折愈合时间(3.2±0.5)个月,对照组髌骨骨折愈合时间(3.3±0.4)个月,2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膝关节HSS评分及优良率,Lysholm评分、膝关节平均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采取双锚钉结合改良Krackow缝合方法重建儿童髌骨下极撕脱骨折,具有固定牢固、伸膝装置重建可靠及不需附加外固定等优点,有利于术后早期膝关节康复锻炼及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方法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鞍区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垂体腺瘤26例(其中无功能垂体腺瘤6例、泌乳素瘤16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4例),拉克囊肿1例,胆脂瘤1例,脑膜瘤1例,颅咽管瘤1例。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27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3例发生脑脊液鼻漏,经腰大池持续引流后痊愈。无死亡病例。随访3~6个月,病人恢复良好。结论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治疗鞍区肿瘤,较单纯的显微镜手术治疗创伤更小,肿瘤全切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MP)冲击治疗对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百草枯中毒患者55例,根据是否给予MP冲击治疗分为两组,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对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中毒剂量≤30mL时,给予MP冲击治疗的百草枯中毒患者总体生存情况较未予MP冲击治疗的患者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中毒剂量>30mL时,MP冲击治疗并未能改善患者的预后(P>0.05);中毒剂量(P<0.05)、MP冲击治疗(P<0.05)是影响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尽早给予MP冲击治疗能有效改善低剂量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