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观察加味四逆钐治疗慢性布鲁氏菌病的疗效。用加味四逆散治疗慢性布病76例,同时与用穿山龙散治疗51例作对照观察,并进行动物实验。近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优于对照组,远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研究表明,加味四逆散有明显的抑菌,调节免疫作用。加味四逆散可提高慢性布病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3.
4.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为人兽共患传染病,且具有体液和细胞双重免疫改造的特点。为了解不同病程布病患者的免疫学变化和监床疗效判定、发病机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作者对不同病程的慢性布病患者进行了有关的免疫学检查。  相似文献   
5.
一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的治疗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笔者主要采用了抗菌方法、特异性抗原疗法和中医中药疗法对6789例布病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如下:1 治疗药物分组与治疗方法1.1 链霉素十四环素类(四、金、土)或磺胺类及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中医学角度阐明慢性布鲁氏病的病机为邪毒留伏,瘀血痹阻,阴津亏虚。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养阴生津是其主要治则。加味四逆散是治疗该病较为理想的方药,并初步揭示该方法土治疗慢性布氏鲁病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中医学角度阐明慢性布鲁氏病的病机为邪毒留伏、瘀血痹阻、阴津亏虚。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养阴生津是其主要治则。加味四逆散是治疗该病较为理想的方药,并初步揭示该方治疗慢性布鲁氏病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正> 治疗慢性布病时,对客观的判定疗效指标问题是目前尚未有解决的,长期来仅根据病人的主诉而判定治疗效果是很不确切的。一九八○年我们在治疗慢性布病时,对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布鲁菌病(简称布病)2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本组病例均为河南省新乡市制革厂职工,男16例,女9例。男女之比为1.8:1,年龄25~64岁,病程3~25年,平均病程13年。1.2 诊断标准:参照姜顺求主编《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而制订。(1)具有明显的流行病学接触史;(2)有较明显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在运用活血化淤法处理疑难杂证时,常以舌质淤斑、口唇紫暗、肌肤甲错、面颧蛛缕以及久痛不移、硬结不散、出血断续等症或“怪病非血即痰”之说作为使用该法的依据。然淤血因素并非一端,临证应当注意全面辨析,弄清表里脏腑病位,明辨寒热虚实证性,进而顺应经脉运行,于调整脏腑气机的同时辅以活血化淤,方能事半功倍。兹举治案四则,以示其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