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人的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以细菌性感染辅以慢性后遗症为特点的传染病,尤其是慢性期布病又是严重危害劳动人民健康、影响农牧业发展的一种常见病。全省75个布病疫区县(市)至今累计发病2万余例,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人转入慢性期。为了解现症病人的现状及对劳动生产的影响。我们于1989—1990年对26个布病疫区县(市)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河南省恙虫病感染、发病情况。方法采用免疫荧光、酶标记、血清凝集技术。结果检查500例发热待查病人血清,其中24例病人血清恙虫病IgG抗体阳体。结论由此提示中原地区有恙虫病存在,且其流行病学、临床学特点似与秋冬型恙虫病类似。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当前河南省慢性布病患者的现状,于1989~1990年对该省26个布病区县(市)进行了调查,共查出慢性布病现患1455例,其中慢性期活动型290例,占19.93%;慢性期相对稳定型1165例,占80.07%。都有明显的症状与体征,反复发作,时轻时重,部分患者发现低热。其中关节疼痛者占94.06%;衰弱乏力者占40.96%;低热占11.97%;  相似文献   
4.
一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的治疗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笔者主要采用了抗菌方法、特异性抗原疗法和中医中药疗法对6789例布病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如下:1 治疗药物分组与治疗方法1.1 链霉素十四环素类(四、金、土)或磺胺类及  相似文献   
5.
<正> 根据中地办《布鲁氏菌病监测试行方案》的要求,为了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找出影响因素,提出预测预报,指导防治实践,我省于1986年4月,在布病已达到控制区标准的九个县市,开展了布病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一、内容及方法 (一)监测点及监测对象选择历史上疫情较重,周围有疫情存在的县市为监测点,九个点中,获加、宜阳、  相似文献   
6.
慢性布氏菌病(简称慢性布病)在临床上特殊的表现之一就是运动系统受累,造成骨关节损害。为了解其损害程度及临床诊断价值,对具有临床指征骨关节损害的病例进行了X线摄片研究观察。  相似文献   
7.
“九五”期间河南省布氏菌病疫情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我省是以羊种布氏菌为主的农区型布病疫区[1、2]。60年代中至 70年代末,我省为国内布病重点疫区(1981年统计,全省有76个县市为布病疫区),经80年代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年发病例数由高峰时的 6 300余例降至 10例以下,绝大多数疫区县市达到了当时的部颁控制标准。但自90年代初,由于一些地区放松了对布病的防治,致使我省布病疫情出现回升,个别地区有潜在的流行苗头[3]。这对于我省的改革开放、经济振兴、小康工程乃至社会稳定,无疑是一大威胁。1 布病疫情现状 同…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人间布氏菌病流行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分析河南省布氏菌病流行因素,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省1981~2003年布氏菌病发病情况、流行特征和疫情活跃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1981~2003年全省检出新发布氏菌病人1895例,年发病率(0.001~0.2)/10万;病例散布在72个县(市、区),其中偶发县有56个,散发县有10个,高发县有6个;80年代病例较少,90年代缓慢增加,2000年以后大幅度增加。发病时间以2.7月较多,发病人群以饲养放牧等农村人口为主。结论 河南省自90年代以来人间布氏菌病疫情活跃,疫情回升的原因与有关部门重视不够、财政投人不足、病畜难以淘汰、人群缺乏免疫保护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