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例73岁男性因右侧臀部深部脓肿并右侧髋关节化脓性关节炎就诊,给予去甲万古霉素0.8 g,bid抗感染治疗。治疗第23天出现红斑、斑疹,后发展为剥脱性皮炎,经停用去甲万古霉素及抗过敏治疗后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观察了正常黄螟睾丸中精子细胞的超微结构。并研究在蛹后期照射~(60)COγ—射线3.0万伦琴处理舌对当代雄虫,和照射1.5万伦琴处理后羽化的雄虫,与正常雌虫配对所产的子代雄虫(F_1)睾丸的精子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经辐射处理后的当代雄成虫和(F_1)代雄成虫,其睾丸中的精子绝大多数具有正常的超微结构。从结果表明往后期蛹,用本试验的两个处理剂量,对当代及F_1代雄成虫精子的超微结构影响很小。在应用上,既能达到理想不育效果,又不影响其交尾受精竞争能力。本研究结果为应用辐射不育技术防治黄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着重说明用甘蔗茎顶经高压消毒可以连续累代饲养甘蔗黄螟到第五代,从每雌蛾平均产卵数、受精卵数、雌雄蛾平均寿命、雌雄性比几个指标看来,未见有退化现象。用半人工合成饲料经高压灭菌可以饲养甘蔗黄螟,但从幼虫发育到蛹成活率明显比甘蔗茎顶低,幼虫发育延长12—18天,雄蛾明显增加,加进少量鲜蔗茎顶可提高幼虫到蛹的比率,表明蔗茎顶有刺激幼虫生长发育,蔗茎存在某种维生素,这可能是维生素C。人工饲养甘蔗黄螟必须保证每头虫有足够饲料才能获成功。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柑桔木虱(Dtaphorina citri Kuwayama)传播柑桔黄龙病的试验,在柑枯木虱的主唾腺及滤室中观察到柑桔黄龙病的病原类细菌体,这些类细菌体与病株中的类细菌体相同,进一步证明了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的媒介昆虫,并图示了柑桔木虱唾腺和消化道滤室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舒群英  吴曦  罗玲  刘秀琼 《贵州医药》2013,(10):947-949
高致病性禽流感A/H5N1病毒感染(简称人禽流感)一其临床特点表现为流行病学不典型、散在发病、发现晚、病情重、进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全球已确诊病例共582例,其中343例死亡;截至2012年1月5日,中国内地已确诊41例,其中27例死亡。  相似文献   
6.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虽未明言通阳之法,但后代医家多认为其已行通阳之实。在现行的相关教材中也多次提到其关于通阳法则的应用,我们以现行中医专业本科教材为蓝本,探讨中医通阳宣痹治法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粘虫六龄幼虫头部化学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内唇着生有两对腔锥感受器;幼虫下颚的结构与其它鳞翅目幼虫相似。拒食点滴试验结果表明,川楝素的拒食作用部位是下颚;而杀虫脒的作用部位是舌;但加过量半胱氨酸或二硫苏糖醇的川楝素,对下颚须的抑制作用消失。本文探讨了川楝素的有关作用机理和拒食活性部位问题。  相似文献   
8.
五氟利多(Penfluridol)是一种长效、口服、非镇静性抗精神病新药,主要用于各类急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巩固维持治疗。该药属二苯丁呱啶的衍生物,其结构式为。为了探讨该药物对人体体细胞有无遗传毒理作用,以便为其临床长期使用提供更充分的实验依据,我们采用了多项细胞遗传学指标就五氟利多对正常人外周血培养细胞染色体的作用进行了系统观察,现将其对核仁形成区影响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方法:五氟利多纯品(中南制药厂提供)加入三蒸  相似文献   
9.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虽未明言通阳之法,但后代医家多认为其已行通阳之实,在现行的相关教材中也多次提到其关于通阳法则的应用,我们以现行中医专业本科教材为蓝本,探讨中医通阳宣痹治法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1 温通心阳而宣胸痹1.1 对胸痹病因病机的认识《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一条:"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将胸痹病机概括为"阳微阴弦".一般观点认为,"阳微"即寸口脉沉而细,系指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阴弦"即尺脉弦紧,指阴邪内盛,水饮停聚,上泛胸中而致胸痹心痛.张仲景把病机归为"阳微阴弦",着重强调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乘之,乃本虚标实之证.目前,多数医家认为胸痹病机为"痰瘀痹阻心脉"."痰瘀痹阻"理论虽然可以解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却不能很好的解释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的心脏病.我们认为本病的根本病机是"阳气不通",一旦"阳气不通,心之推动无力"必然会导致"痰瘀痹阻心脉或经脉拘急,阳气不能濡养血脉,心失血养",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言:"阳气窒闭,浊阴凝痞."因此,"阳气不通"是对"胸痹"病机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