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上廉泉联合解语丹治疗中风后语言謇涩患者。方法:将36例中风后遗症语言謇涩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药解语丹辅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上廉泉穴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15/18),高于对照组的61.1%(11/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上廉泉联合解语丹对中风后语言謇涩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加麦粒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0、IL-18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予神经内科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与麦粒灸治疗,连续治疗14 d。比较治疗第1、3、7、14天血清IL-10、IL-18水平和IgG、IgM、IgA含量变化。结果在治疗第1天、第3天,2组IL-10、IL-18水平无差异(P>0.05);在治疗第7天、第14天,观察组IL-10水平分别为(17.14±1.87)ng/mL、(15.87±2.57)ng/m L,均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观察组IL-18水平分别为(146.41±13.16)ng/mL、(125.12±16.05)ng/mL,均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免疫球蛋白含量在4个时相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针刺加麦粒灸可改变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0、IL-18含量,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发挥更优的抗炎状态,并对免疫球蛋白水平调节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痉挛是一种因牵张反射兴奋性增高所导致的以速度依赖性肌肉张力增高、肌肉僵直为特征的运动障碍,且伴随有腱反射的亢进,它通常是由于大脑或脊髓对脊髓反射弧的抑制性降低或受损所致。临床上多见于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颅脑外伤等。治疗肢体痉挛的方法很多,传统的西医疗法有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前者主要包括温热疗法、寒冷疗法、电  相似文献   
4.
杜建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发现肿瘤患者在手术及放化疗后多出现气阴两虚证,运用扶正清解法可促进术后康复,减轻放化疗所致的毒副反应,改善姑息治疗患者的症状,减少中晚期患者痛苦。并在扶正清解总治则下,根据癌位不同及个体差异所出现不同兼症,进行辨证施治,灵活加减。  相似文献   
5.
我院2003年4月~2005年10月对31例中风患者进行头皮针结合高压氧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61例经头颅CT证实为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中,脑出血17例,脑梗塞14例;男19例,女12例;平均年龄62.29岁;病程21 d~3个月23例,3个月以上者8例。对照组30例中,脑出血16例,脑梗塞14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1.13岁;病程21 d~3个月21例,3个月以上者9例。2组患者临床表现基本相似。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按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判定,情况见表1,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 2治疗方法待患者病情稳定,排除针灸和高压氧禁忌症时,进行治疗。治疗组:①头皮针:选取患肢对侧运动区、感觉区及足运感区,用28~30号的1.5寸毫针,  相似文献   
6.
中风后抑郁症中医药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后抑郁(post—stroke epression,PSD)指中风后引发的抑郁症,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中风后抑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少,悲观,失眠,烦躁.食欲改变,精力减退,日常生活能力减退等,患者精神忧郁、情绪低落等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经络穴位拍打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情绪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经络穴位拍打治疗配合综合康复训练)和对照组(单纯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各30例,治疗21d,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定偏瘫侧上、下肢运动功能,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客观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上、下肢Fugl-Meyer评分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络穴位拍打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相比,能更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及改善患者情绪状态,避免焦虑抑郁情绪出现。  相似文献   
9.
中风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免疫功能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风病系临床常见病,其基本病因是:高血压病、血管壁的损伤、心脏疾病、血液本身的疾病。近数10a来对于上述4个方面研究较多,至于中风病与免疫功能的关系尚缺乏系统的研究。鉴此我们应用中西结合方法,对近年来152例中风病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与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探讨二者的关系,现报告如下:1 检测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共随机调查住院患者152例,其中脑出血67例,脑梗塞85例;男104例,女48例;平均年龄61±8岁,范围45~79岁。1.2 诊断、辨证标准:中风病西医诊断按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要点[1],中医辨证按1986年中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八段锦操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保守治疗和预防复发的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综合康复保守治疗配合倒退走锻炼作为对照组,综合康复保守治疗配合八段锦锻炼作为治疗组,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4天后、出院1个月后、出院6个月后采用VAS评分和腰椎JOA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和腰椎JOA评分均较前提高;两组对比,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的VAS评分和腰椎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段锦功法锻炼能够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体征及功能,并有助于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