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减联合甘草酸二铵、熊去氧胆酸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淤胆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提供用药参考。 方法: 150例淤胆型肝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与观察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甘草酸二铵和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茵陈蒿汤加减,水煎,早晚分2次温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碱性磷酸酶(AKP)、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等指标变化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BIL、DBIL、ALT、AST、AKP、GGT等指标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茵陈蒿汤加减联合甘草酸二铵、熊去氧胆酸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淤胆型肝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何文生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478-1479
1 干扰素的生物学基础 干扰素(IFN)的发现是基于两种病毒感染同一宿主细胞时出现的相互干扰现象。细胞内发生干扰现象的原因,是病毒诱导一种细胞基因(IFN基因)进行表达。而产生的一种非抗体性纸分子糖蛋白,可以干扰病毒的复制。IFN基因不同.其表达产物按分子结构和抗原性可分α、β、γ型,分别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T淋巴细胞产生。在同一型内按氨基酸的差异再分亚型。  相似文献   
3.
驻马店市 2 0 0 3年 4月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病例4例 ,其中 2例为输入性病例均为从北京市返回的医院护工 ,现选其症状典型的 1例病例报告如下。1 基本情况患者 :曹某 ,女 ,30岁 ,初中文化 ,已婚 ,驻马店市驿城区诸市乡诸市街农民 ,病前在北京市西城区人民医院心脏内科当护工。患者 2 0 0 3年 4月 7日同其姐姐一起从家去北京打工 ,经熟人介绍同在北京市西城区人民医院心脏内科当护工。工作期间曾护理过一位心脏病老年患者 ,自述没有接触过其他病人 ,但听说该院收治有“非典”疑似病人。 4月 1 3日 ,患者感到全身无力 ,咳嗽 (干咳 ) ,发…  相似文献   
4.
何文生  田金社 《疾病监测》1998,13(5):180-182
驻马店地区病因不明突发疾病的调查何文生1苏桂枝1曹新胜1田金社2张振武1董华1张松山2自1995年以来,河南省驻马店地区部分乡村多次发生病因不明的突发疾病,造成了严重地损失和社会影响。疾病发生后,各级政府都很重视。为查明病因,有效地预防疾病发生,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河南省驻马店市HIV单阳家庭的基本特征及随访管理情况。方法收集HIV单阳家庭阳性者的基本信息、医疗行为、性行为特征、及CD4+ 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并采集阴性配偶的血样检测HIV血清阳转情况。结果本次调查共随访3 724户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中有3 718人进行HIV检测,13人出现HIV阳转。最近1次性生活安全套使用率为98.9%。治疗病例组CD4+ T淋巴细胞计数呈明显上升趋势;换药组CD4+ 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较为稳定;未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驻马店市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的血清HIV抗体阳转率较低。接受抗病毒治疗后效果明显,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上升,而未治疗的HIV感染者和病人的CD4细胞计数变化规律还需进一步开展研究,以期为选择抗病毒治疗时机和修改抗病毒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驻马店市HIV单阳家庭随访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南省驻马店市HIV单阳家庭的基本特征及随访管理情况。方法收集HIV单阳家庭阳性者的基本信息、医疗行为、性行为特征、及CD4+ 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并采集阴性配偶的血样检测HIV血清阳转情况。结果本次调查共随访3 724户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中有3 718人进行HIV检测,13人出现HIV阳转。最近1次性生活安全套使用率为98.9%。治疗病例组CD4+ T淋巴细胞计数呈明显上升趋势;换药组CD4+ 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较为稳定;未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驻马店市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的血清HIV抗体阳转率较低。接受抗病毒治疗后效果明显,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上升,而未治疗的HIV感染者和病人的CD4细胞计数变化规律还需进一步开展研究,以期为选择抗病毒治疗时机和修改抗病毒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我国放射卫生防护状况普遍有了很大改善 ,放射工作单位逐步提高了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使我国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工作开创了新局面。随着防护措施的改进 ,职业人员的受照剂量下降 ,以及健康状况的改善 ,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工作必须进一步得到发展 ,深化和创新 ,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首先 ,防护管理部门应该用职业保健服务代替医学监护。对职业健康监护 ,不论从目的或形式上都应有所更新 ,它不应单纯作为管理工作 ,而是一项社会保健服务措施之一 ,即职业保健服务。其目的是了解从业人员是否适应此项工作 ,而不是主要以检查有否职业损伤为…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驻马店市性病(STD)流行状况,分析流行因素,采取有效防控措施,2001年起开展了监测工作。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艾滋病(AIDS)相关死亡的变化趋势,以及艾滋病相关死亡对当地死亡状况造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7个行政村,1995年1月1日-2007年10月31日,所有死亡者进行名单摸底、入户调查和死因推断,分析死亡构成及变化。结果共计死亡2546人,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AIDS死亡521例(20.5%),疑似AIDS死亡525例(20.6%),非AIDS死亡1500例(58.9%)。30~49岁青壮年死亡人数的比例,从1995-1997年的15%上升到1998年的21.5%,在2002年达到42.3%,之后逐年下降,到2007年为25.5%。30~49岁年龄组HIV/AIDS死亡者和疑似AIDS死亡者,分别占该组死亡人数的59.7%和59.8%。全人群死亡率在1995-1999年为7‰左右,在2002年出现高峰,为14.9‰。结论艾滋病和疑似艾滋病的死亡,成为当地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青壮年的死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河南省驻马店市艾滋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该人群的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版生命质量量表(WHOQOL-BREF)和自编问卷对河南省驻马店市“HIV单阳家庭”登记中年龄≥18周岁、可随访到且愿意接受调查的2 325例艾滋病患者进行面访调查.结果 河南省驻马店市艾滋病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领域的得分分别为(12.94±1.94)、(12.38 ±1.93)、(13.82 ±2.44)和(12.39±1.92)分,自身生存质量总体主观感受和自身健康状况总体主观感受得分分别为(3.11±0.70)和(3.14 ±0.87)分;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农民、出现过艾滋病相关症状和接受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患者生理领域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最近3个月内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和既往有偿采供血感染是艾滋病患者生理领域生命质量的保护因素;男性、农民、出现过艾滋病相关症状和最近1年出现过性病相关症状是艾滋病患者心理领域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最近3个月内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和既往有偿采供血感染是艾滋病患者心理领域生命质量的保护因素;男性、农民和出现过艾滋病相关症状是艾滋病患者社会关系领域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最近3个月内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既往有偿采供血感染和有输血/血制品感染是艾滋病患者社会关系领域生命质量的保护因素;未发现艾滋病患者环境领域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性别、职业、是否出现过艾滋病相关症状、最近1年是否出现过性病相关症状、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最近3个月内与固定性伴是否发生性行为、感染途径是艾滋病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