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郝国强  邢壮杰  邓芝徽  李润生  赵晖  郑新 《安徽医药》2019,23(10):1998-2000
目的探讨全甲状旁腺切除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后低钙血症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总结 2015年 1月至 2018年 1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38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病人接受甲状旁腺全切除术,男性 26例,女性 12例;年龄范围为 28~76岁;透析时间平均为 7.8年。 38例中 29例病人血甲状旁腺素( parathyroid hormone, PTH)值> 2 300 pg/mL,另外 7例病人血 PTH值为 1 200~2 200 pg/mL,其余 2例病人血 PTH值为 800~1 200 pg/mL;增强 CT检查结果提示:甲状旁腺增生( 2~4枚)。均行甲状旁腺( 4枚)全部切除术,其中 1例同时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术程顺利,术后甲状旁腺素降至正常或低于正常值( 15~72 pg/mL)。术后立即补钙,根据每 6小时检测血钙检测值的情况及时调整微量泵注入速度( 10%葡萄糖酸钙 30 mL+10%葡萄糖 20 mL,微量泵 25 mL/h持续泵入,每天 5~12次)维持血钙在 2.4~2.6 mmol/L。结果 38例病人每日葡萄糖酸钙(口服及静脉泵入)补充量 10~40 g,静脉补钙时间 6~15 d,5例病,人术后第 1天出现轻度低钙血症症状,其余病人均无临床低钙血症症状。结论术后应及时并足剂量的补充钙剂,维持血钙于正常上限水平,可缩短静脉补钙时间,减少住院时间,避免低钙血症引起的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患者嵌顿性腹股沟疝急诊手术治疗结果的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2 -06 -2014 -05 在我院普外科进行急诊手术的嵌顿疝患者540 例,根据年龄分为试验组(年龄>65 岁)和对照组(年龄≤65 岁)。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与肠切除及死亡率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数患者为右侧腹股沟疝(试验组52.3%;对照组59.6%)。试验组所有患者均伴发慢性疾病,对照组中只有117 例(59%) 患者有慢性疾病。手术中有372 例(68.9%)患者进行了无张力修补术,168 例(31.1%)患者进行了常规张力修补术。统计分析发现,术前嵌顿疝持续时间超过24 h(P =0.016)、既往腹部手术史(OR =2.119,95%CI 0.569 -5.321,P =0.002)、ASA 分级(OR =9.344,95% CI 1.12 -72.82,P =0.032)以及慢性疾病(OR =3.985,95%CI 1.236 -5.695,P =0.01)与肠切除有关。ASA 评分(P =0.002)、肠切除术(P <0.001)及嵌顿持续时间(P =0.01)是引起术后患者死亡的最为重要的危险因素。结论 嵌顿性腹股沟疝是老年患者中一种严重疾病。ASA 分级评分高、病程长以及肠切除术是老年患者嵌顿性腹股沟疝影响治疗预后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治疗加心理干预护理的方式解决患儿不同程度的语言、立体空间、思维功能障碍、行为异常等,达到逐渐康复的目的.方法 通过医院的治疗加心理干预护理及家庭配合共同治疗小儿多动症.结果 心理干预护理在治疗小儿多动症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引起医院和家长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T、B型超声对甲状腺癌的鉴别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85例甲状腺癌患者B型超声与CT影像资料,探讨肿物外形、边界情况、内部钙化及转移淋巴结变化状况与甲状腺良恶性判断的相关性.结果 85例甲状腺癌患者B型超声诊断阳性率为98.8% (84/85),41例(48.2%)表现边界不清,44例(51.8%)表现为形态不规则,44例(51.8%)内部回声不均;CT诊断阳性率为95.3%(81/85),病灶边缘模糊不清52例(61.2%),病灶内可见钙化33例(38.8%),均呈颗粒状.结论 CT与B型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为血管外科的多发病.而恶性肿瘤引起DVT常因各种原因误诊、漏诊,从而延误了对原发疾病的治疗,而导致严重后果.现将我院血管外科自2001~2007年以来恶性肿瘤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32例患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髂动脉闭塞时同侧股动脉Seldinger穿刺技术的最佳方法.方法 对2007年3月至2011年7月完成的24例髂动脉闭塞时同侧股动脉Seldinger穿刺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盲穿4例,成功2例;透视下参照动脉硬化斑块穿刺2例,成功1例;透视下参照股骨头穿刺3例,成功1例;透视下参照股静脉定位穿刺20例,成功20例.结论 髂动脉闭塞下同侧股动脉Seldinger穿刺时,透视下参照股静脉定位穿刺成功率最高,效果最好,且操作方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根据中药材固体废弃物产生的理化特点,提出将中药固体废弃物开发成木塑产品的研究思路。从中药废弃物物质多样的角度展望了其在抑菌性木塑产品研发方面的应用前景,并以黄蜀葵废弃物为例,探讨了中药固体废弃物作为木塑原料应用的策略,从而为进一步拓宽中药材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血管腔内介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24例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患者24例,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室行血管腔内介入溶栓治疗.导管放置至血管闭塞段后,先将尿激酶20万单位溶解在50 ml注射器内,用注射泵在30 min内泵入,然后推注造影剂了解闭塞段溶通情况,必要时调整导管位置.随后患者返回病房,沿溶栓导管持续泵入尿激酶.溶栓过程中每隔6 h复查凝血功能1次.同时采取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治愈21例,其中5例患者在24 h后血管再通,11例在48 h后再通,5例在72 h后再通;无效3例.在3例人工血管血栓形成的患者中,2例溶栓效果较好.本组未发生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血管腔内介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效果确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入住我科的67例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股静脉穿刺置入溶栓导管行介入溶栓,同时予抗凝、活血、祛聚治疗,其中24例溶栓前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患者出院后均口服华法林继续抗凝治疗。结果67例患者中,显效58例(86.6%),有效9例(13.4%)。临床治愈时间10~25d,平均(18±8)d,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6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0个月,随访率为92.0%(61/67)。结论DVT患者应及早诊断,治疗时间越早,效果越好,及时应用介入溶栓联合抗凝、活血等治疗是提高疗效和预防DVT后遗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郝国强  邢壮杰  邓芝徽  李润生  赵晖  郑新 《安徽医药》2013,17(11):1913-1914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切除术(TPTX)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18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的病例,比较术前、术后血甲状旁腺素(parathyrojdhormone,PrrH)值和血钙值及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术后18例患者中15例血PTH值恢复正常,1例正常偏高但较原来降低10倍,2例低于正常:18例患者中16例血钙值均恢复正常,2例低于正常;所有患者骨痛、骨质疏松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甲状旁腺切除术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TPTX治疗SHPT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