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阿米洛利(amilofide)为Na /H 交换泵(NHE)阻滞剂,是一种临床常用的保钾利尿药,近年来发现NHE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密切相关.本实验应用HSC-T6细胞系,观察阿米洛利对HSC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以探索临床抗肝纤维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生物素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测定生物素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HP-INNO-Wax毛细管柱;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50℃,维持6min后,以20℃·min-1升温至180℃保持5min.结果在确定的色谱条件下各组分能基线分离,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6.7%~102.4%.最低检测限为0.03~0.16ppm.结论该方法灵敏度和准确度均达到有机溶剂残留量检测的要求,可用于生物素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影响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因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肝纤维化是指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的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其特点是大量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在窦周间隙沉积。而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是肝纤维化细胞外基质的丰要来源细胞,在肝纤维化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HSC活化已成为肝纤维化基础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输尿管口电切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17例肾盂或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患者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其中肾盂癌11例,输尿管癌6例。经尿道袖状电切患侧输尿管口周围1 cm范围膀胱壁,采用后腹腔镜切除肾及全长输尿管,完整取出切除的肾输尿管。术后常规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86.9±30.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10.1±38.6)ml;术中、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3~51个月,1例发生膀胱移行细胞癌。结论: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镜治疗肾盂癌、输尿管癌具有手术损伤小、康复快等优点,且不增加肿瘤种植风险,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5.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紫杉醇中多种残留溶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紫杉醇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HP-INNOWax毛细管柱(30m×0,32mm,0.25μm),以氮气为载气,用FID检测器测定紫杉醇原料药中石油醚(60~90℃)、丙酮、四氢呋喃、乙酸乙酯、甲醇、二氯甲烷、甲苯和吡啶的残留量(按外标法计算)。结果8种有机溶剂完全分离,质量浓度在考察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为0.9990~0,9998,平均回收率为93.9%~102.6%,精密度RSD均小于10%,最低检出限为0,02~1.06μg/mL。结论顶空气相色谱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紫杉醇中8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的制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作存活时间长且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大鼠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模型。方法夹闭双侧的颈总动脉5 min后,复灌1 h,连续3次,末次再灌注1 h后永久性结扎双侧的颈总动脉。结果缺血再灌注后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作VD模型动物存活率高,海马神经元损伤明显,行为学异常。结论缺血再灌注后结扎方法制作大鼠VD模型成功。  相似文献   
7.
曾佑祥  杨伟峰  刘凌云 《医药导报》2006,25(10):0995-0997
目的观察阿米洛利联用苦参素预防大鼠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模型对照组(n=7)、阿米洛利组(n=7)、苦参素组(n=7)、联合药物组(n=7)和阳性对照组(n=7)。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每周开始3 d连续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硝胺10 mg·kg 1·d-1,共3周,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阿米洛利组造模同时每日灌胃阿米洛利1 mg·kg 1,苦参素组每日灌胃苦参素500 mg·kg 1,联合药物组每日灌胃阿米洛利和苦参素,剂量与单用药组相同,共用药3周;阳性对照组造模同时每日灌胃马洛替酯90 mg·kg 1。正常对照组每周连续3 d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共3周,同时每日灌胃等量0.9%氯化钠溶液共3周。观察各组大鼠肝重/体重和脾重/体重比值,血及肝组织生化,羟脯氨酸(HYP)、玻璃酸(HA)及层黏蛋白(LN)含量的变化。结果苦参素组和联合药物组及阳性对照组较模型对照组肝功能得到改善(P<0.01);阿米洛利组和苦参素组较模型对照组血清HA、LN和HYP含量降低(P<0.05);4个给药组肝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较模型对照组升高,而丙二醛(MDA)低于模型组(P<0.01);联合药物组效果最佳。结论阿米洛利与苦参素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肝纤维化均有预防作用,两者联用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赛尼哌在预防同种肾异体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R)的作用,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44例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赛尼哌治疗组22例与对照组22例,冶疗组在术前及术后14d分别静滴赛尼哌一个剂量,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为安慰剂,观察期为6个月。结果赛尼哌组在3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感染及副作用方面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随访期内,人肾均存活。结论赛尼哌是一种强效安全的免疫抑制剂,可显著降低移植肾A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肠道益生菌CMS-H002和CMS-H003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硫酸葡聚糖胺(DSS)诱导的小鼠急性UC模型。观察益生菌CMS-H002和CMS-H003治疗后,疾病活动指数(DAI)、肠道菌群及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肠道益生菌CMS-H002和CMS-H003均可明显降低DAJ的水平及结肠组织的MDA水平。疗效均优于或等于巴柳氮阳性治疗药物。治疗后,各益生菌治疗组粪便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菌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而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数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其中用CMS-H003和合用组治疗后,丁酸梭菌菌数也有增加。以合用组小鼠粪便菌群更趋近于正常小鼠粪便菌群构成。而巴柳氮阳性治疗组对小鼠粪便的菌群菌数无明显影响。结论:口服肠道益生菌CMS-H002和CMS-H003可明显改善5%DSS诱导的Balb/c小鼠急性UC的一般表现及组织学损伤。两茼舍用效果尤为明显。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及逆转病态菌群是它们发挥治疗UC作用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10.
吡嗪酰胺片近红外定量分析通用性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建立近红外通用性模型,能对不同厂家吡嗪酰胺片的含量进行快速、无损地测定,有效监控其质量。方法采集9个浓度梯度的各3批自制样品及来源于20个不同厂家46批次的真实样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并通过聚类分析方法确定校正集和预测集,考察不同预处理方法、谱段和光滑点数的影响,选择建立了最佳的吡嗪酰胺片的定量模型。结果 46个校正集样品经交叉验证建立校正模型,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775,相关系数为99.4%;27个预测集真实样品的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962,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关系数为99.8%。预测值的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1.26%)。方法精密度RSD为0.84%(n=6),方法稳定性RSD为0.5%(n=5)。对6个厂家6批真实样品含量测定,相对误差均小于1.53%。结论所建立的定量模型能够对不同厂家不同规格的样品作出准确、快速的含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