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探讨黄精调节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通路对糖尿病大血管焦亡损伤的影响。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联合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利用血糖检测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免疫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大鼠血糖含量、血脂水平、血管厚度、炎症因子含量及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评价糖尿病大血管焦亡损伤,及药物抗糖尿病大血管焦亡损伤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药物联合饮食诱导成功构建糖尿病模型。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含量升高,血浆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含量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显著降低,血管内膜增厚,血清与主动脉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含量增加,炎症小体NLRP3表达增加,主动脉血管细胞中caspase-1、GSDMD活化蛋白增加。与模型组相比,黄精干预可降低血糖、血脂含量,抑制血管增厚,减少糖尿病大鼠血清及主动脉炎症因子TNF-α、IL-1β、IL-18表达,抑制炎症小体NLRP3表达以及焦亡相关蛋白caspase-1、GSDMD的活化。综上所述,黄精可通过抑制细胞焦亡,减轻血管局部炎症,延缓糖尿病大血管焦亡损伤进程。  相似文献   
2.
顾饶胜  任旷 《吉林医学》1999,20(4):201-202
为研究丙戊酸钠对大鼠脑 N M D A( N—甲基— D—天门冬氨酸)受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将大鼠脑 N M D A 受体的 m R N A 注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表达出相应的功能性 N M D A 受体,以全细胞电压钳位法测定不同浓度 N M D A 激动 N M D A 受体产生的内向跨膜电流,分析丙戊酸钠对 N M D A受体的拮抗作用,并与 D A P( D L—α,ε—diam inopim elic acid)的拮抗作用比较,分析丙戊酸钠抗 N M D A受体的作用机制。结果以竞争性拮抗模型和非竞争性拮抗模型分析丙戊酸钠的拮抗作用所得 K 值分别为 042m m ol/ L 和 0089m m ol/ L, D A P 的 K 值分别为 0076m m ol/ L 和 0165m m ol/ L。本文结果表明:二者均与竞争性拮抗模型的配合程度较好,与非竞争性拮抗模型的配合程度较差,由此可以推论,丙戊酸钠对 N M D A 受体的直接作用与 D A P 相似,属于竞争性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3.
小儿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87例再发性腹痛患儿进行幽门螺杆菌(HP)的检测,探讨小儿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87例患儿均接受^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其中63例行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抗体检查,42例做胃镜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42例无症状者作为对照组仅做^14C—UBT及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抗体检查。如检查中有2项或2项以上阳性者则诊断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结果 再发性腹痛患儿HP阳性45例,阳性率51.7%。对照组阳性10例,阳性率23.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镜结果:慢性胃炎32例,十二指肠球部渍疡8例,胃渍疡1例,正常1例。病变检出率达99%。结论 小儿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部溃疡是其主要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保残重建与不保残重建胫骨骨隧道的位置差异。方法:本研究是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收集了46例单纯ACL断裂的成年患者。实施保残重建患者满足ACL胫骨端残端>25%,实施不保残重建患者术中不保留ACL胫骨端残端。术后第二天行三维CT(three-dimensional computer tomography,3D-CT)检查,并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使用网格法构建X和Y轴坐标系(定义股骨从内侧到外侧为X轴,从前到后为Y轴),评估胫骨骨隧道出口的位置。将保残组与不保残组直接比较,对照已发表的ACL胫骨解剖止点数据,评估两种重建技术的准确性和精确性。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41例,其中保残组20人,不保残组21人。保残组(X轴:45.40%±3.18%,Y轴:39.22%±5.50%)和不保残组(X轴:44.87%±3.60%,Y轴:39.11%±6.37%)骨隧道出口位置无显著差异,对照已发表的ACL胫骨解剖止点数据,两组胫骨骨隧道出口的精确性(4.05%vs 3.27%)和准确性(5.99%vs 7.64...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免疫学检验技能考核标准。方法对该校2016级医学检验专业1~3班进行免疫加样的准确性和时间考核,其中1、2班在日常的免疫加样训练中不引入技能考核标准,3班在日常的免疫加样训练中引入技能考核标准来进行训练再进行加样考核。对该校2017级医学检验专业1~3班进行血清盘模拟临床ELISA检测考核,其中1班按常规ELISA的培训方法培训5次后进行血清盘模拟临床检测考核,2、3班用血清盘模拟临床检测培训后再进行考核。结果2016级医学检验专业1~3班加样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班和3班加样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班和3班加样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7级医学检验专业血清盘模拟临床ELISA考核中2班和3班的定性结果和定量结果的平均正确率明显高于1班。结论在该校学生的免疫加样训练中引入技能考核标准,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水平,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为临床检验岗位输送高技能型人才,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体酮个体化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规范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复发性流产患者112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给予个体化黄体酮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黄体酮治疗方案,两组均治疗至妊娠12周予以停药,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黄体酮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黄体酮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个体化治疗复发性流产临床效果满意,既减少了黄体酮用量,又提高了保胎成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研究临床非发酵菌耐药性变迁及其与抗菌药物用量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两种非发酵菌的耐药性及其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结果 该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达80%,对亚胺培南和氨曲南的耐药率接近30%。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与亚胺培南用量之间呈高度相关。结论 该医院临床分离的两种非发酵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现高度耐药,并与亚胺培南类药物用量具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行剖宫产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重度子痫前期行剖宫产患者40例,对其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发生率、围生儿的死亡率以及治疗前后呼吸频率、脉搏、体温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6例孕产妇发生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5%,2例孕产妇发生合并症,其发生率为5%,2例围生儿死亡,其发生率为5%。治疗前患者呼吸频率、脉搏、体温的变化情况明显低于手术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妊娠患者行剖宫产手术疗效确切,孕产妇并发症、合并症发生率较低,对提高围生儿的存活率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借鉴研究。  相似文献   
9.
直肠癌手术后的排尿、性机能障碍,主要是损伤了支配排尿、性机能器官的盆腔交感副交感神经引起的。我们直视下避开上述神经实施直肠癌根治术100例。术后排尿机能;使拔除尿管的时间比一般性根治术提前了5~10天,3个月后检查,残余尿量、排尿量、最小尿意、最大原意基本接近正常人。性机能:80%保存射精机能,85%以上保存勃起机能,明显优于同期行扩大根治术的病人。只要病灶尚局限在肠壁,又无明显转移性肿大淋巴结者,均可实施保存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10.
全反式维甲酸对CNE—2Z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凋亡诱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志巍  陈南岳  刘新光  赵明伦 《癌症》1997,16(3):177-180
目的:了解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CNE-2Z细胞增殖生长及凋亡有无影响。方法:采用MTT法、细胞核染色、DNA裂解率及电泳分析。结果:(1)用ATRA诱导细胞至72h,细胞增殖抑制率随浓度升高而增加。(2)在终浓度为5×10-6mol/L诱导CNE-2Z细胞5天,可见部分细胞体积变小,核浓缩及核碎裂;DNA裂解率(44.20±6.32)明显高于对照组(15.41±5.50),差别有显著性,P<0.01;DNA琼脂糖电泳,出现不连续的典型梯状DNA条带。片段大小为200bp或其倍数。(3)在浓度为5×10-7mol/L诱导5天和5×10-6mol/L诱导4天时,均无明显细胞凋亡出现。结论:ATRA对CNE-2Z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增加而增强;ATRA可诱导CNE-2Z细胞发生凋亡,但表现出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