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云云  姚文栋  谢先泽  毛超  张钶  诸佳珍 《中草药》2020,51(21):5447-5453
目的 制备pH敏感释药的As2O3脂质体,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含钙离子脂质体,然后用离子沉淀法孵育制备钙砷复合物脂质体(CaAs-LP)。测定CaAs-LP的粒径、Zeta电位及多分散系数(PDI);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脂质体的形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纳米药物的载药量与包封率;透析袋法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噻唑蓝(MTT)法考察未载药脂质体及CaAs-LP对人源性乳腺癌MCF-7细胞、人源性脑胶质瘤U87细胞和人源性肝癌HepG2细胞的毒性;共聚焦显微镜考察U87细胞对CaAs-LP的摄取效率。结果 制备的CaAs-LP呈规整类球型,粒径约为(117.16±1.94)nm,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74.31±2.11)%、(8.31±0.13)%。体外释放研究表明,CaAs-LP具有明显的缓释以及pH响应释药特征。未载药的脂质体在MCF-7、U87、HepG2和L02细胞中的生物相容性良好;CaAs-LP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较原药有所上升,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11.91、4.90、19.41、27.59 μmol/L。细胞摄取研究表明肝癌细胞对脂质体具有良好的摄取。结论 CaAs-LP具备显著的缓释以及pH响应释药的特性,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正>可溶性微针(dissolving microneedle,DMN)是一种由可溶性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微米级针体,在穿透皮肤角质层(stratum corneum,SC)后溶解释放装封于针体内药物的一种新型给药剂型[1-3]。DMN刺穿角质层产生微孔道,但其深度不会损伤真皮中的神经末梢和血管[3]。因此,DMN透皮给药不会导致出血和疼痛,是一种无痛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3.
<正>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是一种植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不仅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镇痛、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1-3],还可以抑制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4-5]。尽管RES极具开发价值,但RES半衰期短、体内清除速率高、作用时间短、无特异性分布等缺陷限制了它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6-7]。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是聚乳酸-聚丙交酯和聚(乙醇酸)/聚乙交酯合成的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是已被批准的可安全使用的药用高分子材料[8]。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银材料是一种广谱抗菌剂,应用广泛,目前小粒径纳米银研究及应用较多,而亚微米级银材料的研究较少,需要对其遗传毒性、抑菌性能及扩散能力进行研究。方法 在超声波清洗器和高压汞灯作用下,以AgNO3为银源、PVP为分散剂,在水溶液中反应制备银胶体。以TEM、UV-Vis、XRD、进行了表征分析。将胶体银设高、中、低 (500、50、5 mg·L-1)剂量组,阴性对照组(蒸馏水)和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于同一部位(股骨)取材观察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变化。以硫酸链霉素、氟康唑等为阳性对照,去离子水为阴性对照,通过银胶体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八种细菌和真菌(白色念珠菌)进行了抑菌圈试验,以常量肉汤稀释法进行了MIC试验。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高、中剂量组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明显升高,而低剂量组微核率无显著性差异,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与银胶体浓度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结果呈阳性并具有统计学意义,该银胶体呈现出剂量依赖性的遗传毒性。通过抑菌圈试验发现银胶体抑菌圈更清晰,抑菌效果更彻底。通过MIC试验发现该银胶体对白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6 mg·L-1,对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 mg·L-1。结论 本试验成功制备了粒径均匀的簇状亚微米级银胶体,其作为抑菌剂,性质稳定,扩散性低,抑菌效果良好,但口服仍存在遗传毒性,不宜直接用于体内。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纳米粒的负载,改善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体内清除快、作用时间短的缺陷,延长RES 镇痛作用时间.方法 利用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PLGA 纳米粒,载药后离心法除去游离药物;透射电镜考察其形态;激光粒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提高三氧化二砷(arsenictrioxide,ATO)在体内的稳定性,使其具备pH响应及缓释特性,制备了pH响应的载三氧化二砷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纳米粒(pH-ATO-PLGA@NPs),并对其进行了理化性质考察和细胞学评价。方法以NaHCO_3为pH响应因子,采用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pH-ATO-PLGA@NPs并进行单因素考察优化。随后,利用马尔文粒径仪考察pH-ATO-PLGA@NPs的粒径、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Zeta电位、稳定性;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形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包封率、载药量;透析袋法考察其在不同pH值的体外释药特性;MTT法考察载体及pH-ATO-PLGA@NPs对人源性肝癌HepG2细胞及人正常肝L02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 pH-ATO-PLGA@NPs外观圆整均一,其粒径、PDI、Zeta电位分别为(214.35±1.86)nm、0.24±0.02、(-35.49±1.88)m V;包封率及载药量分别为(62.32±2.61)%、(1.59±0.34)%。体外释放实验表明,pH-ATO-PLGA@NPs不仅可以达到缓释效果,还具有pH响应特性。细胞实验结果表明,PLGA及pH-PLGA纳米粒载体毒性低,生物相容性良好。pH-ATO-PLGA@NPs在pH 7.4培养基中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为(23.71±0.70)μmol/L,而在pH 6.5的培养基中IC_(50)值显著降低(P0.01),为(16.40±0.62)μmol/L,具备pH响应特性。而在L02细胞中,p H-ATO-PLGA@NPs的细胞毒性[IC_(50)为(39.72±1.84)μmol/L]显著小于ATO溶液[IC_(50)为(28.25±1.33)μmol/L](P0.01),降低了在正常细胞中的毒性。结论 pH-ATO-PLGA@NPs具备缓释以及pH响应释药的特性,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IL-33对胃癌细胞自噬调节的作用,分析其对胃癌细胞的作用靶标,阐明胃癌细胞顺铂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不同剂量IL-33处理下,胃癌细胞MKN45和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的增殖率、胃癌细胞对4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及胃癌细胞对顺铂及其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的敏感性。Westernblot法检测IL-33作用下,胃癌细胞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α/β(LC3A/B)、Beclin1和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高剂量IL-33促进胃癌细胞增殖。≥128ng/LIL-33处理后,胃癌细胞对顺铂产生显著抵抗作用,顺铂共培养的胃癌细胞增殖率显著上升(P<0.05)。IL-33作用下胃癌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A/B和Beclin1相对表达量提高(P<0.05),3-MA逆转了IL-33对胃癌细胞的顺铂耐药效应(P<0.05)。添加iST2-1,IL-33处理下的胃癌细胞自噬相关蛋白相对表达量上调,顺铂共培养的胃癌细胞增殖率降低(P<0.05)。结论IL-33能够通过与ST2结合介导胃癌细胞自噬水平增加,进而产生对顺铂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备Angiopep-2(ANG)修饰的载神经毒素(neurotoxin,NT)介孔二氧化硅脂质囊纳米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ANG-LP-MSN-NT),并进行体内外评价。方法 利用改进的Stober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然后运用薄膜水化法制备ANG-LP-MSN-NT。考察其形态、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和包封率;通过小角粉末衍射、氮气吸-脱附法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透析袋法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考察其镇痛效果。结果 制备的MSN比表面积为557 m2·g-1,孔径和孔容积(Vp)分别为2.94 nm和0.58 cm3·g-1。ANG-LP-MSN-NT分布均一,无团聚现象,粒径为(123.37±3.76)nm(PDI 0.20±0.02),Zeta电位为(-16.57±1.59)mV,载药量与包封率分别为(10.75±0.54)%与(91.82±3.12)%。ANG-LP-MSN-NT较MSN-NT体外突释降低,缓释特性明显;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ANG-LP-MSN-NT起效快、最大镇痛效应优于其他组别。结论 ANG-LP-MSN-NT解决了二氧化硅易团聚、易突释的问题,且更有利于NT在脑部富集,发挥更好的镇痛效果,该纳米递药系统作为神经毒素载体在镇痛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 优化黄芩苷脂质纳米泡沫气雾剂(BC-LN-FA)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黄芩苷(BC)为模型药物,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黄芩苷脂质纳米粒(BC-LN),采用均质乳化法制备BC-LN-FA;以粒径和包封率(EE)为指标,以投药量、乳化剂用量、助乳化剂用量、均质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对其制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与分析浙江省中医院巴曲酶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情况,促进其安全合理使用。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检索出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浙江省中医院出院并使用巴曲酶注射液的患者364例,对该药的用药目的、用药方案、血纤维蛋白原水平、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4例患者共使用巴曲酶注射液1 238瓶,平均用药量3.4瓶/例,分布于骨伤科、耳鼻喉科、普通外科和针灸科。57.4%的患者术后使用巴曲酶注射液改善末梢及微循环,为说明书用药禁忌证;7.4%的患者溶媒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但未缓慢静脉滴注,可能达不到静脉滴注1 h以上的要求;9.1%的患者用药疗程>5次,疗程偏长;33.8%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未常规监测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未及时调整用药,增加出血风险;与抗凝药、抗血小板药、溶栓药或非甾体抗炎联合使用共114例(31.3%),存在与2种抗凝/抗血小板药同时使用的情况,为说明书用药禁忌证。未发现药品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结论 浙江省中医院巴曲酶注射液消耗量较大,临床使用尚未完全规范,主要存在禁忌证用药、疗程过长、未监测纤维蛋白原水平、联合用药不合理等问题。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