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腹部外科患者并存肺功能异常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手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PPC)的发生率近年来虽有所减少,但其发生率仍高达30%[1].早在上世纪60年代,Wightman[2]即指出有基础肺功能异常患者发生PPC的危险性显著增高.虽然有学者得出不同的结论,认为肺功能异常组和肺功能正常组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无差异[3].但更多的研究则同意Wightman的观点,认为PPC与基础肺功能异常有关[4-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PTCA中无复流现象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就诊于同仁医院的53例(男37例,女16例,年龄35~78岁)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PTCA的患者。病例被分为无复流组(18例,TIMI≤2级)和PTCA后冠脉血流正常组(35例,TIMI3级),随访6个月,观察有无心脏性猝死和非致命性心脏事件。组间差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无复流组发生充血性心衰、恶性≤2级性心律失常、再发心绞痛、心脏性猝死高于冠脉血流正常组(P<0.05)。无复流组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冠脉血流正常组(P<0.05)。结论无复流现象强烈提示AMI预后不良。但需进一步的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ER、PR)及其受体在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血中的雌、孕激素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组织中ER及PR表达水平。结果4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中,雌、孕激素高于正常者分别占73.8%和69.0%,ER及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和64.3%。与对照组相比,雌、孕激素水平及受体表达具有明显差异。结论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中,多数雌、孕激素水平高,ER及PR表达率高。雌、孕激素及受体可能在肝门部胆管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脑利钠肽(BNP)水平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151例诊断为 STEMI的患者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3组:A组(52例,行急诊 PCI治疗),B组(49例,择期行PCI治疗),C组(50例,予以标准药物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 BNP水平及左心室重构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BN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0.01,P>0.05),治疗后各组 BNP水平均显著下降,其中 A组下降较B组、C组显著[(242.7±101.3)ng/L比(466.2±113.5)ng/L比(601.4±126.7)ng/L],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各组治疗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三组心室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 A、B组LVFS升高均较C组更明显[(28.9±7.6)%比(27.5±7.3)%比(22.6±6.9)%],而 A 组 LVEF 较 B 组、C 组升高[(57.9±6.2)%比(53.1±6.5)%比(50.9±5.7)%],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能有效改善心室重构,同时降低脑利钠肽水平,且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比择期介入治疗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死亡风险在10%左右。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缺血时间过长引起的心肌细胞死亡。目前,生化标志物检测组合仍是ACS风险预测的首选[1]。通常选用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cTnI)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作为诊断ACS的标志物[2],然而,这些标志物仅仅在心肌细胞坏死之后释放入血液中才能被检测为阳性,不可作为判断心肌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80岁以上高龄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41例80岁以上食管癌患者,按是否接受IMRT,分为IMRT组和非IMRT组。所有患者均进行最佳的内科支持治疗(BSC),同时积极处理合并基础疾患。结果 IMRT组平均治疗剂量为(65.3±3.6)Gy,全组均未发生3级以上放疗反应,近期有效率(RR)为63.2%(12/19例)。Kaplan-Meier分析表明IMRT组和非IMRT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1.0个月和8.0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31.6%(6/19)和13.6%(3/22),3年生存率分别为15.7%(3/19)和4.5%(1/22),差异显著(χ2=6.33,P=0.01)。结论对于80岁以上高龄老年食管癌患者,积极进行IMRT,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8例均男性,年龄22~65岁。其中截瘫致骶部、臀部、足跟褥疮形成顽固性溃疡4例;右下肢胫前慢性溃疡2例;足趾脉管炎致顽固性溃疡2例。病程46天~18个月。治前溃疡最大9×11厘米,深见骶骨。顽疡膏由大将军(屎克螂)12克,乳香、没药各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力衰竭伴阵发房颤患者P波最大时限(Pmax)及P波离散度(Pd)的影响.方法慢性心力衰竭伴阵发性房颤患者64例被随机分为美托洛尔治疗组(A组32例)和对照组(B组32例),慢性心力衰竭基本治疗两组相同,A组加用美托洛尔12.5~75mg/d,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分别测量Pmax和Pmin,计算出Pd(Pd=Pmax-Pmin).结果治疗前两组Pmax和Pd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个月、12个月A组的Pmax、Pd显著降低,与B组相同时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A组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比较Pmax、Pd相差有显著意义(P<0.01);而B组间相差不显著(P>0.05).A组房颤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与B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阵发性房颤患者可明显降低Pmax、Pd,减少房颤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