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眼科学   6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的治疗价值。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00例120眼,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60眼。对照组采用主切口为3.2 mm的传统超声乳化吸除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观察组采用主切口为2.2 mm的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角膜散光、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减少值和丢失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角膜散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 d、1周、3个月,观察组角膜散光度数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早期最佳矫正视力优于对照组。结论: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对角膜形态有较小影响,手术源性散光小,术后患者愈合时间短,恢复快,但手术操作难度大,2.2 mm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际情况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析全视网膜光凝联合雷珠单抗与曲安奈德(TA)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医疗费用。

方法:收集我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患者48例48眼。所有患者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后随机分为两组。雷珠单抗组: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0.5mg,4wk 1次。共3次。TA组:注射曲安奈德4mg/0.1mL。治疗12wk后若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400μm,则再次注射各组对应药物。随访6mo,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注射药物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CMT、眼压及相关治疗费用。

结果:两组患者BCVA和CMT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测量时间点BCVA和CMT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不同治疗方法和时间点BCVA及CMT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除了TA组注药后1wk时BCVA较治疗前无明显提高(P=0.33),其余各时间点两组BCVA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12、16wk雷珠单抗组BCVA提高较TA组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45)。雷珠单抗组及TA组CMT注药后较注药前均有降低(P<0.05)。注射后1wk两组之间C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了1例患者需使用降眼压药物,其余两组患者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治疗12wk内本研究相关诊疗平均费用雷珠单抗组患者为38 736元,TA组为5 790元。治疗24wk两组平均费用分别为42 564元及7 053元。

结论:短期内全视网膜光凝联合雷珠单抗与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均能有效控制DME,两组治疗方法无显著差异,但全视网膜激光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DME更经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在大光学区透镜设计条件下暗瞳孔直径大小对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内透镜取出术(SMILE)后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2021年12月至2022年4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行SMILE手术患者28例(56只眼)。各患者手术均采用大光学区(直径≥6.5 mm),其中根据手术光学区与暗瞳孔的关系分为两组,A组(光学区小于暗瞳孔直径)30只眼,B组(光学区大于或等于暗瞳孔直径)26只眼,所有患者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个月及3个月测量球镜度、柱镜度、等效球镜(SE)、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各级像差、点扩散函数(PSF),其中参数变化量用△表示(术后参数数值-术前参数数值),填写主观视觉质量问卷,对测得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前两组间角膜中央厚度(CCT)、球镜度、柱镜度、SE、BCVA、总高阶像差、球差、慧差、三叶草差、PSF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光学区和暗瞳孔直径、光学区减去暗瞳直径的差值、UCVA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1个月A组球镜度、△球差大于B组(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对正常结膜和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抑制作用的异同。方法: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传第3代的正常结膜与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皆加入不同浓度的Tet,分别于加药后1和3d行MTT检测细胞的存活率。结果:用药后1d,4×10-5和2×10-5mol/LTet对正常结膜与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浓度的Tet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大于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的存活率大于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P<0.01)。用药后3d,4×10-5mol/LTet组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存活率大于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P<0.01);其余各浓度的Tet对两种成纤维细胞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药后3d,2×10-5mol/L及半数抑制量(10-5mol/L)以下浓度的Tet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起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β-catenin在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β-catenin在正常的细胞粘附和wnt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功能,本文探讨其在翼状胬肉组织及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TGF-β1对其的影响。方法:通过组织块培养获取正常球结膜和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并传至第4代,用10μg/LTGF-β1作用于细胞。抗β-catenin抗体对体内取出组织和培养的细胞行免疫组化染色;免疫印迹法检测培养成纤维细胞中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显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中β-catenin阳性着色强于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β-catenin在胬肉组织中较多,且多分布于上皮下纤维血管组织,上皮染色较少。体外培养见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较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快、增殖能力强。免疫印迹法显示在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蛋白中β-catenin的特异性阳性条带灰度值高于正常球结膜成纤维细胞蛋白。TGF-β1能促进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中的β-catenin蛋白表达。结论:β-catenin在翼状胬肉组织及其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增高,提示β-catenin与翼状胬肉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观察相同的培养条件下翼状胬肉与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状况,对两种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特性作出评价。方法用10%胎生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分别培养正常球结膜与初发翼状胬肉组织成纤维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的两种成纤维细胞的特点及生长增殖状况。对传第3代的两种成纤维细胞,分别于接种后2、5、8d行噻唑蓝[3-(4,5-dimethyl -2thiazo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MTT]比色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细胞数)。结果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较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生长快,增殖旺盛;MTT检测结果显示:5d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总数多于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P〈0.05),8d更明显(P〈0.01)。结论体外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特性明显强于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提示治疗翼状胬肉药物的筛选和疗效评价的实验研究应直接应用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才能作出较为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的治疗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00例120眼,排除可能会影响视力的各类眼部疾病的患者,并要求观察对象无明显全身疾病。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60眼。对照组采用主切口为3.2mm的传统超声乳化吸除白内障手术,观察组采用主切口为2.2mm的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角膜散光,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减少值和丢失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的中央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散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1天、1个月、3个月检测中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差异具有优于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角膜散光度数要小于对照组角膜散光度数。观察组术后早期最佳矫正视力优于对照组。结论 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对角膜形态有较小影响,手术源性散光小,术后患者愈合时间短,恢复快,但手术操作难度大,2.2mm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际情况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全反式视黄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RA)对体外培养大鼠Müller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RA作用于培养的Müller细胞,利用相差显微镜、MTT法、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仪检测RA对Müller细胞形态、生长状况及其凋亡的影响。结果:RA在低浓度(<0.1μM)时对Müller细胞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当RA在高浓度(1μM、10μM、100μM)时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细胞形态出现显著变化,48h较24h更明显。细胞计数显示20μM的RA作用48h后引起细胞数目明显减少。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RA(5μM、10μM、20μM)均可诱导Müller细胞凋亡,20μM的RA作用48h时细胞凋亡率最高(P<0.01),凋亡指数为(35.87±7.40)%。结论:RA能抑制Müller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并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