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葛根素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对眼底出血患者止血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4/2017-03在我院就诊的眼底出血患者66例100眼,使用完全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3例50眼。A组给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B组使用葛根素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两组均接受3个疗程的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浆黏度指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变化,统计两组患者眼底出血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黏度、血清Hcy、TC和TG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Hcy、TC和TG均低于治疗前(P<0.001);与A组比较,B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Hcy、TC和TG均降低(P<0.05)。B组患者较A组治疗总有效率增高(P<0.05)。两组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变化、胃肠道反应、精神兴奋和腹胀,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葛根素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眼底出血患者疗效显著,与改善患者血浆黏度、降低血清Hcy、TC和TG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母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L 6 )、C 反应蛋白 (CRP)与早产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6 7例早产孕妇及 32例相同孕周正常孕妇血IL 6 ,同时测定血CPR、白细胞计数 (WBC)。结果早产组血IL 6WBC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5 ) ,但两组间CRP浓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胎膜早破早产与胎膜完整早产血IL 6、CPR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阳性组血清IL 6、CRP均明显高于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阴性组 (P<0 .0 1) ,IL 6≥ 10pg/ml、CPR >8.2 0mg/l对预测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88.89%、80 .6 0 %和 5 2 .78%、6 4.18%。结论母血IL 6CRP均是预测早产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较有用的指标 ,但IL 6比CRP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连接蛋白43在鼻咽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连接蛋白 4 3(Connextion ,Cx4 3)的表达与鼻咽癌组织细胞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荧光技术 ,对 18例鼻咽癌和 10例鼻咽慢性炎症组织细胞中 ,Cx4 3的表达进行形态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 :Cx4 3在鼻咽癌组织细胞膜中的表达显著低于鼻咽慢性炎症组织 ,两组细胞膜的Cx4 3荧光值之间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Cx4 3的表达水平与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减弱或缺失是鼻咽癌形成及恶性转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树突状细胞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膀胱癌中树突状细胞 (DC)的表达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二步法检测DC。结果 :31例膀胱癌在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单、多发肿瘤中 ,DC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在原、复发肿瘤中 ,DC表达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DC的表达膀胱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上升而下降 ,多发肿瘤的DC数较单发肿瘤减少。DC可作为预测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明目地黄丸、羟苯磺酸钙联合治疗Ⅲ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76眼)Ⅲ期DR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5)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羟苯磺酸钙片治疗,研究组(n=41)在服用羟苯磺酸钙片的同时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明目地黄丸。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出血斑面积、视觉灰度值、血管瘤体积、黄斑厚度。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研究组出血斑面积、血管瘤体积和黄斑厚度显著小于对照组,视觉灰度值及log MAR视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1、2、3个月时,2组血清VEGF、RBP4、IGF-1水平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 0. 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明目地黄丸及羟苯磺酸钙联合治疗Ⅲ期DR疗效确切,能有效抑制视网膜内各类细胞因子介导的血管新生过程,改善患者眼底症状,提高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情况,探讨EBV与肝炎病毒有无协同致癌作用。方法:研究组为78例HCC石蜡标本,对照组为26例非癌症肝组织标本。用PCR检测EBVDNA(BamHIW,LMP1)、HBVDNA(S基因、Χ基因),用RTPCR检测HCVRNA和HDVRNA,用免疫组化检测EBV(LMP1)、HBV(HBsAg、HbcAg)和HCV。结果:EBVDNA在HCC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28.2%vs8.0%),χ2=4.622,P=0.032;HBVDNA在HCC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56.4%vs23.1%),χ2=8.681,P=0.008;EBV与HBV在HCC组无相关关系,χ2=0.835,P=0.375。HCVRNA、HDVRNA在18例HCC中阳性分别为1和0例。免疫组化测EBV在HCC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32.1%vs2.5%),χ2=6.02,P=0.012;HBV在HCC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57.7%vs5.1%),χ2=10.03,P=0.001。结论:EBV在HCC发生中可能起作用,与HBV无明显协同致癌作用;HCV、HDV检出率不高,与EBV关系未能确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贝伐单抗(Avastin)滴眼液对兔眼碱烧伤或缝线诱导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 54只家兔分别以碱烧伤法(27只)和缝线法(27只)诱导角膜新生血管模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再分为3组:Avastin眼液组、复方硫酸新霉素眼液组和生理盐水组.各组均于诱导后第7天给予相应药物滴眼,4次·d-1,共14 d.造模后第7天、第21天、第28天、第56天计算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角膜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角膜组织中VEGF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房水内VEGF蛋白表达.结果 碱烧伤后第21天、第28天、第56天Avastin眼液组和复方硫酸新霉素眼液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明显较生理盐水组短而稀疏,其中3个不同时间点Avastin眼液组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分别为(26.16±7.02)mm2、(29.71±10.43)mm2、(26.10±10.72)mm2,均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缝线后第21天、第28天、第56天时Avastin眼液组新生血管面积分别为(18.26±3.88)mm2、(37.24±3.16)mm2、(40.16±3.38)mm2,均明显小于复方硫酸新霉素眼液组和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碱烧伤或缝线诱导后第21天,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Avastin眼液组角膜上皮层VEGF蛋白表达较生理盐水组均减弱,基质层新生血管较少;RT-PCR显示造模后第21天和第28天时,Avastin眼液组兔角膜组织内VEGF 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而造模后第56天时,Avastin眼液组和复方硫酸新霉素眼液组VEGF mRNA的表达均较生理盐水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LISA结果显示Avastin眼液组在碱烧伤和缝线诱导后第21天,房水VEGF蛋白含量分别为(81.0±8.7)ng·L-1、(110.0±9.0)ng·L-1,均明显低于复方硫酸新霉素眼液组和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 Avastin滴眼液能有效地抑制兔眼碱烧伤后和缝线后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但在停药后1周缝线诱导的角膜新生血管较用药前明显增加,提示不同刺激因素引起的角膜新生血管用药时间应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病理性近视(PM)和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CNV)三种国内常见CNV相关疾病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西京医院眼科确诊的CNV患者91例(101眼)。方法患者经常规PDT治疗,治疗后每3个月进行复查,复发的患者再次行PDT治疗。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12、24个月时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ETDRS视力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图像上CNV病灶情况、治疗次数及不良事件等。患者治疗后均完成24个月随访。主要指标BCVA,CNV病灶大小和活动性。结果AMD、PM和特发性CNV的平均治疗次数分别为1.50、1.38和1.19次。AMD组治疗后BCVA和CNV病灶大小均无明显变化,保持稳定;PM组和特发性CNV组视力提高(分别为7.0和7.7个字母,7.6和11.6个字母),并且CNV病灶缩小。三组病例视力稳定和提高者12个月时分别为77.1%、76.2%和87.5%;24个月时为79.2%、81.0%和87.5%。CNV进展者12个月时各组分别为18.8%、19.0%和12.5%;24个月时为14.6%、14.3%和6.2%。除3例(2.2%)AMD患者因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导致眼部严重不良反应外,未发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2年的随访期间,PDT可安全有效地改善或稳定我国临床常见CNV患者的视功能,控制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盲和低视力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1],而我国对此特殊人群的眼内疾病谱知之尚少.由于患儿大多年龄较小、体质较差,无法配合,一些成人常用的眼部常规检查方法并不适用于婴幼儿.广角数码儿童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 Ⅱ)可观察和记录婴幼儿眼部尤其是眼底图像,因此,我们回顾分析了一组经RetCamⅡ检查的婴幼儿的临床资料,以了解其眼内疾病的发病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眶蜂窝织炎6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眶蜂窝织炎的致病原因、致病菌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自1960年至2008年收治的63例眶蜂窝织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性别、年龄、致病途径、致病菌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63例患者中,男性48例(76.2%),女性15例(23.8%);10岁以下年龄组患者较多(22例,34.9%);单眼发病多见(61例,96.8%);32例(50.8%)患者伴有明显眼球突出.致病途径以周围组织炎症蔓延最多见(47.6%),其他包括血行感染(19.0%)、眼部外伤(15.9%)和眼部手术后并发感染(3.2%).30例患者进行了细菌培养,仅18例(60.0%)细菌培养为阳性.致病菌有4类,以葡萄球菌属最为多见(14例,77.8%),尤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8例,44.4%),此外还有绿脓杆菌(11.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5.6%)和中间型弗氏枸橼酸杆菌(5.6%).本组有19例(30.1%)发生并发症,包括败血症(12.7%)、暴露性角膜炎(4.8%)、全眼球炎(4.8%)、化脓性脑膜炎(4.8%)和海绵窦栓塞性静脉炎(3.2%)等.结论 眶蜂窝织炎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患者,以单眼眼球突出为主要表现,致病途径以眶周组织结构感染蔓延为主.细菌培养阳性率较低,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本病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宜早期积极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如脓肿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