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节镜监视下手术治疗前、后交叉韧带的撕脱骨折型损伤,具有皮肤和关节囊切口小,伸膝装置的损伤轻,减少术后疼痛和粘连,可早期活动和有益于康复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盆腔和骶尾部巨大肿瘤因其位置深在,血供丰富,单入路手术时操作空间狭小,术中常发生不易控制的大出血,难以达到彻底切除的目的.近期我院普通外科与骨科合作,经腹、骶入路联合切除盆腔及骶尾部巨大肿瘤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肺部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巨大淋巴结增生症(CD)患者肺部病变的CT特征。方法 收集14例肺部有异常表现的CD患者,包括多中心型(MCD)8例,单中心型(UCD)6例,对其肺部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肺门UCD表现为肺门单发均质等密度类圆形肿物,增强后均质明显或显著强化;1例腹膜后UCD合并副肿瘤性天疱疮,表现为两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2例纵隔UCD两肺见多发边缘清晰、小叶中心分布小结节。8例MCD均以两肺多发小结节为主,2例见最大径为1~2 cm大结节;4例结节边缘模糊,4例边缘清晰;小结节以小叶中心分布为主,其中3例见少许小结节分布于胸膜下。其他征象包括小叶间隔增厚4例,磨玻璃密度影4例,索条影4例,斑片状实变3例,囊腔2例,血管支气管束增粗1例。结论 CD肺部CT表现复杂多样,可能与病理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发胶质瘤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特点及鉴别。方法对7例经临床脑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确诊的多发胶质瘤患者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5例为2个胶质瘤,1例为3个胶质瘤,1例为4个胶质瘤,主要分布于额叶、顶叶、颞叶区域。T1WI多呈稍低或低信号, 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瘤周均伴有不同程度水肿。增强扫描低级别胶质瘤为轻度不均匀强化,高级别胶质瘤多呈明显不均匀或花环样强化。结论多发胶质瘤中低级别胶质瘤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易于鉴别,而高级别胶质瘤术前诊断困难,易与颅内多发肿瘤或瘤样病变混淆,需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影像学表现。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2020年1月20日至2月5日来自全国多家医院确诊COVID-19病例130例,按分布特点进行分型,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分布:单侧14例(10.7%),双侧116例(89.3%);胸膜下型(102例78.4%),小叶核心型99例(76.1%),弥漫型8例(6.1%);(2)数目:单发病灶9例(6.9%),多发病灶113例(86.9%),弥漫8例(6.1%);(3)密度:仅为磨玻璃影(GGO)70例(53.8%),GGO与实变影兼有60例(46.2%);(3)伴随征象:血管增粗100例(76.9%),胸膜平行征98例(75.3%),"细网格征"100例(76.9%),"晕征"13例(10%),"反晕征"6例(4.6%),3例胸腔积液(2.3%),2例肺气囊(1.5%)。未见空洞。35患者行CT复查,21例(60%)好转,14例(40%)加重。结论COVID-19影像学特点主要以胸膜下及小叶核心分布为主,两者均可融合成片,重症者发展为双肺弥漫;最有价值的特征是"胸膜平行征";恢复期表现为边缘收缩的实变影,支气管扩张,胸膜下线或纤维条索影。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凝血因子Ⅶ (FⅦ )在心肌梗死 (MI)发病中的作用 ,为MI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测定 31例健康者和 3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患者血浆FⅦ促凝活性 (FⅦC) ,并观察 2 2例MI患者急性期 (AMI)的动态变化。结果 ①OMI患者血浆FⅦC(12 0 0± 15 3) %显著高于健康者(10 6 0± 12 3) % ,P <0 0 1;②AMI患者血浆FⅦC 于发病 12h内 (10 3 5± 16 3) %和 3天时 (10 6 5±11 0 ) %与健康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其后逐渐升高 ,至 3周时 (12 4 7± 16 9) %与OMI患者水平相近 (P >0 0 5 )。③血浆FⅦC 与血清甘油三酯呈显著正相关 (r =0 78,P <0 0 1)。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存在FⅦ的慢性激活和高凝状态 ;AMI病程初期伴有FⅦ的短暂激活和大量消耗。  相似文献   
7.
贵定县是贵州省黔南州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病区之一,为了掌握贵定县各乡镇地氟病病区村居民家中受煤烟污染的食物含氟量,作者于2007年12月对贵定县7个乡镇20个村的居民家中大米、玉米、辣椒进行抽样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现将我院儿童型强直性脊柱炎(juvenile ankylosing spondylitis,JAS)40例的临床与X线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Castleman病(CD)多系统病变的CT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各系统受累的影像学认识。方法 选取31例经病理确诊为Castleman病的CT图像资料,其中单中心型(UCD)17例,均为透明血管型(HV);多中心型(MCD)14例,均为浆细胞型(PC)。结果 17例UCD位于颈部3例,胸部9例,腹部5例,CT表现为单发均质或主体均质等密度类圆形肿物,14例增强后肿物呈均质或主体均质明显强化。4例出现结外器官肺异常,3例表现为肺内小结节影,1例呼吸气相HRCT两肺表现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14例MCD均可见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11例增强扫描显示肿大淋巴结均质强化;其中淋巴结轻度强化7例,中度和明显强化各2例。14例MCD中,12例出现结外器官组织异常,其中8例出现肺部异常,7例肝脾肿大,4例出现浆膜腔积液;肺部异常表现为两肺小叶中心分布小结节影8例,1~2 cm大结节影2例;其他征象包括:磨玻璃密度影、小叶间隔增厚和索条影各4例,斑片状实变3例,囊腔2例,血管支气管束增粗1例。结论 CD除了淋巴结外,还累及结外器官,具体CT表现与CD的病理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颈总动脉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瘘十分罕见.常因病程较长,瘘口周围组织粘连,难以分离解剖两端的动、静脉,手术易出血,使治疗较为棘手.本院1997年应用可脱性微球囊栓塞治疗1例此种病患者,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