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80篇
综合类   134篇
预防医学   6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4132名少年儿童血压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7~14岁少年儿童血压特点,为流行病学及预防成人高血压提供参考数据。方法用统一标准采集血压及有关数据,用概率单位法行正态性检验,确定血压95%参考值范围,对年龄与血压和体质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行U检验、t检验。结果随年龄增大血压也逐渐上升,各年龄段男女之间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质指数随年龄增大而增加。血压偏高者其体质指数高于同年龄段中值水平。结论年龄与血压和体质指数呈正相关。血压偏高者体质指数都具有较高中值水平。  相似文献   
3.
周围神经端侧动脉套接后神经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周围神经端侧动脉套接后神经再生的可能性及其特点. 方法取SD大鼠75只,在股骨中下段切断腓神经,将近断端逆转90度包埋于肌肉中.随机分为5组.A组:将截取的左颈总动脉套接于右侧正常胫神经侧方与腓总神经远端2 mm距离之间,缝合部胫神经外膜不予切除;B组:在胫神经套接部外膜开窗1.0 mm;C组:腓总神经切断14天后再予动脉套接,余同B组;D组:同B组,且于动脉套接部注入神经生长因子(neural growth factor, NGF)1 ml;E组:将腓总神经远端以端侧缝合形式直接缝合于胫神经的一侧,外膜开窗1.0 mm.术后4、8和12周分别行组织学、电镜和神经纤维计数等检查. 结果 4周时C、D及E组周边区域有神经纤维轴突和髓鞘再生,A组则无神经纤维生长; 8周时C、D及E组再生神经纤维较B组多,E组神经纤维较C、D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周时C、D及E组神经纤维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及D组有较丰富的神经再生,与神经端侧直接吻合的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神经端侧2 mm距离动脉套接可作为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4.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inal cord-evoked potential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an in vitro spinal cord preparation. The spinal cord isolated from adult rats was immersed in a bathing chamber filled with oxygenated artificial cerebrospinal fluid (aCSF). The spinal cord-evoked potentials elicited by the stimulation of the spinal cord were recorded by using bipolar platinum electrodes. The potentials recorded consisted of early and late negative components (N1, N2).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lowered temperature on the N1 potential was clearly demonstrated. The oxygen deprivation of aCSF showed the higher sensitivity of N2 potential to hypoxia than that of N1. It was also possible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potassium and magnesium ion concentration and pH on the evoked potentials.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ure effects of various physiological and chemical factors on the spinal cord-evoked potentials can be analyzed by this experimental model.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性骨折对骨质疏松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花  赵群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7):2582-2582
  相似文献   
6.
2006年1月,我们收治2例前臂浅静脉注射刺伤肌皮神经患者,经及时处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历资料病例1患者男,31岁,发育良好,无药物过敏史,鼻中隔偏曲行手术治疗,术后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注射液250ml,头孢噻肟钠4g,选择手背浅静脉,血管充盈良好,7号头皮针,穿刺角度40°,静脉上方进针,针尖穿达皮肤后直接进入静脉,回血良好。患者感到剧烈疼痛,拔针后疼痛减轻。选择对侧同位置静脉注射则无任何不适。自述拔针处轻度紧张痛,功能检查同侧中指,无名指,小指伸曲功能无障碍,握物力量无变化,提力动作时尺侧有轻度牵拉痛,休息1d后症…  相似文献   
7.
胃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白鼠与小白鼠动物模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胃宁对消炎痛和利血平所致的急性胃溃疡,以及对乙酸所致的慢性胃溃疡,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与西咪替丁进行比较,该药对幽门螺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且有很强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红细胞免疫作用对胃癌BGC - 82 3细胞凋亡的影响 ,以及淋巴细胞的协同作用。方法应用红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花环试验、流式细胞术及放射免疫等方法 ,采用正常人外周血红细胞及红细胞 -淋巴细胞免疫粘附人胃腺癌BGC - 82 3细胞 ,检测红细胞及红细胞 -淋巴细胞免疫粘附胃癌细胞花环率 -胃癌细胞凋亡率、凋亡相关基因Fas、Bcl- 2以及凋亡相关信号传导物质cAMP、PKC的变化。结果红细胞组肿瘤红细胞花环率为 (2 8.41± 5 .0 1) % ,与对照组比较 ,红细胞组胃癌细胞凋亡率、Fas基因的表达、胃癌细胞内cAMP水平显著升高 ,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 ,PKC)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1) ;与红细胞组相比 ,红淋混合组总花环率、胃癌细胞凋亡率、胃癌细胞内cAMP水平进一步增高 ,Bcl- 2基因的表达及PKC水平降低更为显著 (P <0 .0 1)。结论正常人红细胞可免疫粘附体外培养的胃癌BGC - 82 3细胞 ,通过红细胞的免疫作用 ,尤其是免疫粘附 ,可增加凋亡相关基因Fas的表达 ,增高胃癌细胞内cAMP水平 ,降低PKC水平 ,从而可能在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方面起到某种作用 ;自身淋巴细胞有不同程度的促进和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非骨化性纤维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小儿非骨化性纤维瘤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5~14岁,平均8.5岁。病灶均在下肢长管状骨,其中股骨远端10例,股骨颈1例,胫骨近端7例,远端1例,腓骨1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式包括单纯病灶切除、病灶切除加自体髂骨或加异体骨移植术。结果: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非骨化性纤维瘤。术后随访1~5年,平均3.2年,无一例复发。结论:非骨化性纤维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根据其临床特点,典型的X线片表现,诊断并不困难。但应与骨纤维异样增殖症、骨囊肿及骨巨细胞瘤相鉴别。因本病可引起疼痛及病理性骨折,确诊后应早期手术治疗。术式以病灶切除植骨术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频率、昼夜规律及诱发因素,指导临床的诊断治疗。方法对320例老年冠心病病人,运用Holter采集信息,观察分析SIM的发作规律、昼夜分布及诱发因素。结果SIM的发生率为67.3%。结论Holter对老年SIM是一种有效、常规的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