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芦荟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中国芦荟治疗寻常痊疮的疗效。方法:全叶组41例外用芦荟全叶,叶肉组40例外用芦荟叶肉,对照组30例外用达芙文凝胶治疗。结果: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2%,70.0%,76.7%,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国芦荟全叶和叶肉外用治疗寻常痊疮疗效较好,但叶肉更安全,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腹腔镜手术患者81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对比患者手术过程中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术中伤害更小,且恢复时间更短,预后生存质量更高,值得临床加深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对过敏性鼻炎(AR)大鼠血清中IgE、IL-4和IL-5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乳酸杆菌组及阳性药对照组4组,每组10只。乳酸杆菌组每天用乳酸杆菌活菌制剂1.5mg/g以无菌稀释液溶解后灌胃3周;正常组、模型组及阳性药对照组均予无菌稀释液灌胃3周。模型组、乳酸杆菌组及阳性药对照组建立大鼠卵白蛋白致敏模型。阳性药对照组灌胃氯雷他定5mg/kg,连续10d。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试验各组大鼠血清IgE、IL-4、IL-5的含量。结果:模型组IgE、IL-4、IL-5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乳酸杆菌组IgE、IL-4、IL-5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乳酸杆菌组各项指标与阳性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杆菌可降低AR大鼠血清中IgE、IL-4和IL-5含量,减轻鼻黏膜变应性炎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调查耳鼻咽喉内镜室清洗消毒及微生物污染情况,分析在内镜诊疗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相关问题的环节,制定对应的防治措施,优化评价方法,减少医院内镜室感染发生的可能。方法采集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内镜室清洗消毒的基本情况,观察不同检测方法的内镜清洗合格率、内镜消毒操作合格率、内镜消毒合格率及细菌分型。将采取改进措施前后3个月的相关指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比较各项指标。结果采用蛋白残留、ATP生物荧光检测的方式所得出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10倍光源放大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10倍光源放大镜检查,阳性检出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蛋白残留检测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P生物荧光检测仪阳性检出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镜消毒操作合格率、消毒结果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4份标本共分离出细菌66株。结论 ATP荧光检测仪是较适合耳鼻咽喉内镜室快速可靠的检测内镜清洗效果的方法,并且应规范清洗消毒流程,完善质量评估系统,预防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喂养不耐受对早产儿近期结局的影响.方法 以2017年1月至12月住院且符合研究标准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喂养不耐受,分为喂养不耐受组和喂养耐受组.回顾分析早产儿住院及随访至校正月龄6个月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612例早产儿,其中喂养不耐受组182例和喂养耐受组430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喂养不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疼痛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4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摸球法分为2组,每组各37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疼痛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结局。结果:护理后两组NHP、负面情绪评分与ESCA评分相比,观察组NHP、ESCA评分较高,负面情绪评分较低(P <0.05);两组疼痛评分相比,观察组较低(P <0.05)。结论:疼痛护理与循证护理相结合用于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疼痛感和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自我护理效能,为患者提供良好护理体验。  相似文献   
7.
输血必检4项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IV1/2抗体、梅毒抗体、丙肝抗体、HBsAg已被卫生部规范为输血前必检4项。医院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手术、输血、分娩、注射等操作,而HIV感染是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同时数据证明梅毒的感染率也在不断上升,应引起临床科室的重视。两年来,该院共检测标本4180例,HIV抗体初筛符合率达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进一步将其中的喂养不耐受组患儿按出生胎龄分为<31周组和≥31周组,以及按出生体重分为<1250 g组和≥1250 g组。分析纳入对象的病历资料,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共612例,其中喂养不耐受组182例(29.7%),喂养耐受组430例(70.3%)。喂养不耐受组中,男婴103例(56.6%),女婴79例(43.4%);胎龄(30.6±2.3)周,其中93例(51.1%)胎龄<31周;出生体重(1298±417)g,其中93例(51.1%)<1250 g;134例(73.6%)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的发生率为63.2%(134/212)。(2)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日龄为(2.7±0.9)d,消失日龄为(13.2±6.9)d,持续时间为(10.5±6.7)d,主要症状包括胃潴留100.0%(182/182)、腹胀54.4%(98/182)和呕吐17.0%(31/182)。(3)与胎龄≥31周者相比,胎龄<31周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诊断和消失更晚[(2.4±0.8)与(2.9±0.9)d,t=3.977;(10.4±5.2)与(16.0±7.3)d,t=5.935],持续时间更长[(8.0±5.0)与(13.0±7.3)d,t=5.450],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更晚[(9.4±4.1)与(12.0±5.1)d,t=3.672](P值均<0.05)。与出生体重≥1250 g的早产儿相比,出生体重<1250 g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诊断和消失更晚[(2.5±0.9)与(2.8±0.9)d,t=2.540;(10.0±4.5)与(16.3±7.4)d,t=6.951]、持续时间更长[(7.5±4.3)与(13.5±7.3)d,t=6.690]、更少发生呕吐[23.6%(21/89)与10.8%(10/93),χ^2=5.308](P值均<0.05)。(4)出生体重是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保护因素(OR=0.998,95%CI:0.997~0.998),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OR=2.129,95%CI:1.163~3.897)、多胎(OR=1.812,95%CI:1.116~2.941)、生后48 h内应用枸橼酸咖啡因(OR=2.663,95%CI:1.619~4.381)、生后48 h内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OR=5.211,95%CI:2.861~9.489)和宫内感染(OR=1.988,95%CI:1.060~3.728)是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较高;胎龄较小、出生体重较低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和消失时间较晚,持续时间较长;出生体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胎、生后48 h内应用枸橼酸咖啡因、生后48 h内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宫内感染是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例,2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的脑卒中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还接受三期十步法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分别在入院时、干预1周和干预2周后进行资料收集,并运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分析。结果 2组患者NIHSS、Barthel指数评分在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2周后2组的NIHSS评分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的Barthel指数在干预1周、2周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期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显著促进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护理人员工作范畴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工作范畴和工作满意度,为分层次使用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抽取武汉市25所医院中400个护理单元4131名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工作范畴问卷和盖洛普Q12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选择非常满意占总题项的22.5%,比较满意占56.3%,较不满意14.0%,不满意7.2%。护士较少从事非护理工作、临床带教、病房管理、护理科研、各项处置,护师较少从事非护理工作、病房管理、护理科研,主管护师较少从事非护理工作、护理科研、各项处置,副主任/主任护师较少从事非护理工作、标本采集、伤口处理、护理科研、各项处置。护理人员工作范畴与工作满意度有密切关系,经常从事伤口处理、临床带教、病房管理、护理科研、各项处置时护理人员满意度高,而经常从事非护理工作者和经常执行医嘱者满意度显著低于较少从事者(P0.05,P0.01)。结论护理人员总体满意度不高,未体现分层次使用;护理工作范畴可影响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护理管理者需对护理人力资源实施按职称上岗制度,以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