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起误食甘氟钠盐米饭中毒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起误食甘氟钠盐米饭中毒的调查报告王军建,吴细谋,王玉生,岳春林,谢合中1996年4月,湖南省益阳市某农场二分场学校师生,误食含甘氟用盐灭鼠药米饭,引发一起24人中毒事故。省市卫生防疫站医务人员及时奔赴现场,指导抢救病例和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绞股蓝、刺五加对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50例INS患儿随机分为治疗I组(单独采用强的松组)和治疗II组(强的松加绞股蓝、刺五加组),同时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数,并设2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除红细胞压积外,其他指数均有异常改变,但经过治疗后发现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数异常者恢复均较治疗I组理想。结论:绞股蓝、刺五加对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液流变学指数有明显的影响,可使INS患儿异常升高的血流变学指数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和抗心磷脂抗体(ACA)对川崎病(KD)血管损害的意义,采用ELISA方法,检测50例急性期KD患儿血中ANCA的2种靶抗原蛋白酶3(PR3)和髓过氧化物酶(MPO)以及ACA的IgG、IgM和IgA 3种亚型。结果显示,50例急性期KD患儿血清ANCA-MPO阳性37例;ACA-IgG阳性29例,ACA-IgM阳性10例。急性期KD组ANCA-MPO和ACA-IgG阳性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5;治疗后KD组ANCA-MPO和ACA-IgG阳性率仍高于对照组,P<0.005。急性期冠状动脉扩张组比无冠状动脉扩张组ANCA-MPO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而ACA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5例伴有血栓形成中4例ACA-IgG均阳性。28例KD患儿同时出现ANCA-MPO和ACA-IgG阳性,但两种抗体之间无相关性(r=0.35,P>0.05)。提示MPO为ANCA的主要靶抗原,血清MPO阳性有助于KD诊断,对判断预后亦具有一定意义;ACA-IgG阳性与KD血栓性血管损害关系密切,但对病情判断无作用。  相似文献   
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M)由EBV感染引起 ,常多系统受累 ,症状与体征变化多端 ,症状多样化。我院于 1998年至 2 0 0 2年期间收治IM3 6例 ,其中合并肾脏损害 16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 10例 ,女 6例 ,年龄 1岁 3个月至 11岁 ,平均 5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发热、皮疹、咽喉炎、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等 ,仅 1例出现浮肿。血常规淋巴细胞 >5 0 % ,异型淋巴细胞 >10 % ,EBV抗体阳性。以上全部病例均符合Henle建议的IM的诊断标准并出现尿常规异常 ,尿蛋白 +113例 ,尿蛋白 +2 2例 ,镜下血尿3例 ,尿蛋白 +4 1例伴血尿素氮及肌酐增高 ,其余 1…  相似文献   
5.
病历摘要:患儿,女,4岁,因咳嗽,头痛半个月,发热3天,由外地来我院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6.
对10例儿童莱特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0例患儿均为男性,夏秋季发病,均具有结膜炎、尿道炎和关节炎三大主征,但并非同时出现。关节炎为多发性和不对称性、轻重不一,大小关节均可受累。检测5例HLA-B_(27)均为阳性,RF,ANA,抗ENA均为阴性,提示HLA-B_(27)与本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小儿支原体感染致急性肾小球肾炎1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原体(MP)感染引起肾脏病的报告较少,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10例MP感染引起急性肾炎患儿的临床特点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 10例均以咳嗽伴浮肿或血尿入院。男6例,女4例;年龄2~10岁,既往无肾脏病病史。检血清MPIgM抗体阳性(ELISA法)为MP感染,合并有下述表现中2项者为有肾脏损害:(1)水肿或高血压;(2)血尿;(3)低补体血症。结果 从初发症状至肾炎发病时间为2~15天,平均6-3天。水肿6例,肉眼血尿7例,少尿1例,高血压4例。镜下血尿9例,蛋白尿7例。血清补体C3均降低,血脂蛋白…  相似文献   
8.
黄胸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抗药性调查报告   总被引:17,自引:10,他引:7  
目的试验观察黄胸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的抗药性.方法无选择摄食试验.结果0.025%杀鼠灵和 0.005%溴敌隆投药期28d,摄食饵点数和毒饵消耗量未见下降(杀鼠灵= 76.16+0.217x,溴敌隆= 83.49+0.010 4x),两种灭鼠剂的抗药性差异无显著性(t=0.213 3,P>0.05).黄胸鼠对杀鼠灵抗药性发生率为72.72%(8/11),对溴敌隆抗药性发生率为70.00%(7/10).结论黄胸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的抗性二者间差异无显著性(χ2= 0.119 3,P> 0.5).  相似文献   
9.
不完全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小儿急性发热出疹性的疑难杂症,病因至今未明,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方法.通过文献整理与总结,比较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对此病的认识,并对此病的认识进行文献整理与总结,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的思路,将病程分为3个阶段,提出中西医诊断方法,对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思路进行阐述.以期提高疗效,改善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症状,缩短其病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试65%五氯酚钠可溶性粉剂在实验室和现场杀灭钉螺的效果。方法根据《农药登记用杀钉螺剂药效试验方法和评价》(NY/T1617-2008)进行。结果室内浸杀试验:24、48、72 h的LC50分别是0.387 2、0.295 2、0.224 9 mg/L,2 mg/L时48、72 h的死亡率为100%;室内喷洒试验:1、3、7 d的LC50分别是0.448 2、0.334 3、0.301 1 g/m2,4 g/m2时3 d的死亡率为100%,2 g/m2时7 d的死亡率为100%;现场浸杀试验用制剂量浓度为5、8、10 g/m3时24、48、72 h的死亡率均为100%;现场喷洒试验用制剂量浓度为10、15、20g/m2时24、48、72 h的死亡率均为100%。结论65%五氯酚钠可溶性粉剂对钉螺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室内浸杀、室内喷洒和现场浸杀、现场喷洒均有较好的灭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