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食物或药物中毒后立即予以插胃管洗胃或口服催吐洗胃是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方法 ,可防止残余的药物或毒物继续被吸收。在急救过程中 ,我们碰到 1例因中药中毒给予催吐洗胃过程中致心跳、呼吸停止病例 ,经积极抢救 ,患者康复出院。现介绍如下。1 病例介绍  患者 ,男 ,18岁 ,平时体健 ,因慢性鼻窦炎半年而自行在当地镇上诊所开中药方取药煎服半个月 ,自觉鼻塞流涕症状稍好转 ,无任何不良反应。 1999年 4月 3日上午 7时服中药后自觉出现全身皮肤发麻 ,伴四肢乏力 ,无胸闷、心悸等 ,晚上再服中药一次 ,自觉上述症状加重 ,即于下午 8时来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突发灾害公共事件成批伤患者的组织救护和管理方法,分析启动突发灾害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后,实施成批伤患者救治救援能力及现场组织管理能力。方法分诊护士接到救治成批伤患者任务后,迅速启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通知在岗医护人员做好迎接伤员准备,并逐级上报科主任科护长及相关部门和上级领导,根据伤员人数进行人力物力的支援调配,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按照标准化处理流程对突发公共事件成批伤员进行救治。结果救治物资和人力准备工作到位,成批伤员得到及时有效处置和分流,应急救援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稳步提升,患者及家属对救治满意度提高。结论定期组织学习灾害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是基础,开展成批伤救治演练是关键,充足的人力物力以及突发公共事件标准化处置流程的高效运转是确保成批伤患者的成功救治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智能化急诊分级分诊系统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采取方便采样方法,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1 331例急诊科就诊病人为研究对象,应用改良智能化急诊分级分诊系统,回顾性分析其急诊分诊级别分布、时间分布、时间点就诊量变化幅度分布、分诊次数分布。[结果]1 331例急诊科就诊病人,共分诊1 399次。级别分布:Ⅰ级4例(0.30%),Ⅱ级89例(6.69%),Ⅲ级267例(20.06%),Ⅳ级971例(72.95%);高峰时段分布:10:00~12:00和16:00~18:00分别分诊241例(18.11%)和195例(14.65%);各级最大时间点变化幅度分布:Ⅰ级病人就诊量在18:00和20:00前后,Ⅱ级病人在16:00前后,Ⅲ级病人在22:00前后,Ⅳ级病人在12:00前后;同一病人二次分诊人数占总分诊人数2.18%。[结论]改良智能化急诊分级分诊系统,在提高分诊工作效率的同时,能客观、快捷、准确地辅助识别病情,并实时共享急诊就诊数据、动态监测病情变化,从而提高分诊质量,为合理优化急诊资源分配及落实弹性排班提供客观依据,实现其辅助决策分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和自噬标志蛋白 LC3B表达以及 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肾脏病理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建立 DN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 分为模型组,川芎嗪低、中、高剂量组,厄贝沙坦组;另设正常组,每组 12只。分别干预 8周后,采用酶法测定尿肌酐, 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计算 UACR;取肾组织,经甲醛固定后,进行苏木精-伊红(HE)和过碘酸-雪夫(PAS) 染色;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肾组织 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以及自噬标志蛋白 LC3B 表达的变化。结果 川芎嗪能减缓 DN 大鼠 UACR 的升高,改善其肾脏病理变化,其中川芎嗪中、高剂量组 UACR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且川芎嗪中、高剂量组与厄贝沙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 川芎嗪能抑制 DN大鼠肾组织 p-PI3K、p-Akt、p-mTOR的表达,进而提高自噬标志蛋白 LC3B的表达水平和 LC3B-Ⅱ/ LC3B-Ⅰ比值。结论 川芎嗪能降低 DN大鼠 UACR的升高、改善其肾脏病理变化,发挥以上肾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 与其抑制 PI3K/Akt/mTOR信号通路,进而促进肾脏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5.
龙海波  魏连波  王翠兰  钟娟  周伟东 《中成药》2008,30(7):1083-1085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治疗棘手、疗效差,在西方国家已成为慢性肾衰竭的最主要原因。DN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迄今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氧化应激是重要的共同机制,在DM的慢性并发症中可能起主要作用。我们在对DN的长期临床治疗和研究过程中,精心筛选提炼药物组方,命名为肾康丸,经反复临床验证,疗效十分确切,并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肾康丸的组方及工艺研究,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出现持续性蛋白尿提示病情不可逆转,直至终末期肾病(ESRD)。因此早期控制、减少尿蛋白,对延缓DN的发生、发展,提高生存率有着重要的意义。近来研究认为足细胞及其裂孔隔膜上的蛋白分子nephrin、podocin、CD2相关蛋白(CD2AP)等是肾小球滤过屏障选择性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谢小华  唐悌  朱丹  张斯杏  何永成  钟娟 《护理研究》2003,17(24):1465-1465
血液灌流是借助体外循环 ,通过具有广谱解毒剂的吸附装置 ,清除血液中外源性药物或毒物及体内某些有害代谢产物 ,达到净化血液的一种治疗方法。血液灌流对于脂溶性高的药物和毒物 ,有较强的清除效果 ,包括巴比妥类及非巴比妥类催眠药、镇静药、解热镇痛药、抗风湿药、抗抑郁药等[1]。1 病例介绍  病人 ,女 ,3 8岁。因一次性服用维思通、氯米帕明等 40 0多片 ,意识不清 16h ,经急诊科洗胃、催醒治疗 ,症状无好转 ,于2 0 0 2年 6月 2 8日 19:3 0平车转入我院肾内科。查体 :意识深度昏迷 ,体温 3 7.5℃、脉搏 85/min、呼吸频率 2 5/min、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传统周期性排班方法对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及对策.方法对本院院内急诊、院前急诊两个科63名护理人员在无增加人员的情况下,采用传统周期性排班和分组弹性排班各6个月,并对其护理质控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传统周期性排班方法与分组弹性排班方法的护理质控结果有显著差异, P<0.001.结论应重视急诊科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特别是排班方法,传统周期性排班已不适应目前的护理模式,建议采取分组弹性排班方法,合理调配和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9.
门急诊输液区护理纠纷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分析门急诊输液区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方法总结分析2000年6月-2005年6月输液区发生的护理纠纷,分析护理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比较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发生护理纠纷构成、人均护理纠纷次数、发生率差别。结果护理技术欠缺和护士服务态度是导致医疗护理纠纷的主要原因,工作责任心是护理纠纷不可以忽视的因素。护士发生的护理纠纷、人均护理纠纷明显高于护师、主管护师。结论根据输液区护理纠纷的原因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如加强技术培训及在职教育,强化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是减少输液区护理纠纷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角毛壳菌(Chaetomium cupreum)CH21的萌发孢子作为诱变材料,采用微波辐照和紫外线照射进行诱变处理,用辣椒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作为测试菌株,结合PDA双层平板法初筛和管碟法复筛,选育高产抗生素的突变株.结果表明:最佳微波诱变条件为500W、2450MHz、15s,紫外诱变条件为15W、30cm、300s.对出发菌株CH21进行一轮微波诱变和一轮紫外诱变,筛选得到5株高产菌株,其中CH21-2-20抑菌圈直径最大,为20.20mm,较抑菌圈直径为12.50mm的出发菌株增大了62%.连续传代5次,CH21-2-20抑菌圈直径稳定在19.40~20.38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