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丸对糖调节受损(IGR)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176例IG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结束共脱落及剔除病例19例,纳入统计病例157例,治疗组77例,对照组80例,两组均给予教育及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在其基础上给予知柏地黄丸口服,治疗12个月后,观察两组体重指数(BMI)、HOMA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EISI)及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的BMI及HOMA-IR较治疗前均有下降,HOMA-β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HOMA-IR下降,EISI及HOMA-β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知柏地黄丸能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延缓或预防IGR患者向2型糖尿病(T2DM)发展。  相似文献   
2.
有机锡中毒为少见毒物中毒,但随着精细化工业发展,该类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生产及生活中,从而产生意外中毒。本次研究对14例急性有机锡中毒性脑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樊文星  赵英英  舒惠荃 《陕西中医》2006,27(12):1489-1490
目的:观察运用益气养阴、清热利湿中药组方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肾炎气阴两虚兼湿热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组40例用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法中药汤剂辨证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肾炎康复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45%、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分别为33.3%和6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法是治疗慢性肾炎气阴两虚兼湿热证的有效治法。  相似文献   
4.
根据朱章志教授的临证特色,首次提出中医"换水疗法"的理论,并验证于临床,疗效较好。"换水疗法"是临床中表现为六经三阴病,正气、肾阳不足者,产生的病理性代谢产物不能正常排除体外,导致水液积聚,变证丛生的治疗方法。以补肾水,排死水,取活水等方法治疗此类病症,即为朱章志教授惯称之的"换水疗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滋阴泄浊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降糖治疗基本相同,治疗组同时给予滋阴泄浊方治疗12周,观察两组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在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超敏C反应蛋白等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仅糖化血红蛋白和尿素氮治疗后有改善(P<0.05),其余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滋阴泄浊方具有降低糖化血红蛋白、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超敏C反应蛋白等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左旋肉碱(卡尼汀),联合辅酶Q10片对急性原发性运动性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左旋肉碱(卡尼汀)针剂1g肌肉注射,2次/d,联合辅酶Q10片10mg,3次/d,共14天为1疗程,按照肌病的疗效标准进行评定。结果全部病例11例,6例痊愈,5例好转,未见恶化病例。结论左旋肉碱(卡尼汀)联合辅酶Q10治疗急性原发性运动性肌病有效,应推荐予以早期足量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评价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second derivative spectrophotometry,SDS)测定大鼠中毒模型血清百草枯(paraquat,PQ)浓度可靠性,探寻其在PQ中毒中的应用意义。方法:126只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1ml一次性灌胃)和6组PQ中毒组(分别以20、30、40、50、75、100mg/kg PQ浓度一次性灌胃),每组18只。灌胃后4、8、24h分别收集眼底血行SDS法检测,动脉血气分析,肺组织苏木精-伊红、Masson染色及湿干比检测。结果:1SDS法检测大鼠血清样本波长为393nm与399nm。定量范围为0.2~8.0mg/L,检测下限为0.1mg/L,相关系数为0.994 7,相对回收率在90.63%~99.13%,相对标准差为1.26%~8.12%;日间和日内的相对标准差波动于3.94%~6.04%和3.25%~6.73%之间;2大鼠PQ血清样本SDS法测定值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值一致,r=0.991 5,P0.01;3给药后4h、8h血清PQ浓度与48h肺湿干比及炎症分级、7d、14d的肺纤维化分级均呈正相关(P0.05);与给药后48h血气氧分压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SDS法检测大鼠血清PQ浓度可靠性较高,并可进行多次检测;大鼠血清PQ浓度是一个能较好预测大鼠肺损伤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的指标,对于PQ中毒致肺损伤纤维化的机制以及治疗措施研究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外周血破骨细胞刺激因子1(OSTF1)、护骨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对骨质疏松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河北省妇幼保健中心收治的165例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疾病组,并纳入同期120例围绝经期骨密度正常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外周血OSTF1、OPG/RANKL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并收集基线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OSTF1、OPG/RANKL对骨质疏松症的预测价值。结果 疾病组患者血清OSTF1、RANK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OPG水平、OPG/RANK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患者整体骨密度、腰椎骨密度和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STF1、OPG/RANKL、OPG、整体骨密度、腰椎骨密度、T值和RANKL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中凝血异常的发生率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分析了2009年3月-2009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ICU和急诊病房住院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124例。分别在入院第1、7、14天测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计数、凝血全套。入院当天给以APACHEII评分、SOFA评分。根据D-dimer值分为3组,分别是D-dimmer256μg/L、256≤D-dimer1000μg/L、D-dimer≥1000μg/L。结果:所有入选病例第1、7、14天发生凝血异常的比例分别是38.7%、41.1%、45.9%。凝血异常组和无凝血异常组比较,D-dim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D-dimer浓度增加,APACHEII和SOFA分值增加。结论:近半数脓毒症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其中D-dimer检测早期凝血功能障碍更为敏感。D-dimer与脓毒症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