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的变化,探讨EGF 在RA 发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意
义。方法选取符合1987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RA分类标准的RA 患者38 例,另外选择30例健康人做对照。用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RA 患者及对照组血清中EGF水平。同时测定RA 患者的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
(ESR)和C 反应蛋白(CRP)。用统计学分析EGF 在各组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与临床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RA组与正常对
照组相比,血清EGF水平显著升高(P < 0.05)。骨质破坏组与单纯骨质疏松组相比,血清EGF水平显著升高(P < 0.05)。RA组
EGF 水平的变化与RF,ESR,CRP水平的变化无显著相关性(P > 0.05)。结论RA 患者血清EGF 水平明显升高,在骨质破坏
组尤为明显。提示EGF 可能部分地参与RA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早孕期脐带边缘附着于子宫下1/3段的超声特征预测中孕期进展为帆状附着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2年11月我院早孕期经超声诊断的脐带边缘附着于子宫下1/3段的10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脐带附着位置(CI)距胎盘边缘距离分为2组:≤5 mm(A组29例)、>5 mm(B组73例),采取早、中孕两阶段序贯筛查CI的变化,找出脐带边缘附着进展为帆状附着的超声特征并分析其原因。结果:102例孕妇中,A组29例,B组73例,中孕期A组中7例进展为帆状附着,发生率为24.13%,B组未发现进展为帆状附着的病例,出生后经临床检查证实进展为帆状附着8例,漏诊1例;通过观察比较,脐带边缘附着进展为帆状附着的超声特征:早孕期脐带附着于子宫下1/3段,CI距胎盘边缘≤5 mm,中孕期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胎盘位置正常,脐带附着处胎盘变薄或萎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孕期附着于子宫下1/3段的脐带边缘附着有进展为帆状附着的可能,应采取早、中孕两阶段序贯化筛查CI变化,提高帆状附着的产前诊断率,避免漏诊帆状化的脐带边缘附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人选的为胸痛发作4h内急诊的老年患者,通过白蛋白钴结合试验(ACB法)、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患者的血清IMA、肌钙蛋白T(cTnT)及心电图,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评价IMA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血清IMA、cTnT、ECG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敏感性分别为84.3%、31.8%、45.6%。结论IMA可明显提高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郭燕  朱颖涛  赵丹  赵晓雪 《安徽医学》2022,43(2):196-199
目的 探讨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后复发的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河南省儿童医院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的8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随访2年结果将患儿分为复发组(n=34)和未复发组(n=786),收集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4 002名青年国人先天缺牙及牙齿畸形现况。方法:选取天津某医学院校4 002名学生,调查先天缺牙及牙齿畸形患病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抽取1个年级学生统计有先天缺牙或牙齿畸形个体的患牙数目。结果:先天缺牙患病率3.92%,下颌比上颌好发,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P=0.04;χ2=6.49,P=0.01);牙齿畸形患病率4.97%,上颌比下颌好发,汉族患病率高于少数民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0,P=0.00;χ2=4.92,P=0.03)。先天缺牙好发于下颌侧切牙,牙齿畸形好发于上颌侧切牙。多数患者先天缺牙及牙齿畸形的数目为1~2颗。结论:先天缺牙患病率存在性别差异和上下颌差异,牙齿畸形患病率存在民族差异及上下颌差异,本研究结果将为口腔医生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小儿直肠疝气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儿科2017年1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320例行手术的小儿直肠疝气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快速康复理念干预,护理后评价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同时比较术后两组患儿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7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11.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在小儿直肠疝气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能够促进缩短患儿手术时间,减轻痛苦,能够促进患儿术后胃肠道功能快速康复,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漫画宣教在学龄期腹股沟疝患儿术前访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92例学龄期腹股沟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漫画宣教.比较两组麻醉诱导配合度、不同时间点心理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现况及危险因素,建立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河南省儿童医院行尿道下裂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初步建立预测模型并分析该模型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颈侧方入路行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02~2019-06该院收治的10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根据体表解剖定位经颈前方入路行颈神经根阻滞治疗,观察组应用超声引导下经颈侧方入路行颈神经根阻滞治疗,比较两组穿刺时间及穿刺成功率,以及两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健康状况评分、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穿刺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NDI评分、生理健康(PH)评分和精神健康(MH)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在治疗后第1、3、6个月,两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且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第1、3、6个月,两组的NDI评分低于治疗前,PH评分和MH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在治疗后第3、6个月,观察组NDI评分低于对照组,PH评分和MH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 5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 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颈侧方入路行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理想,穿刺成功率高,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及甲状腺回声、血流情况在评估甲状腺弥漫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临床确诊的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者40例,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18例、甲状腺功能减退10例、桥本甲状腺炎12例。再从我院选取甲状腺正常的4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常规超声检查排除所有受检者中甲状腺结节患者。测量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组织的杨氏模量值。结果对照组杨氏模量值与各疾病组杨氏模量值的最大值(Max)、平均值(Mean)、弥散度(S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杨氏模量的绝对数值来反映甲状腺组织的软硬度,这为诊断甲状腺炎性病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