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葛树勇  王青银 《安徽医药》2016,37(7):871-873
目的 探讨脑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aMCI)发病中的作用,比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两类药物对于aMCI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大街院区2012年12月至2015年4月门诊及住院患者伴有高血压的aMCI患者60例,根据患者服用的ACEI或ARB类降压药,将合并有高血压的aMCI患者分为ACEI组和ARB组。服药前和服药12周后分别给两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检查,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词汇流畅性试验(VFT)、正序和倒序数字广度试验(DS)、Stroop色字实验、中文听觉词汇学习测验(AVLT)。结果 两组被试在服药前各项认知检查结果都没有差异。ACEI组患者服药12周后,认知功能没有继续下降,与服药前差异不明显。而ARB组患者服药12周后在倒序数字广度、Stroop和AVLT中得分都较服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服药后ARB组的各项认知功能也优于服药后的ACE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相较于ACEI,ARB更能保护并改善aMCI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临床症状与弥散加权成像不匹配(CDM),且起病时间≥24h的基底动脉急性闭塞(BAO)患者行血管内再通治疗(ERT)的可行性. 方法 共纳入11例起病时间≥24h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弥散加权成像( DWI)未发现脑干网状结构和双侧丘脑有损害的患者.单独或联合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MR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高信号血管征( hyperintense vessel,HV)对于其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从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提取2009年5月至2011年2月间表现为大脑中动脉区首次急性梗死的患者共74例,其中男性48例(64.9%);平均(60.7±15.3)岁,NIHSS评分12(1 ~25)分[采用中位数(范围)表示].所有患者均已行头颅MRI检查(包括DWI、FLAIR),并且经MRA或DSA提示大脑中动脉近端闭塞(MI段或M2段).根据FLAIR序列HV出现的部位和范围,将患者分为无HV组、近端HV组和远端HV组;比较各组间基线资料及神经功能评分,并以90d改良Rankin评分(mRS)为预后指标,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74例中无HV组25例(33.8%),近端HV组7例(9.5%),远端HV组42例(56.8%).远端HV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11(1~22)分]、入院10 d NIHSS评分[14(4 ~25)分]、梗死体积[大面积梗死5例(6.8%)]及90 d mRS评分[3~6分者12例(16.2%)]明显低于无远端HV组[即近端HV组合并无HV组,分别为15(6 ~25)分,Z=-3.544;7(0~22)分,Z=-4.461;20例(27.0%),x2=20.916;27例(36.5%),x2=22.689;均P<0.01];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及短期预后改善程度上看,远端HV组均明显优于无远端HV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111,95% CI 1.036 ~1.191,P=0.003)、梗死体积(OR=3.679,95% CI1.350~10.025,P=0.011)、远端HV(OR =0.131,95% CI0.027 ~0.638,P=0.012)与90 d mRS评分显著相关.结论 远端HV是急性脑梗死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ICAD)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约5%-10%的缺血性卒中由ICAD所致。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亚洲大陆世系人群、日本人、西班牙裔和非洲裔美国人ICAD的发病率较高,而高加索人种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较高。在亚洲,约33%~56%的缺血性卒中归因于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和自膨式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性病变的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结果.方法 选择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因颅内动脉狭窄而行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或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组、自膨式支架置入组和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组,比较其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显著残余狭窄发生率.收集术后1、3、6、12和24个月时定期门诊或住院随访的临床和血管造影资料,比较2年内缺血性卒中和(或)死亡发生率以及再狭窄发生率.采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分析缺血性卒中复发和(或)死亡以及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 183例患者共192处狭窄性病变行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或支架置入术治疗,其中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组92例,自膨式支架置入组42例,球囊扩张血管成形组49例,术前狭窄程度分别为(80.2±l2.8)%、(76.3±11.9)%和(89.7±10.2)% (F=15.863,P=0.000),其他基线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组、自膨式支架置入组和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成功率分别为96,7%、95.2%和91.8%(x2=1.646,P =0.439),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5%、14.3%和10.2%(Fisher精确概率法P=0.334),缺血性卒中和(或)死亡发生率分别为9.2%、4.8%和13.0%(Fisher精确概率法P=0.458),均无显著性差异.影像学随访显示,球囊扩张血管成形组再狭窄发生率为48.5%,虽然高于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组的27.7%和自膨式支架置入组的34.8%,但无显著性差异(x2=4.176,P=0.124).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分析显示,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是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2.490,95%可信区间1.247 ~4.969,P=0.010).结论 与球囊扩张式支架置入相比,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更易发生再狭窄,但其与术后缺血性卒中复发和(或)死亡风险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伴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的影响。方法选自该院于2014年9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高脂血症伴脑梗死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NIHSS评分、血脂指标及颈动脉IMT和颈动脉斑块面积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t=12.778,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t=10.941,P0.05);观察组治疗后LDL-C、TC、TG水平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17.239、9.216、9.800,P0.05),而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t=7.68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IMT和颈动脉斑块面积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8.919、6.344,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高脂血症伴脑梗死患者血脂异常,且可改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在后循环脑缺血患者椎基底动脉粥样斑块性质判定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与神经损伤、炎症反应、斑块性质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后循环脑缺血患者75例,分为脑梗死(CI)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所有患者均行头颈部CTA检查,记录椎基底动脉斑块形成情况并判定斑块性质.比较2组的血清神经元特...  相似文献   
8.
葛树勇  王青银 《安徽医学》2016,37(7):871-873
目的 探讨脑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aMCI)发病中的作用,比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两类药物对于aMCI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大街院区2012年12月至2015年4月门诊及住院患者伴有高血压的aMCI患者60例,根据患者服用的ACEI或ARB类降压药,将合并有高血压的aMCI患者分为ACEI组和ARB组。服药前和服药12周后分别给两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检查,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词汇流畅性试验(VFT)、正序和倒序数字广度试验(DS)、Stroop色字实验、中文听觉词汇学习测验(AVLT)。结果 两组被试在服药前各项认知检查结果都没有差异。ACEI组患者服药12周后,认知功能没有继续下降,与服药前差异不明显。而ARB组患者服药12周后在倒序数字广度、Stroop和AVLT中得分都较服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服药后ARB组的各项认知功能也优于服药后的ACE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相较于ACEI,ARB更能保护并改善aMCI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