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FUS-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及前景。方法采用FUS-100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同时对采集的临床尿样标本450例进行检测,比较分析2组尿样的常规尿沉渣指标。结果与显微镜镜检相比较,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迅速,灵明度高,但检测结果出现一定的假阳性率。结论临床上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查联合应用,可提高尿检的效率和准确率,适应尿沉渣分析标准化规模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酶类指标变化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a-L-岩藻糖苷酶(AFU)、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和胆碱酯酶(CHE)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arcinoma,PHC)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0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U、GGT、ALP和CHE进行检测.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U、GGT、ALP和CHE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良性肝病组(P<0.01);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诊断准确性均比单项检测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AFU 、GGT、ALP和CHE对原发性肝癌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白血病相关29种染色体结构畸变形成的融合基因并对其在白血病MICM分型、危险度分组和微小残留病(MRD)检测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多重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141例白血病患者进行29种染色体结构畸变形成的融合基因进行分析,并与骨髓染色体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41例白血病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中, 66例(46.8 %)阳性,具有13种染色体结构畸变产生的融合基因, 包括PML/RARα、bcr-abl p210、bcr-abl p190、AML1/ETO、TEL/AML1、E2A/PBX1、MLL/AFX、MLL/AF6、MLL/AF9、dupMLL、MLL/ENL、CBFβ/MYH11、TLS/ERG等。在78例ALL和57例AML标本中,分别有27例(47.4 %)和33例(42.3 %)为阳性,染色体结构畸变产生的融合基因分别为7种和6种。结论 采用多重巢式RT-PCR 方法,可快速分析29种染色体结构畸变产生的融合基因,可同时筛选出29种急性白血病的常见染色体易位,帮助临床诊断、疾病危险度分组、预后判断和治疗后微量残留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过去10年发表的减重代谢手术相关的中文临床型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分析我国减重代谢手术研究进展。 方法以检索词("减重手术""代谢手术""袖状胃切除""胃旁路术"和"胃绑带术")检索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在2009年1月1日到2018年12月31日所收录的减重代谢手术相关研究文献,通过对引文中每年发表论文数量,发表论文最多的作者、机构及相关杂志,论文被引次数等相关指标进行整理及分析。 结果总共有1222篇减重代谢手术相关引文被检索到。减重代谢手术相关论文的年发表量呈现先增长后稳定的趋势,从2009年年发表量34篇,在2015年增至175篇,此后呈现相对稳定。朱江帆、王存川、郑成竹等学者在减重代谢手术相关领域发表相关论文最多,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机构在减重代谢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腹腔镜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是目前发表减重代谢手术最多的期刊。 结论我国目前的减重代谢手术基本成熟,但尚需多中心前瞻性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减重代谢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P-FCM),采用CD138/CD45/SSC设门,检测40例MM患者和20例正常献髓者骨髓细胞免疫表型。结果 MM患者抗原异常表达率由高到低分别为CD45~(dim+/-)(95%)、CD81~(dim+/-)(80%)、CD56~+(70%)、CD27~(dim+/-)(50%)、CD200~(++)(48%)、CD33~+(40%)、CD28~(++)(35%)、CD117~+(18%)、CD19~+(5%)和CD20~+(3%)。CD56+、CD200~(dim+)、CD28~(dim+)在正常浆细胞的表达率分别为10%、10%和5%。结论应用MP-FCM检测MM细胞免疫表型,可准确地鉴别良恶性浆细胞,有助于MM的诊断、预后判断及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宜州地区待产孕妇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郑州安图公司支原体培养、计数及药敏一体化试剂,对支原体分离检测;结果2850例待产孕妇支原体分离检测中支原体阳性1437例,阳性率为50.4%;其中解脲支原体(Uu)感染1201例(42.1%)、人型支原体(Mh)感染10例(0.35%)、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Uu+ Mh)226例(7.9%).抗菌素对支原体的总效能为: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敏感率在85%左右;红霉素、克拉霉素、加替沙星、阿奇霉素敏感率在60-80%之间;对克林霉素耐药率为60%;结论宜州地区待产孕妇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高,分离的支原体具有严重的耐药性,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兔饮食性高脂血症形成过程中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和C反应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高胆固醇饮食诱发兔高脂血症,检测高胆固醇饮食7、14、17、21、25、28d兔血清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及肌酸激酶(CK)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高脂血症兔模型,大耳白兔在喂食高胆固醇饲料7、14、17、21、25、28d后血液中CHO和TG浓度逐渐升高(P<0.05),CK活性和CRP含量随着高脂血症的进程而逐渐升高,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兔血清CK活性和CRP含量与高脂血症的进程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26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和2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NCA)的对照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NK细胞和NKT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和SA组比较,AMI组和UA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CD8+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NK细胞和NKT细胞水平显著降低(P <0.05); AMI患者CD4+T细胞明显高于UA患者,而CD8+T细胞和Treg细胞则显著低于UA患者(均P<0.05); SA组患者除CD4+CD25+CD127kw Treg细胞表达率显著低于NCA组外,其余各指标与NCA组均无明显差异(均P >0.05).结论 ACS患者外周T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NK细胞和NKT细胞的异常表达反映其免疫调节受损,免疫细胞表达的变化与AC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免疫细胞可能成为ACS发病机制研究和干预治疗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预测糖尿病白内障中的意义。方法空腹血糖、HbA1c采用东芝40RF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空腹血糖与HbA1c高于健康体检组、单纯性白内障患者和糖尿病正常眼底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均大于9%。结论 HbA1c与糖尿病性白内障具有密切相关性,当HbA1c>9%时,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生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