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狂犬病191例感染途径分析程自平,曹婉娴狂犬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人兽共患疾病,病死率几乎100%。本文对1980年1月~1992年12月明确诊断的191例狂犬病患者的感染途径进行分析。1感染人群的分布191例中男160例,女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08-2010年期间324例出院的ACS患者进行随访,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血清基线non-HDL-C水平对随访期间初级终点事件(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卒中)及次级终点事件(Ⅳ级心功能衰竭和再血管化治疗)的相关性。结果:①初级终点事件组患者血清non-HDL-C水平高于未发生事件组患者[(3.75±1.12)mmol/L∶(3.07±0.69)mmol/L,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基线non-HDL-C对初级终点(OR值2.996,95%CI1.269~7.072,P=0.012)和全因死亡(OR值2.983,95%CI 1.189~7.482,P=0.020)的发生有预测价值,但对次级终点事件的发生无预测价值。结论:血清non-HDL-C对ACS患者初级终点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发生有预测价值,可以作为监测ACS预后及指导调脂治疗的重要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3.
施森宝  杨杰  赵韧  程自平 《安徽医药》2018,22(8):1569-1572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147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培哚普利组(77例)和对照组(70例).培哚普利组术前服用培哚普利(4 mg· d-1)至少3d,术后继续服用培哚普利.对照组治疗期间不使用任何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两组患者术中均使用对比剂碘克沙醇造影.记录患者术前1d,术后1d、3d的肌酐、尿酸、血尿素氮(BUN)和肾小球滤过率,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肾功能的变化和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术前1d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尿酸和BUN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培哚普利组BUN术后3d较术前1d上升(P<0.05).对照组肌酐术后3d较术前1d升高(P<0.05),对照组尿酸术后3d较术前1d升高(P<0.05),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术后3d较术前1d下降(P<0.05).对照组各项肾功能主要指标术后1d较术前1d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IN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哚普利可预防患者冠脉PCI术后应用对比剂引起的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房室结消融加永久起搏器植入治疗难治性房扑房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在临时起搏器保护下,对一例阵发性房扑房颤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房室结并植入永久起搏器;观察其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该患者手术成功,未发生与射频相关性猝死;术后生活质量改善。结论房室结消融加永久起搏器植入可作为多种治疗无效的房扑房颤患者控制心室率的适当方法,该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5.
杜丽  程自平  赵韧  陈刚  史学功  杨杰 《安徽医药》2019,23(8):1582-1585
目的 总结心力衰竭(心衰)病人行轨道法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或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并心律转复除颤器(CRT-D)左室心内膜电极护理方法、疗效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法 选取2017年3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CRT/CRT-D 左室心内膜电极植入术的心衰病人6例,采用轨道法先后建立股静脉-房间隔-股动脉轨道和股动脉-房间隔-锁骨下静脉轨道,并成功植入左室心内膜电极,采用优化护理方法,加强术中及术后心电监测,维持主动脉球囊反搏正常工作,加强术后抗凝治疗与监测。结果 6例病人术后1周随访,5例病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1例轻度改善。1例病人发生左心室电极穿孔,床边心超示心包少量积液,予以左室电极重置后好转,其余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轨道法是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左室心内膜电极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术式。注重术中及术后心电监护及出凝血监测,加强主动脉球囊反搏护理监测,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术 (PBMV)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早期开展的 37例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进行了分析。结果 PBMV的成功率为 94 5 9%。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明显改善 ;平均左房压由术前的 (3 37± 0 85 )kPa ,降至 (1 5 0± 0 78)kPa(P <0 0 1) ;平均二尖瓣口面积由术前的 (1 0 3± 0 2 6 )cm2 增至(2 0 9± 0 38)cm2 (P <0 0 0 1) ;平均左房大小由术前 (4 6 5 0± 7 5 1)mm减至 (37 12± 6 2 1)mm(P <0 0 5 ) ;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 (P <0 0 5 )。仅 1例发生有症状的急性心包填塞 ,经紧急心包穿刺抽血减压后治愈 ,无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 PBMV术成功率高 ,近期疗效好 ,严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64-SCTCA)对钙化及非钙化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与选择性X线冠状动脉成像(CCA)比较,两者进行一致性分析。方法搜集67例患者64-SCTCA及近期CCA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扫描结果将冠状动脉分为非钙化组和钙化组,按管径无狭窄,轻度狭窄(≤50%),中度狭窄(51%~75%),重度狭窄或闭塞(76%~100%)4个等级分别比较两组的64-SCTCA与CCA评估狭窄程度的一致性。统计学分析采用Kappa评价方法。结果67例患者共评价分析冠状动脉804段血管,其中非钙化组冠状动脉714段,钙化组冠状动脉90段;在非钙化组64SCTCA和CCA一致性分析显示Kappa值=0.643,二者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估一致性好;在钙化组64-SCTCA和CCA一致性分析显示Kappa值=0.145,二者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估一致性差,有55(55/90)段钙化冠状动脉血管64-SCTCA评估狭窄程度高于CCA。结论64-SCTCA对非钙化冠状动脉有无狭窄及狭窄程度显示准确性高,对管壁斑块显示好;对有钙化斑块的冠状动脉狭窄评估与CCA的一致性差,64-SCTCA常常会高估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和脂蛋白(Lp)(a)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apoA-1、apoB和Lp(a)浓度.采用logistic回归及偏相关方法分析apoA-1、apoB和Lp(a)与CHD的关系.结果 CHD组血清apoB(0.97±0.26 vs0.85±0.20 g/L,P<0.01)、Lp(a)(194.88±15.46 vs144.56±12.07 mg/L,P<0.01).浓度和apoB/apoA-1比值(0.91±0.31 vs 0.76±0.22,P<0.05)显著性高于对照组,apoA-1则相反(1.11±0.20 vs 1.14±0.20 g/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在血脂指标中只有apoB(OR4.67,95%C/1.67-13.06,P<0.01)、TG(OR1.34,95%CI1.08-1.80,P<0.01)和Lp(a)(OR 1.03,95%CI1.01-1.05,P<0.01)是CHD的独立危险因子.偏相关分析发现apoB、Lp(a)及apoB/apoA-1值与冠脉病变支数及积分正相关,而apoA-1与之无关.结论 血清apoB和Lp(a)是CHD的独市危险因子,且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apoA-1与CHD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王华菊  程自平 《中原医刊》1997,24(11):48-48
血α┐羟丁酸脱氢酶在AMI患者中变化及意义王华菊1程自平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是国内近几年才应用于临床检测的心肌酶,相应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1995年10月~1996年11月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中α┐HBD的检测并同其它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安徽地区汉族家族性及散发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致病基因β肌球蛋白重链(MYH7)突变位点的异同。方法对3个家系中8例HCM患者及20例散发的HCM患者进行MYH7基因18及20号外显子扫描,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序。结果3个家族性HCM(FHCM)家系8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现MYH7基因20号及18号外显子发生突变,分别为20号外显子发生Arg723Gly突变;18号外显子发生Arg663His突变;散发的20例HCM患者中,有1例发现MYH7的20号外显子上发生Ile736Thr突变,未发现18号外显子发生突变。结论MYH7基因中18号、20号外显子突变可能是安徽地区FHCM的常见突变位点之一;散发性HCM(SHCM)可能与FHCM具有相似的发病机制,但与FHCM相比,在MYH7基因中突变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