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谷清  吴飞  周丽  倪晓燕  莫文娟 《全科护理》2021,19(20):2869-2872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CBL)、思维导图与空间课堂联合教学法在护理本科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级本科护生中随机抽取2个班为对照组(84人),2个班为试验组(82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则推行CBL、思维导图与空间课堂联合教学法,涉及教学团队的组建、教学方案的制订、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及教学方案的有效实施.结果:比较分析对照组与试验组的理论成绩、操作实践技能成绩及教学满意程度,试验组在理论成绩、操作实践技能成绩和教学满意程度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BL、思维导图与空间课堂联合教学法的实施在本科护生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不仅提升了本科护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且教学满意程度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寻解决脾部分切除术中控制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交叉设计的方法对 8条犬应用微波仪和常规手术行脾部分切除术的对比实验研究 ,记录单位面积切除断面的出血量及手术时间 ,术后即刻、术后 1w及术后 2w取脾标本观察其大体改变及镜下改变。结果 微波术出血量为 2 .73± 1.2 3ml/cm2 ,手术刀常规切除术出血量为 6.4 6± 2 .34ml/cm2 ,两者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微波术的平均手术时间为 6.2 7± 1.71min/cm2 ,常规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为 6.60± 1.98min/cm2 ,两者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 (P >0 .10 ) ;从术后愈合情况来看 ,尽管微波术在术后 1w内脾断面组织有明显的坏死 ,但 1w后脾组织愈合与常规手术无明显差异。结论 应用微波仪行脾部分切除术具有出血少、止血好、操作方便等优越性 ,可作为临床脾部分切除术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3.
日本血吸虫黏蛋白样蛋白部分基因的扩增及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体外扩增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黏蛋白样蛋白(SjMLP)抗原的部分基因序列。 方法 利用PCGENE软件查找SmMLP的抗原决定簇;特定寡核苷酸引物的设计与合成;Trizol抽提日本血吸虫成虫总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目的基因,测序后与SmMLP进行同源性分析。 结果 RT PCR特异性扩增出SjMLP编码区基因序列,其片段大小为756bp,测序结果与SmMLP具有高度同源性。 结论 RTPCR扩增的SjMLP抗原编码区基因序列与预期相符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症状群现况及其与临床常见血液指标的相关性,为肺癌化疗患者症状群的评估及制定预防和护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抽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湖南省三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治疗的肺癌化疗患者210名,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自制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安德森症状量表对196名肺癌化疗患者进行了有效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法、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肺癌化疗患者症状群严重程度与血液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肺癌化疗患者存在"情绪相关症状群""病感症状群""肺癌特异性症状群"三组症状群,且大部分患者三组症状群的严重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情绪相关症状群与镁离子浓度呈负相关(P=0. 001,r=-0. 239),病感症状群与白细胞数(P 0. 001,r=-0. 474)和血小板数(P 0. 001,r=-0. 346)成显著负相关,肺癌特异性症状群与凝血酶原时间(P 0. 001,r=0. 336)、纤维蛋白原浓度成显著正相关(P 0. 001,r=0. 319),而与白蛋白(P 0. 001,r=-0. 273)、总蛋白(P 0. 001,r=-0. 270)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 0. 05)。结论肺癌化疗患者存在"情绪相关症状群""病感症状群""肺癌特异性症状群"三组症状群,且其严重程度与血液检测结果密切相关;医务工作者可通过血液检测了解症状群的发生和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患者症状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源表达periostin蛋白对鼻咽癌(NPC)6-10B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建立稳定高表达periostin的6-10B细胞,RT-PCR结合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效率,Tanswell分析periostin高表达后6-10B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改变,明胶酶谱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整合素(integrin)αvβ5在转染periostin前后6-10B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其与periostin在鼻咽癌和正常鼻咽黏膜组织中的表达,image-pro Plus 6.0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及吸光度测定,统计学分析鼻咽癌组织中periostin和integrinαvβ5表达强度的相关性。结果 Periostin过表达的6-10B细胞侵袭、迁移能力明显增强,细胞培养上清中MMP-2、MMP-9活性增加,integrinαvβ5在periostin过表达的6-10B细胞及NPC组织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ntegrinαvβ5和periostin在NPC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成正相关(r=0.682,P=0.000)。结论外源表达periostin能促进NPC的侵袭和转移,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与NPC细胞膜上integrinαvβ5受体结合而提高MMPs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NPC)是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头颈恶性肿瘤之首。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NPC的首选治疗方式,但放疗抵抗严重地影响NPC的放疗效果,所以开展NPC放疗抵抗的分子机制研究,以降低NPC放疗抵抗性、增强其放疗敏感性成为目前医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学者们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micro RNA组学等方面对NPC放疗抵抗产生的原因及分子机制进行大量研究,该文就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pcDNA3.1( )/MLP(SJP)核酸疫苗对家兔的保护性免疫作用。方法 将24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实验组每只家兔SJP的免疫剂量为500μg/次,后腿肌肉注射,对照组注射空质粒pcDNA3.1( );隔周免疫1次,共4次,最后1次免疫后2周进行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尾蚴攻击感染60d后处死,观察肝脏病变,计算减虫率及减卵率,并做血清抗体及细胞因子分析。结果 SJP免疫家免可明显抑制肝脏虫卵肉芽肿的大小,肉芽肿数量减少,肝组织减卵率为28.10%,并可诱导IgA、IgG1变化,诱生INF-γ应答。结论 SJP免疫家兔对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可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SDF-1、MMP-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乳腺癌和33例正常乳腺组织中SDF-1和MMP-7的蛋白表达,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DF-1、MMP-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为76%和72%,与正常乳腺组织的表达(33%和2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SDF-1表达在患者肿瘤大小、淋巴转移两项指标上存在组间差异(P〈0.05,P〈0.01),MMP-7表达在淋巴转移方面存在组间差异(P〈0.01)。SDF-1和MMP-7两种蛋白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SDF-1和MMP-7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寡核苷酸和顺铂单用或联用对裸鼠骨肉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制备BALC/C裸鼠皮下骨肉瘤模型24只,随机分为4组:VEGF反义寡核苷酸治疗(ASODN)组、顺铂治疗(DDP)组、联合治疗(ASODN+DDP)、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接种MG-63人成骨肉瘤细胞后24h内采用瘤内注射和腹腔给药的方式,以VEGF反义寡核苷酸或(和)顺铂进行治疗;观察各组稞鼠肿瘤的生长情况、裸鼠的一般情况与生存期。断颈处死裸鼠,测量肿瘤体积大小,称量肿瘤的重量。结果VEGF—ASODN治疗组、DDP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裸鼠骨肉瘤的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抑瘤率分别为44.56%、53.69%和86.80%,以联合治疗组的疗效最佳。结论VEGF反义寡核苷酸与顺铂联用比单用顺铂可更好地抑制骨肉瘤的生长,两者联用可发挥协同抗瘤效应。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