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75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3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70篇
综合类   238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0例Ⅱ孔型房间隔缺损术后发生心律失常90例,14种类型,共292例次,其中,室上性占96%。30例需药物治疗,93%的患者出院时恢复正常。本文着重分析心律失常的特点,讨论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疾病(aortic disease,AD)指由于主动脉壁病变所致的一类疾病,往往高度致命.目前非遗传性A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是主动脉壁中层的主要细胞成分,通常认为其存在收缩型与合成型两种表型,且可相互转化.VSMC由收缩型向合成型的过度转化在AD的发生发展过程起重要作用.尽管关于VSMC表型转化研究较多,但众多调控机制如何协调运作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仍然有待阐明.本文就目前已知的VSMC表型转化调控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通过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和反向孟德尔随机化方法评估91种炎症蛋白与5种心血管疾病(动脉夹层、动脉瘤、冠心病、非风湿性瓣膜病和风湿性瓣膜病)之间的因果关系。 方法:使用来自欧洲人群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和反向孟德尔随机化方法对 91 种炎症蛋白与5种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进行评估分析。MR分析方法包括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 (IVW)、Weighted median、MR-Egger、Simple Mode和Weighted mode。敏感性分析包括 Cochran''s Q 检验、MR-Egger 截距检验、MR-PRESSO 方法和 leave-one-out 方法。 结果:共有16种炎症蛋白可能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存在相关性,包括CCL20、CD5、CCL28、IL20RA、LAP-TGF-β1、TSLP、CST5、LIF、EIF4EBP1、CCL4、IL22RA1、IL-10、IL-17C、MCP-2/CCL8、NRTN和MCP-3/CCL7。此外,心血管疾病的进展可能会导致总共 10 种炎症蛋白水平的变化,包括 CCL11、IL-8、TNF-β、FGF19、IL10RA、FGF-21、IL10RB、β-NGF、CD5 和 MCP-1/CCL2。 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多种炎症蛋白与5种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证明了进一步研究各种炎症蛋白与上述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更深入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4.
IABP救治心脏手术后低心排血量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捕(IABP)在心脏手术后不许治低心排血量(低心排)的效果。方法:28例术后应用中等剂量心脏活性药物支持不能改善的低心排患,均立即使用KAATⅡPlus IABP(40ml)。监 桡动脉和主动脉压力波形,持续监测左心功能,记录尿量,观察末梢循环状况。结果:全组患IABP辅助时间为(48±32)h,早期生存率为75.0%。所有患在应用IABP后,桡动脉压力(基础收缩压)  相似文献   
5.
寒战是一种常见的麻醉并发症 ,指麻醉后病人苏醒期间出现不随意的肌肉收缩 ,其发生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可能与外界温度、体温、性别、年龄、术前用药、麻醉用药等诸多因素有关。近年来 ,我们采取保暖措施及阿片类药物治疗外 ,予多沙普仑治疗麻醉期间寒战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期间发生寒战者 76例 ,ASAI -Ⅱ级 ,无明显呼吸、循环系统异常 ,主要为腹部、盆腔、下肢手术 ,术前用药 :苯巴比妥钠 0 .1 g、阿托品 0 .5mg肌注 ,局麻药为 0 .2 %地卡因和 1 .3%利多卡因混合液 (含1 2 0万肾上腺素 )。…  相似文献   
6.
1986年1月,在日本排球联赛的一场普通比赛中,享有“世界第一重炮手”美誉的美国排坛名将弗洛-海曼猝然倒下,并随之永别赛场,年仅51岁。事后的尸检证实,她的死因是马凡综合征(一种遗传病,易并发动脉夹层或动脉瘤)并发主动脉夹层破裂。那么,主动脉夹层多发于哪些人?应如何判断?面对如此凶险的对手,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应对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6例,男1例,女5例;年龄8~41(24.8±11.8)岁。动脉导管未闭(PDA)4例,PDA合并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1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三尖瓣反流1例。3例行PDA结扎+肺动脉内赘生物清除术,1例行PDA结扎+肺动脉瓣赘生物切除术,1例行PDA结扎+肺动脉瓣赘生物切除术+主动脉瓣置换术(AVR,置换19 mm CarboMetics环上机械主动脉瓣),1例肺动脉瓣膜破坏严重,行VSD修补+右心室流出道赘生物清除+右心室流出道拓宽+三尖瓣成形术+肺动脉生物瓣置换术(置换27 mm HancockⅡ型生物瓣)。结果 6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围术期死亡和心内膜炎复发。所有患者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未见赘生物、残余漏、瓣周漏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3年中,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均无明显不适。术后心功能恢复至Ⅰ级5例,Ⅱ级1例。结论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正确把握手术时机,积极行外科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可降解外套管减轻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动物模型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可降解外套管束缚自体移植静脉减轻静脉内膜增生的动物模型,探讨可降解材料做外套管对防止或延缓桥静脉再狭窄的可行性.方法以"no-touh"方法取犬股静脉,调转后移植到同侧股动脉,其中一侧加用聚乳酸-聚乙醇酸(PLGA)做成的圆柱形外套管(外套管组),另一侧单纯静脉移植(对照组).超声多普勒观察移植静脉是否通畅.术后4周和24周再次手术取移植静脉段.病理切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测量移植静脉中段内膜、中层厚度;维多利亚蓝(VB)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免疫组织化学平滑肌α-actin抗体染色鉴定静脉平滑肌.结果(1)所有动静脉吻合口无狭窄,术后早期,外套管组2条静脉血栓形成、闭塞,对照组1条静脉血栓形成、闭塞;(2)外套管变化术后4周内外套管无变形,6周开始变形,24周完全降解;(3)静脉内膜和中层厚度外套管组静脉内膜增生轻,厚度均匀,对照组静脉内膜不均匀增厚,术后4周和24周外套管组静脉中段的内膜及中层厚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01); (4)移植静脉新生内膜主要由平滑肌细胞(SMCs)和胶原纤维构成,术后4周和24周对照组两者含量丰富,而外套管组含量少于对照组且排列整齐.结论该动物模型设计合理,PLGA可以做移植静脉的外套管材料,外套管降解前后均可明显减轻移植静脉内膜和中层增生,减少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在内膜沉积.  相似文献   
9.
小切口心脏瓣膜手术7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小切口行心脏瓣膜手术的可行性. 方法 1997年1月~2003年1月小切口行心脏瓣膜手术72例,其中经胸右前外侧切口行二尖瓣手术36例,单纯三尖瓣手术9例;经胸骨横断切口行主动脉瓣手术5例;经胸骨旁切口行主动脉瓣手术5例,二尖瓣手术2例;经胸骨下段劈开联合横断右半胸骨(倒L型)切口行二尖瓣手术15例. 结果术后早期(术后1个月)71例生存,1例术后急性肝、肾功能衰竭死亡.随访64例,时间6~60个月,平均13个月,64例术后6个月症状改善,心功能(NYHA)II级56例,III级8例,复查心脏彩超机械瓣和生物瓣启闭良好,患者均对切口较小且隐蔽表示满意.结论小切口心脏瓣膜手术可行,避免完全劈开胸骨,维护胸廓完整性,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心脏外科手术后纵隔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经胸骨正中切口行心脏手术后发生纵隔感染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65例胸骨正中切口心脏术后纵隔感染病人进行切口分泌物和动脉血细菌培养、真菌培养,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同时经静脉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后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6例感染出现较晚、感染局限者,仅行局部开放引流、冲洗;余59例均行纵隔清创、胸骨固定后行纵隔冲洗,其中5例行转移胸大肌瓣或腹直肌瓣修复.结果 63例于术后2周内发生纵隔感染,另2例分别发生于术后第18 d和22d,最短者发生于术后第3 d,平均(7.4±4.3)d.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3.1%.死亡12例(18.5%).随访1-12年,无远期死亡,感染复发3例.结论 胸骨正中切口行心脏手术后纵隔感染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早期清创、冲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