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情况及中药植物雌激素蜕皮甾酮(ECR)对氧化应激状态下的HLEC内ER表达的影响,为中药植物雌激素防治老年性白内障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ECR与HLEC共同孵育,以雌二醇(E。)作为阳性对照,再用H2O2对HLEC造成氧化损伤后,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浓度(10-6、10-7和10-8mol/L)的ECR对ER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正常HLEC内存在ERa、ER[3的表达;H202组HLEC内ERa、ER[3表达明显下降,分别为(21.428±1.491)%及(15.702±0.613)%,与对照组的(33.552±2.147)%及(27.208±1.6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2和ECR高中低浓度组的HLEC内ERa、ER[3表达明显升高,与H2O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ECR浓度的增高HLEC内ERa、ERβ表达逐渐升高,呈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结论E2、ECR能上调氧化应激状态下的的HLEC内ER仪、ER[3表达,并呈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3,13:14—161  相似文献   
2.
医药类高职院校主要是为广大基层培养守护民众健康的医疗卫生人才。在医学教育中,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但在育人方式上长期存在“重专业知识和课程目标,轻课程思政和职业素养”。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团队结合医师行业、临床医学专业及病理学课程特点,将课程思政融入医药类高职院校病理学教学中,构建出以病理学教学内容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有效育人机制,打造出“三课三度”育人模式,即“技术与精度之课”“实践与制度之课”“生命与温度之课”三个课堂,实现课程思政元素与理论知识的有机融合,将课程内容、能力素养、素质目标融为一体,极大地提升了课程育人作用。为医药类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异补骨脂素(ISR)对氧化损伤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B3)凋亡有无抑制作用.方法:本研究在终浓度300μmol/L H_2O_2培养液中复制HLEC-B3凋亡模型,并以雌二醇(E_2)作为阳性对照,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HLEC-B_3超微结构的改变,采用FCM法检测HLEC-B_3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超微结构研究显示,H_2O_2组绝大多数HLEC-B_3发生凋亡,并呈凋亡各期改变的全过程;E_2、ISR组仅少数HLEC-B_3发生凋亡,并多为早期或中期的轻微改变.FCM结果显示:H_2O_2组HLEC凋亡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E_2和ISR组凋亡率均低于H_2O_2组(P<0.01).H_2O_2,组线粒体跨膜电位比对照组显著下降;E_2组和ISR组的线粒体跨膜电位均比H_2O_2组升高(P<0.01).结论:ISR可减轻实验性氧化损伤的HLEC-B2凋亡程度,为寻求防治老年性白内障的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5.
蜕皮甾酮对氧化损伤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蜕皮甾酮(ECR)对氧化损伤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B3)凋亡有无抑制作用。方法:本研究在终浓度300μmol/LH2O2培养液中复制HLEC凋亡模型,并以雌二醇(E2)作为阳性对照,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HLEC-B3超微结构的改变,采用FCM法检测HLEC-B3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超微结构研究显示,H2O2组绝大多数HLEC-B3发生凋亡,并呈凋亡各期改变的全过程;E2、ECR组仅少数HLEC-B3发生凋亡,并多为早期或中期的轻微改变。FCM结果显示:H2O2组HLEC凋亡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E2和ECR组凋亡率均低于H2O2组(P0.01)。H2O2组线粒体跨膜电位比对照组显著下降;E2组和ECR组的线粒体跨膜电位均比H2O2组升高(P0.01)。结论:ECR可减轻实验性氧化损伤的HLEC凋亡程度,为寻求防治老年性白内障的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异补骨脂素(Isopsoralen,ISR)和蜕皮甾酮(Ecdysterone,ECR)对经H2O2处理的HLEC内磷酸化ERK(p-ERK)的表达,从而探讨雌二醇(β-Estradiol,E2),ECR和ISR是否通过启动或干预ERK/MAPK信号转导途径来发挥抗氧化损伤作用,以揭示E2和ECR及ISR抗氧化损伤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ECR和ISR与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共同孵育,以E2作为阳性对照,再用H2O2对HLEC造成氧化损伤后,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er,FCM)检测不同时段的p-ERK蛋白表达。结果:正常HLEC内存在p-ERK表达;H2O2组p-ERK表达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E2和ECR与ISR各组p-ERK表达量分别在1,6,12h达到高峰。结论:E2和ECR与ISR的抗氧化损伤作用可能是与ERK/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s)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情况及中药植物雌激素异补骨脂素(ISR)对ER表达的影响,为中药植物雌激素防治老年性白内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本研究将ISR与HLEC共同孵育,以雌二醇(E2)作为阳性对照,再用H2O2对HLECs造成氧化损伤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ISR对ER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正常HLECs存在ERα、β的表达;H2O2组HLECs ERα、β表达明显下降,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E2和ISR高、中、低浓度组HLECs的ERα、β表达明显升高,与H2O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且随ISR浓度的增高ERα、β表达逐渐升高,呈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 结论: E2、ISR能上调经H2O2处理的HLECs的ERα、ERβ表达,并呈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其抗氧化损伤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ERα、ERβ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医疗纠纷死亡病例的特点,尤其是尸体解剖量、医院、科室、年龄及死亡原因分布特点,为完善医疗纠纷尸体解剖工作提供经验。 方法:对本校病理尸检中心2001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202例医疗纠纷尸体解剖病例,从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医疗机构级别、科室分布和死亡性质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医疗纠纷尸体解剖量逐年增加:2001年7例,2002年10例,2003年9例,2004年17例,2005年17例,2006年32例,2007年37例,2008年32例,2009年16例,2010年25例。新生儿、婴幼儿组(56例)及30~60岁年龄组(96例)比其他年龄组死亡病例(70例)更易导致纠纷,男女比例为2:1(135例:67例);医院级别以县级医院较多(127例);儿科、妇产科、急诊科及普外科为医疗纠纷好发科室(116例);病理学死亡原因中,心血管系统疾病居首位(49例)。结论:医疗纠纷尸体解剖可以明确死因,保留证据,对解决纠纷至关重要。儿科、妇产科、急诊科及普外科为医疗纠纷高发科室。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冠心病、肺动脉栓塞和动脉瘤破裂,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婴幼儿机械性窒息、各种肺炎等疾病是临床医生在执业中的高风险疾病,对这些病例更应多加关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很多中药具有雌激素样作用,这些中药对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合理应用这些中药,可以减少激素的副作用;对中药雌激素样作用的探讨,将有助于从中药中发现雌激素样的新药源,对临床相关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现就有关雌激素样作用的中药的生物效应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是成人猝死的主要原因。早期心肌缺血、致死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痉挛是法医学中常见的SCD原因,其导致的SCD死者无明显心脏病史,发病突然,多在心肌缺血后6 h内死亡,缺乏典型的病理学改变和临床体征,以及死后自溶、尸体保存等因素的影响,使这类案例的死后诊断成为法医界难题。该文就生物化学标志物、病理学形态、组织特殊染色技术和免疫组化在无典型病变SCD法医学诊断中的用途、特点和局限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