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电子束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和血管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比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CS)和电子束CT血管造影(EBCTA)诊断冠心病的不同价值;探寻造成冠状动脉EBCTA图像不可评估的原因和图像质量影响因素.方法 107例患者同时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CA)、EBCT冠状动脉钙化(非增强扫描)和血管造影(增强扫描).EBCTA采用静脉法单层心电门控增强扫描,诊断在断层和三维重建图像上完成.CCS采用Agatston方法完成.EBCT与CCA结果做双盲法对照研究.结果 7例(6.5%)患者因心跳和呼吸运动伪影而检查失败.CCS和EBCT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分别为79.2%和73.0%(χ2= 0.17,P> 0.05),特异性分别为65.6%和87.6%(χ2=5.32,P< 0.01).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分析显示EBCTA诊断冠心病的价值优于CCS(χ2=45.09,P< 0.01).EBCTA在冠状动脉左主干三维重建图像质量最好,左回旋支最差(t=11.80,P< 0.001);各支冠状动脉由近段向远段图像质量依次降低 (t=8.69,P< 0.001).不可评估的冠状动脉节段分布在6.5%的左主干,29.5%的左前降支,24.6%左回旋支和11.8%右冠状动脉(χ2=44.65,P< 0.01).结论 EBCTA在显示非钙化性或少量钙化性冠状动脉狭窄方面优于单纯冠状动脉钙化扫描,对于大量钙化性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并无优势.EBCTA具有中等度的诊断敏感性和较高的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是临床筛查冠心病较理想的无创影像方法.  相似文献   
2.
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心脏病学会及联合会(ISFC)关于心肌病的定义和分类的报告庄囡编译刘玉清审校分类在未知事物和已知事物间起桥梁作用。以前,心肌病定义为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用以区别已知原因的特定心肌病。随着对病因学和发病机理理解的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CCS)、电子束CT血管造影 (EBA)与常规冠心病危险因素诊断和预测冠心病 (一支以上冠状动脉狭窄率≥ 5 0 % )的价值。方法  10 7例患者同时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 (CAG)、电子束CT冠状动脉钙化 (非增强扫描 )和电子束CT血管造影 (增强扫描 ) ,以及常规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EBA采用静脉法单层心电门控增强扫描 ,诊断在断层和三维重建图像上完成。CCS采用Agatston方法完成。电子束CT及常规冠心病危险因素与CAG结果做双盲法对照研究。结果 本组冠心病患者和非冠心病患者分别为 6 5例 ( 6 0 7% )和 4 2例 ( 39 3% ) ,CCS在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分别为 5 33 5± 6 0 6 5和 14 2 4± 2 93 6 (P <0 0 0 1)。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和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病率在冠心病组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 (P <0 0 5 )。冠状动脉钙化阳性 (CCS >0 )诊断冠心病与EBA有相近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 (P >0 0 5 )。EBA诊断非钙化性 (CCS =0 )或少量钙化(CCS <10 0 )冠状动脉节段狭窄的特异性和准确性高于CCS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但对于较多冠状动脉钙化病变 (CCS >10 0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CCS和EB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79%和 73% (P >0 0 5 ) ,以及 6 6 %和 88% (P <0 0  相似文献   
4.
肝肿瘤的组织学分类:WHO新分类及说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二十年来,一直沿用1978年编订的WHO肿瘤组织分类,1994年,在美国AFIP病理小组的主持下,对初版分类加以修订。本比较了新旧分类的异同,逐项对新分类做了介绍,以便有助于提高肝肿瘤的诊治水平及国际间之交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并评价电子束CT (EBT)两种方法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 (CABG)随访应用中的价值。方法 本组共 2 14例CABG患者进行了EBT两种方法的扫描 :(1)电子束CT血管造影 (EBA) ,以完成冠状动脉及搭桥血管的三维重建 ;(2 )电子束CT血流扫描 ,以得到冠状动脉及其搭桥血管的血流曲线。结果 本组共分析了 589条冠状动脉搭桥血管 (10条血管因图像伪影而除外 )。 133条动脉材料的血管桥通畅率超过静脉桥 (P <0 0 0 1)。三维重建方法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 97 7%、94 1%和 96 7% ,均高于血流扫描方法 (分别是 88 4 %、82 4 %和 85 2 % )。动脉与静脉血管桥内的平均血流量分别为 4 9± 2 2ml·min 1·g 1和 6 9± 2 8ml·min 1·g 1(P <0 0 0 1)。结论 电子束CT血管造影配合三维重建方法有利于观察冠状动脉及其搭桥血管的解剖 ,而血流扫描方法有利于观察并定量评估搭桥血管内的血流 ,两种方法的结合是理想的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的无创影像方法  相似文献   
6.
小型肺腺癌Noguchi分类和高分辨率C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外围型小腺癌的Noguchi分类,作为联系影像与治疗的新的组织学分类受到重视。特别是A、B型,无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为100%。NoguchiA型的高分辨率(HR)CT图像中:(1)仅为磨玻璃密度。(2)周围无索条影。(3)20mm以下小病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医学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改进策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职业倦怠情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数据。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找出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结果 共131名行政管理人员参与了调查。调查对象整体年轻化,45岁及以下占比85.5%。以女性为主(67.9%),学历层次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行政管理人员占比达到了95.4%。职业倦怠测量工具信度、效度均可。调查对象中有108人不存在职业倦怠,占比82.44%。有23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占比为17.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量大与是否出现职业倦怠呈正相关(OR=2.786,95% CI:1.030~7.533)。结论 调查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职业倦怠现象,未来可通过合理分工、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加强培训、提升个人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等方面,改善职业倦怠现象,促进高校和个人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庄囡 《医学研究杂志》2022,51(6):5-8,40
分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面向老年群体健康传播中的优势及局限性,提出思考和建议,包括强化健康传播监管与审核机制,构建健康信息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优化信息服务模式,强化移动端建设,增强受众针对性,发挥医生、社区医院、图书馆、家庭在面向老年群体健康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