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江苏省出生缺陷人群监测点的质量管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信息的采集、上报和质控等成功管理经验,以进一步提高出生缺陷人群监测质量管理水平。方法:选取2006~2013年江苏省出生缺陷人群监测年度分析报告及质控督导报告等,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江苏省通过加强信息管理和基层督导、提高出生缺陷监测人员素质和完善漏报调查等途径,逐步提高了出生缺陷人群监测工作质量,确保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结论:出生缺陷人群监测工作存在诸多困难,江苏省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与国内部分省份和国际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对人群监测系统的投入,加强信息网络共享方面的建设,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应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完善人群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2.
陆莹  吴洁  宁魏青 《江苏医药》2015,(4):402-405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单倍型与苏州地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苏州城区261例45-70岁绝经后妇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基础资料测量及骨密度测定,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经调整年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及产次后,MTHFR基因rs1801133(C→T)的位点变异与骨质疏松成正相关。与rs1801133CC基因型相比,rs1801133TT及CT/TT型可以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调整OR(95%CI)=2.63(1.20-5.77),2.37(1.16-4.87)]。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与最常见的单倍型CC相比,含突变等位基因rs1801131A的单倍型AC可以显著降低骨质疏松的患病风险[调整OR(95%CI)=0.60(0.39-0.90)]。结论 MTHF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单倍型与苏州城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发病风险存在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提出有效检出宫颈癌前病变的措施.方法 对经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Ⅱ级、CINⅢ级以及不排除宫颈癌的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病年龄、临床表现等特点,并将阴道镜活检病理和LEEP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宫颈CIN的发病高峰年龄段为31~35(39/135,28.9%)岁,无症状要求检查的有65例(48.1%),132例LEEP病理与阴道镜活检病理比较,诊断相符83例(62.9%),不相符49例(37.1%).结论 要重视对年轻高危人群的筛查,对不满意的阴道镜检查即宫颈移行带不能完全暴露或病灶较大的患者,可通过增加活检数量、应用LEEP锥切术等办法提高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压电位治疗对改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自觉症状的作用。方法:66名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对照,治疗组接受HES-A30高压电位治疗仪4周;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无高压电位“治疗”4周,两组均口服钙尔奇D-600片剂。结果:治疗后自觉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治疗组更为明显,经广义线性模型分析,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10 d2、0 d及停止治疗后10 d的自觉症状评分与入组时自觉评分较对照组相应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各时点与入组时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作为非激素性治疗手段的高压电位治疗能改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自觉症状,心理治疗对患者改善症状也可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苏州地区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苏州市抽取261例45~70岁的绝经后妇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相关资料,测定桡骨远端骨密度,分析骨质疏松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61例中,骨质疏松92例(35.25%)(A组),骨量减少117例(44.83%)(B组),骨量正常52例(19.92%)(C组).A组的绝经年限、分娩次数、腰围、腰臀比(WHR)、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均高于B、C组(P<0.05).绝经年限(OR=2.29)和WHR (OR=3.79)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绝经时间长、中心性肥胖和多产妇女是骨质疏松的高风险人群.  相似文献   
6.
陈婷  宁魏青 《现代保健》2010,(35):41-42
目的探讨嗣绝经期妇女生存质量和Kupperman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睢宁县人民医院326名年龄在40~70岁之间,无其他重大疾病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包括26个条目,四个领域(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和环境领域)来评定生存质量,Kupper-man改良评分表评定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结果WHOQOL—BREF中各领域与Kupperman评分总分的相关系数(r)如下:生理领域(-0.712)、心理领域(-0.485)、社会领域(-0.522)、环境领域(-0.423),WHOQOL—BREF的四个领域与Kupperman评分总分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或P〈0.01);生存质量当中除了总体健康状况之外,其余都与收入呈正相关。结论围绝经期妇女生存质量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收入和教育相关,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与年龄和月经初潮年龄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检索并筛检2010年12月31日前发表的MCP-1水平与冠心病关系的相关文献,利用Rev Man 4.2对各项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分析,选择适当的分析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SA)39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366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268例及正常对照44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SA?UA及AMI组患者血清MCP-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 < 0.01)?SA组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0.71,95%可信区间(confidential interval,CI):0.30~1.12;UA组SMD=1.98,95%CI:1.15~2.81;AMI组SMD=2.69,95%CI:1.67~3.70;UA组患者血清MCP-1水平较SA组患者高0.77~2.20倍标准差,AMI组较UA组患者高0.32~0.67倍标准差?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MCP-1水平明显升高,且MCP-1水平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的2个多态性位点rs1801131 A1298C和rs1801133 C677T的联合作用与苏州地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对从苏州市城区随机抽取的261例45~70岁绝经后妇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基础资料测量及桡骨远端骨密度测定,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TaqMan)进行基因分型。应用SAS 9.1.3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HASE 2.0软件进行单倍型分析,应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MDR软件,version 0.7)检测位点-位点、位点-环境之间的联合作用。结果调整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及产次后,MTHFR基因rs1801133(C→T)的位点变异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成正关联。与野生型rs1801133 CC基因型相比,突变纯合型rs1801133 TT及CT/TT型可以显著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调整OR=2.63,2.37;95%CI=(1.20~5.77),(1.16~4.87)]。经1000次置换检验(Permutation test)方法校正后,该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仍存在统计学差异。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与最常见的单倍型CC相比,含突变等位基因rs1801131 A的单倍型AC可以显著降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患病风险[调整OR=0.60;95%CI=(0.39~0.90)]。广义多因子降维法结果显示,模型A1 A2(rs1801131,rs1801133)为最佳模型(交叉验证一致性10/10,P=0.0107)。结论 MTHFR基因rs1801133位点多态性与苏州地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发病风险存在明显关联;rs1801131位点可能与rs1801133位点产生联合作用,共同影响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过程中病理分级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治过程中的病理分级变化,探讨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对宫颈病变的诊治价值.方法 57例患者行LEEP,病理诊断为CIN Ⅲ、CIN I和CIN I b1,同时接受子宫切除术.分析其细胞学、阴道镜下活检、LEEP官颈及其全子宫切除的病理结果.结果 (1)46例CIN Ⅲ中的8例及9例I a1中的1例患者最初细胞学结果为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2)57例阴道镜下活检病理CIN者,LEEP术后病理符合率54.4%(31/57),CINⅢ、CIN I均有术后病理升级;(3)在LEEP诊断的44例CIN Ⅲ中,所切子宫有病灶残留24例,但均未超过LEEP术宫颈病变的病理级别;(4)切缘阳性残留率75.0%(21/28).结论 (1)对ASC-US合理的分流可避免对严重病变的漏诊;(2)阴道镜下活检的病理诊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LEEP作为一种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手段,无论术后切缘状况如何均需严密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苏州地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发生情况,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的两个多态性位点677C>T和1298A>C与苏州地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从苏州市城区随机抽取45~70岁的绝经后妇女261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一般资料,用骨定量超声分析仪测定桡骨远端骨密度,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TaqMan)进行基因分型,对骨质疏松组和对照组(骨量减少和骨量正常)的MTHFR 677C>T和和1298A>C两个多态性位点与绝经后骨质疏松易感性的关系进行研究?应用STATA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261例中,骨质疏松92例(35.25%),骨量减少117例(44.83%),骨量正常52例(19.92%)?骨质疏松组 MTHFR 677位点的T等位基因频率(43.48%)比对照组(34.02%)明显增高(P = 0.039),MTHFR 677位点的T/T纯合突变型可显著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风险(调整OR=2.37;95%CI=1.15~4.87),该作用在年龄≤60 岁和中心性肥胖(腰臀比≥0.80)的女性中更为明显?MTHFR 1298A>C的多态性位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没有显著影响(P = 0.787)?结论:MTHFR 677C>T基因变异与苏州地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易感性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