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我院1996年8月至2003年1月共收治55岁以上老年人闭合性跟腱断裂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55~66岁,平均59.3岁。受伤原因:跳跃伤8例,钝器砸伤5例,踏空伤1例,自发伤1例。经手术证实均为新鲜损伤。完全断裂12例,不全断裂3例。断裂平面:距跟腱止点2~6cm者11例,6cm以上者4例。断面类型:马尾状撕裂12例,短斜形3例。  相似文献   
2.
胫骨干骨折4种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1997~2003年1月,作者使用加压钢板、外固定支架、交锁髓内钉、髓内扩张自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215例,对其疗效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男,38岁,因"发现右上臂肿块5 d"于2014年4月22日来我院就诊。5 d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右上臂有一肿块,肿块无疼痛,肢体无麻木不适。无肿瘤家族史及外伤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右上臂内后侧可触及一8 cm×8cm大小的肿块,质韧,边界清,活动度可,肿块无压痛,Tinel征阴性,肿块表明未见明显红肿及静脉曲张,局部皮温无增高(见图1)。肢端血供、感觉、活动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改良Hardinge入路全髋置换在双下肢等长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行改良Hardinge入路全髋置换及术中用自创等长测量方法进行双下肢等长控制并获1年以上随访的100例患者进行总结,采用Harris标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100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60(26±2.1)个月。Harris评分:优92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9%。下肢等长95例,下肢不等长在0.3~0.5 cm之间3例,相差0.6cm1例,相差0.8 cm 1例。结论该入路暴露好,假体安装定位好,因术中下肢基本处于标准侧卧位,易于控制下肢长度,特别适用自创的术中精确测量调控双下肢等长的手术方法,可减少因体位原因导致的误差,术后外展肌恢复快,总体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带蒂皮瓣的解剖特征和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对22例足跟、跟底、踝部,足中部和胫前区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取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逆行转位修复;其中同侧逆行转移17例,交腿移植5例。同时测量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的发出部位。结果22例皮瓣中20例全部成活,2例少部分坏死。18例成人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的发出部位在外踝尖上6.5-7cm处,4例小儿在5cm处,22例中17例的腓肠神经以内侧支为主,5例的内侧支和外侧支基本等粗。22例中有20例的优势血管位于内侧支,2例位于外侧支。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在小腿中部穿过深筋膜进入腓肠肌深面。结论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带蒂皮瓣操作简便,易行,不需要吻合血管,不牺牲主要血管。为基层医院在修复足跟、跟底、踝部和小腿中下1/3软组织缺损,提供一个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6.
指骨开放或闭合骨折临床常见,以往常用克氏针内固定或石膏、金属片等外固定,因固定不可靠或不恰当导致畸形愈合或关节僵硬时有发生。自1989年以来,我们采用注射针头经皮穿刺固定指骨骨折45例55指,经6月~3年随访,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9~54岁,平均27岁。开放骨折47指,闭合8指,其中骨折合并脱位10指。损伤部位:拇指4个,食指23个,中指12个,环指  相似文献   
7.
季卫平 《中国骨伤》1991,4(4):45-46
近年已有许多研究证实:氧自由基,包括过氧基(CO2-)、羟基(OH-)和单个氧(1O2-)等,在许多疾病的病因及组织损害方面起重要作用。涉及到癌症、自身免疫乃至急慢性炎症。本文就氧自由基在一些骨关节组织致病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0 引言 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 OLF)好发于下胸椎,发生于颈段相对较少。颈椎黄韧带骨化多合并有后纵韧带骨化和/或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等,会导致颈椎管狭窄等,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其临床表现多样化,早期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9.
电锯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如果使用不当或违反操作规程,极易造成人体的伤害。电锯伤具有高速持续损伤的特点,锯齿锐利及高诋不平对组织损伤情况比较复杂。在人体伤害中手部受伤最多见,手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疗效及预后。而手又是人类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若造成残疾将严重影响人的生活及生产能力。故认识电锯伤特点及根据不同损伤程度选择正确手术方法对获得理想修复极为重要。我科自1986年4月至1990年8月收治手部电锯伤21例,经手术治疗后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骨科患者止血带性肺损伤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28例年龄≥65岁,对拟行单侧膝关节置换的骨科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L组)15例和乌司他丁组(U组)13例。U组在上止血带前15min静脉滴注乌司他丁1万U/kg,第1次松止血带前5min再次静脉推注20万U,第2次松止血带前5min再次静脉推注20万U。L组以等量乳酸林格液代替。并分别于术前面罩给氧前(T0)、松止血带后5min(T1)、30min(T2)、4h(T3)采桡动脉、颈内静脉血行动静脉血气分析,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氧合指数(OI)、肺内分流率(QS/QT)值,并检测血清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T0时点比较,L组患者T1、T2时点血A—aDO2明显增加(P〈0.05),OI明显下降(P〈0.01);T1、T2、T3时点血浆MDA、TNF—OC浓度显著升高(P〈0.01);但T1、T2、T3时点QS/Q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组患者T1、T2、T3时点血A—aDO2、OI及QS/QT值与该组T0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组比较,T1、T2时点血A—aDO2明显降低、OI明显增高(P〈0.05):T1、T2、T3时点血浆MDA及TNF—α浓度显著降低(P〈0.01);但两组间各时点QS/Q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血带性再灌注后早期老年患者的肺换气功能降低,氧合功能下降,肺内分流率无明显影响。乌司他丁可以减轻再灌注对肺换气功能和氧合功能的影响,与抑制TNF-α炎症因子的产生,减少氧自由基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