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陈勇  冯艺  赵彩霞  汪勤  唐曼  张卫琴  刘婷珽  娄蓉  张和平 《安徽医药》2020,24(10):1992-1995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Adenomatoid Tumors,ATs)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病理科 2012年 1月至 2018年 1月 67例子宫 ATs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病人均为女性,年龄范围 24~64岁,中位年龄 39岁。肿瘤位于子宫浆膜下或肌壁间,其中 66例呈结节状(直径 1.0~8.0 cm),平均直径 2.7 cm,1例呈巨大囊实性(直径 12.0 cm)。肿块切面灰白,质韧,类似平滑肌瘤,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肿瘤由大小不等的管腔或乳头状结构构成,被覆扁平或立方上皮细胞,呈单个或巢状分布于平滑肌组织之间。所有病例肿瘤细胞均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肿瘤细胞角蛋白广谱抗体(CKAE1/AE3)、钙网膜蛋白(Calretinin)、跨膜唾液酸糖蛋白(D2?40)、细胞角蛋白(CK5/6)的阳性率分别为 100.0%(67/67)、 100.0%(67/67)、 100.0%(67/ 67)、 19.4%(13/67)肿瘤增殖抗原(Ki?67)增殖指数低,约 1%~5%之间,高度糖基化的 i型跨膜糖蛋白(CD34)不表达。结论子宫 ATs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来源的良性肿瘤,但组织学特征多样,尤其出现腺腔样结构难与腺癌相鉴别,结合镜下形态特点及免疫组化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子宫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CL)的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10月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1例子宫CL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特征,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H-Caldesmon、Desmin、CD10及Ki-67在肿瘤中的表达。结果 子宫CL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异常子宫出血,肿瘤组织学特征为瘤细胞呈席纹状排列,细胞密度显著增加,无异型性,核分裂象0~4个/10 HPF,间质中出现厚壁血管35例,裂隙样结构24例,水肿变性7例,间质出血5例,囊性变3例,未见坏死。免疫组化H-Caldesmon、Desmin、CD10在肿瘤中的表达分别为100.00%和100.00%、14.63%。Ki-67增殖指数:30例<2%,11例为2%~5%。术后随访37例,时间为6~60个月,平均(34.83±14.88)个月,其中3例复发,复发率为8.11%。结论 子宫CL相对少见,具有特殊的形态学特征,有一定的复发率,术后须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3.
唐曼  王晴  张和平  赵彩霞  陈勇  娄蓉 《安徽医药》2022,26(7):1394-1397
目的探讨宫颈原位腺癌( 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按照第四版 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标准对 2009年 1月至 2016年 5月安徽省妇幼保健院 28例诊断为宫颈原位腺癌的病例进行重新分类,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Envision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 p16)、癌胚抗原(CEA)、肿瘤增殖抗原(Ki-67)在其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病人年龄范围 26~54岁,中位年龄 39.5岁;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 46.4%(13例)接触性出血 28.6%(8例)阴道排液 3.5%(1例),其余 6例无明显临床症状;所有病例均先行宫颈活检或宫颈锥切术,组织学特征,24例 AIS为宫颈内膜型,,镜下与正常宫颈黏液上皮相似,上皮空泡状,具有颗粒状胞质,细胞核增大,染色质粗糙,腔缘可见核分裂象和凋亡小体; 3例 AIS为肠型,上皮出现类似于肠上皮的杯状细胞,胞质有大量黏液,位于细胞一侧,局部区域混合有宫颈内膜型 AIS;1例为复层产生黏液的上皮内病变( SMILE)复层上皮的所有细胞都含有黏液空泡,细胞核有异型性,染色质浓染,核分裂象可见; 28例 AIS,17例(60.7%)伴有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其中 2例伴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15例伴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免疫表型: p16、CEA在原位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96.4%(27/28)85.7%(24/28),Ki-67增殖指数为 40%~80%。28例中 17例行单纯子宫切除术, 11例行宫颈锥切术, 4例锥切后切缘阳性。 23例,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子宫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CL)的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10月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1例子宫CL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特征,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H-Caldesmon、Desmin、CD10及Ki-67在肿瘤中的表达。结果 子宫CL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异常子宫出血,肿瘤组织学特征为瘤细胞呈席纹状排列,细胞密度显著增加,无异型性,核分裂象0~4个/10 HPF,间质中出现厚壁血管35例,裂隙样结构24例,水肿变性7例,间质出血5例,囊性变3例,未见坏死。免疫组化H-Caldesmon、Desmin、CD10在肿瘤中的表达分别为100.00%和100.00%、14.63%。Ki-67增殖指数:30例<2%,11例为2%~5%。术后随访37例,时间为6~60个月,平均(34.83±14.88)个月,其中3例复发,复发率为8.11%。结论 子宫CL相对少见,具有特殊的形态学特征,有一定的复发率,术后须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