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2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7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139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9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笔者近几年来运用加味清胃散治疗疱疹性咽炎192例,其中男109例,女83例;年龄:小于1岁55例,1~6岁126例,7岁以上11例。  相似文献   
2.
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手术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URSL),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RLU)、经皮肾穿刺取石(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URSL组25例,RLU组20例。PCNL组9例。结果:URSL组碎石成功18例;7例不成功,其中3例改为开放手术,1例改为后腹腔镜取石。2例行ESWL术,1例仅留置双J管。术后1个月拔管后自行排出。2例并发输尿管穿孔。RLU组取石成功18例,2例滑入肾内,经配合输尿管镜和腹腔镜直视下经皮肾穿刺取石成功,术后15例有伤口漏尿。PCNL组成功9例,无并发症。结论:USRL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较为满意的治疗方法。PCNL创伤小,取石成功率高,在结石靠近肾盂、儿童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同侧肾结石和结石以下输尿管狭窄时应优先考虑。但技术难度较大。RLU可作为URSL不成功后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病人,男,33岁,农民。发热、头痛、腹痛5d ,少尿1d ,体检:体温39℃,血压1 0 0 /75mmHg(1mmHg =0 1 333kPa)。急性病容,颜面潮红,呈酒醉貌,球结膜充血,咽峡部充血,心肺正常,肝脾未扪及,双肾轻度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RBC 4 .0 1×1 0 1 2 /L ,HB 1 0 8g/L ,WBC 2 2 .1×1 0 9/L ,N 0 .32 ,L 0 38。异形淋巴0 30 ,嗜酸细胞0 ,嗜酸细胞计数0 /mm3 ,PLT 71×1 0 9/L ,尿常规:蛋白(+++) ,RBC 3~5 /HP ,WBC 2~4 /HP ,BUN 4 9 3mmol/L ,Cr 5 6 6 μmol/L ,抗HFRS IgM (+) ,血液及骨髓液细菌培养均为(- )。患者来自肾综合…  相似文献   
4.
睫状肌麻痹前后眼屈光状态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武贤  周炜 《眼科研究》1992,10(3):200-202
用0.5%托吡卡胺眼水,对181名(362眼)4—30岁屈光不正者进行了睫状肌麻痹前后的检影验光对照研究。与常态下相比,用睫状肌麻痹剂后,近视度减少,远视度增加。远视组和近视组的球镜度符合率分别为25.5%和62.4%。散光轴位变化率为48.8%。结果表明,散瞳检影后的主观试镜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5.
18例Kaposi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aposi肉瘤 (KS)是分化较好的血管增生导致的多发性恶性肿瘤 ,常发生于 5 0~ 80岁的老年人 ,男女比例为10~ 15∶1,多见于欧洲、非洲地区 ,AIDS患者、器官移植或应用免疫抑制治疗者易并发此病。新疆作为经典KS多发地区 ,自 1985年以来 ,收集发现 18例KS ,现将临床病理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部分相对禁忌证近视眼LASIK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使用鹰视准分子激光机和Moria旋转角膜板层刀对66例118只眼相对禁忌证近视者进行常规LASIK手术。高眼压症38例68只眼,瘢痕体质12例22只眼,弱视8例14只眼,精神疾病4例8只眼,哺乳期妇女4例8只眼,单眼者2例2只眼,糖尿病1例2只眼,甲亢1例2只眼。结果在6~30个月(16±9)个月的随访期内有97%眼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裸眼视力曾达到1.0、1.2、1.5、2.0,眼数分别为13%、36%、46%、5%。无角膜感染、激素性高眼压、弥漫性层间角膜炎、角膜溶解和角膜瓣愈合延迟等严重并发症。68只高眼压症眼术后平均眼压为(14.2±2.45)mmHg,术后1年复查视野、杯盘比(C/D)无明显改变。12例瘢痕体质者术后无角膜瘢痕形成。14只弱视眼中,裸眼视力达到1.0以上8只眼,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较正视力6只眼。结论LASIK相对禁忌证的近视患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试行LASIK手术。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马唑仑(Remimazolam)对成年女性喉罩置入时呼气末七氟烷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的影响。方法:选取83例择期置入喉罩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瑞马唑仑剂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R0组,n=22)、低瑞马唑仑组(R1组,n=23)、中瑞马唑仑组(R2组,n=19)及高瑞马唑仑组(R3组,n=19)。所有患者均采用8%七氟烷和纯氧(6 L/min)同时吸入,行肺活量法吸入诱导,同时R1组、R2组及R3组持续静脉泵注瑞马唑仑分别为1、1.5及2.0 mg·kg-1·h-1,R0组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通过睫毛反射判断患者意识消失后,调整七氟烷呼气末浓度,设定为预设值。保持七氟烷浓度稳定至少15 min,置入喉罩并观察患者对喉罩置入即刻及30 s内的体动反应。采用Up and Down和序贯法测定各组喉罩置入时七氟烷的MAC值。结果:R0、R1、R2组及R3组患者喉罩置入时呼气末七氟烷MAC值分别为(2.94±0.18)%、(2.69±0.16)%、(2.32±0.16)%和(1.83±0.15)%,与R0...  相似文献   
9.
010睡眠状态EEG时域谱模型的神经网络分析中特征波的检测日岛田尊正BME.-1994,8(9).-196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神经网格模型,用它能检测EEG中多种重要的特征波,这对睡眠期诊断是必要的.本文中,我们将提出的方法以与两种常规的神经网络模型及相似率法进行比较以实现检测睡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8q21在人胰腺导管腺癌和慢性胰腺炎中杂合性缺失(LOH)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18q21上的位点RP11-729G3和RP11-850A17作为目的 片段,选择接近18号染色体着丝粒的位点RP11-621L6作为参照位点,利用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提取、纯化相应位点的DNA,用切口平移法分别标记生物素和地高辛后制成双色探针,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30例胰腺导管腺癌和10例慢性胰腺炎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18q21 LOH情况,并收集、整理相应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0例胰腺导管腺癌中在RP11-729G3位点有25例(83.3%)有LOH,在RP11-850A17位点26例(86.6%)有LOH,其中25例在RP11-729G3和fuP11-850A17两个位点均有LOH,1例仅在RP11-850A17位点有LOH.10例慢性胰腺炎中均未发现18q21 LOH.经统计学分析发现,18q21 LOH在慢性胰腺炎和胰腺导管腺癌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RP11-729G3和RP11-850A17两个位点LOH有高度相关性(Phj系数=0.877),但和临床病理各因素间未发现明显相关.结论 18q21 LOH在胰腺导管腺癌中属于高频事件,并且位点RP11-729G3和RP11-850A17的LOH有高度相关性,可能在胰腺导管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临床诊断中18q21LOH也能作为较特异的标记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