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广东省某市取消托管前后上级医疗机构基于医疗质量的运营效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利用投入导向的SBM-Undesirable模型与Malmquist指数模型,基于文献研究所得的投入产出指标,结合医疗质量指标,对上级医疗机构取消托管前后效率进行测量评价。结果:2014年取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管后,上级医疗机构的病床周转次数小于托管前水平,平均住院日逐年上升;2012-2016年期间,综合技术效率值分别为0.82、0.86、0.87、0.88、0.83,纯技术效率无显著变化,综合技术效率值的变化与规模效率变化呈相同趋势。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1.019、0.966、0.934、0.988。结论:取消托管后,上级医疗机构服务量增幅减小,其效率呈下降趋势;不同医疗机构规模效率存在区域差异。上级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因地制宜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在不同片区精准配置医疗资源,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专科发展不均衡现象严重,在罕见病、疑难病等专科医疗资源中尤其明显,由此在传统医联体的基础上衍生出"特色专科医联体"。结合北京协和医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实践经验,矮小症特色专科医联体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以人才培养、远程会诊、科研管理为基础,集中优势资源,整合医疗服务效能,提高医疗机构对罕见病和疑难病的医疗效率与诊疗技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眼科远程会诊患者人口资料、疾病构成情况及远程会诊的便利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21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远程医疗中心眼科远程会诊患者的人口资料、变化趋势以及远程会诊疾病分类及参与远程会诊医院情况等信息,并对患者远程会诊等待时间、远程会诊医师级别构成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7年期间通...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国医疗机构远程医疗信息化建设现状,为改善远程医疗服务提供建议。方法 于2019年10—11月,通过在线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23家医疗机构远程医疗负责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院基本情况、远程医疗网络建设、硬件配备、软件部署与对接情况;数据分析以描述性统计为主。结果 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远程医疗网络均以专用网络为主,占比分别为53.2%和78.2%。采用远程医疗专网接入医疗机构年会诊量高于公用互联网接入方式,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273,P=0.023)。设备配置率最高的设备三级医院为远程教育录播,占54.6%,二级医院为远程心电采集终端,占46.4%。分别有38.7%三级医院和40.2%二级医院信息系统与远程医疗系统进行了对接。结论 远程医疗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应进一步扩大远程医疗专网覆盖范围,推广便携式智能终端配备,完善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保障远程医疗服务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