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期研究结果表明,心肌梗死(M I)患者并存先前未检出的糖尿病(D M)和糖耐量减低(IGT)很多见。该研究结果对心肌梗死辅助诊断的这种重要性在先前并没有被研究过。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肌梗死发病后早期新发现糖耐量异常(IG T或DM)是否与长期预后有关。168例平均年龄为63.5±9.3岁的心肌梗死患者入选了本研究。这些研究对象先前无糖尿病史,入院时血糖<11.0m m ol/L,主要的心脏事件为心血管性死亡、非致命性M I、非致命性中风或严重的心力衰竭(H F)。对这些入选的心肌梗死患者在出院前进行了口服糖耐量检查,55例患者糖耐量正常,113例患者糖…  相似文献   
2.
3.
木贼对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木贼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新式离体作功心脏模型。用上海产SJ-42型四道生理记录仪测定生理参数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上升速率最大值(dP/dtmax)、左室舒张期末压(LVEDP)、左室内压下降速率最大值(-dP/dtmax)、冠脉流量(CF)、心率(HR)和心电图(ECG)。结果:经过适当剂量木贼药液灌注后的离体作功心脏与用药前自身对照比较,LVSP、dP/dtmax、-dp/dtmax、CF增大,而HR变慢,经随机区组方差分析,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木贼有增强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有增加冠脉流量和减慢心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铜蓝蛋白(CP)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纤维化分期的关系,建立肝纤维化分级无创模型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确认的CHB患者148例,同步进行肝组织病理学、血清CP及生物化学指标检查.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判断CP水平与肝脏病理学分级之间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相关指标的诊断意义.构建肝脏纤维化诊断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法评价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 148例CHB患者炎症活动度分级G1、G2、G3、G4的血清CP平均值分别为(212.5±34.9)、(205.5±32.0)、(201.4±37.7)和(172.8±20.4) mg/L,ANOVA分析提示4组炎症活动度分级间CP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09,P<0.01);纤维化分期S1、S2、S3、S4的血清CP平均水平分别为(217.4±32.3)、(206.0±37.7)、(194.2±29.8)和(179.7±30.4)mg/L,ANOVA分析提示纤维化分期间C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08,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提示,CP与炎症活动度分级(r=-0.316,P<0.01)以及纤维化分期(r=-0.404,P<0.01)均呈负相关关系.应用ROC分别建立CP水平对S≥2、S≥3、S=4的诊断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0.70和0.72.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模型-1(S≥2)、模型-2(S≥3)、模型-3(S=4)组包括CP、甲胎蛋白、胆碱酯酶、PLT、年龄的肝纤维化独立预测因子,最终构建数学模型并计算肝纤维化评分,模型-1、模型-2、模型-3的AUC分别为0.84、0.83和0.87,准确率分别为71.8%、80.3%和79.2%.结论 CHB患者的血清CP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关系,随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呈阶梯状降低.CP水平可作为无创性判断肝脏纤维化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纳入CP而构建的肝纤维化预测模型对CHB肝纤维化肝硬化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已建立的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预测模型(REACH—B评分模型)。方法收集2004年10月1日至2014年5月1日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初次入院、HBsAg阳性超过半年的患者,分为HCC组和对照组(非HCC组),回顾性收集相关指标,进行评分评估。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判断各模型预测价值。结果预测3年HBV相关性HCC发生,共纳入627例患者,其中HCC组151例,对照组476例。REACHB评分模型预测3年HCC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95%CI:0.74~0.82),敏感度为73.00%,特异度为78.70%。联合甲胎蛋白(AFP)建立R—AFP评分模型,对3年HCC发生的AUC升至0.80(95%CI:0.76~0.83,Z=2.50,P=0.01),敏感度为71.03%,特异度为79.13%。联合甲胎蛋白异质体3与AFP之比(AFP—L3%)建立R—AFP—L3%评分模型,对3年HCC发生的AUC进一步升至0.83(95%CI:0.80~0.87,Z=2.45,P=0.01),敏感度为75.01%,特异度为79.32%。预测5年HBV相关性HCC发生,共纳人159例患者,其中HCC组65例,对照组94例。REACH—B评分模型预测5年HCC发生的AUC为0.79(95%CI:0.72~0.87),敏感度为73.60%,特异度为75.43%。R-AFP评分模型对5年HCC发生的预测价值AUC升至0.84(95%CI:0.77~0.90,Z=2.70,P=0.006),敏感度为83.12%,特异度为77.89%。结论联合AFP及AFP—L3%能优化REACHB评分模型对3年和5年HBV相关性HCC发生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益肾行气活血法毫针针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2组患者均给予相关的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肾行气活血法毫针针刺治疗(取穴:关元、中极、血海、三阴交、太溪、太冲),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超声下前列腺体积、膀胱残余尿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4例患者脱落,最终各有30例患者完成试验。(2)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为66.67%(20/30),组间比较,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IPSS评分、QOL评分和膀胱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和组间的前列腺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2组患者均未发现有肝肾损害、心脑血管指标异常,以及其他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益肾行气活血法毫针针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16和cyclinD1在胃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相互关系以及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16、cyclinD1在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在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p16在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D1在异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其他组织(P〈0.01);p16和cyclinD1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P〉0.05);p16和cyclinD1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p16表达低下可能参与部分胃癌的发生,但不是胃癌发生的一个频发事件;cyclinD1过表达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p16和cyclinD1表达之间存在反馈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8.
医学双语教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初步探索医学双语教学模式。方法首先阐述双语教学的概念;其次着重说明在我国实行医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最后对医学双语教学模式作了初步探索。结果学生的“专业”和“英语”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提高,英语思维能力也有了改善:结论各院校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转变学生及教师的观念,并选择适当的教材,定会摸索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医学双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DNA结合抑制蛋白-1(ID-1)的表达与ESCC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的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8例ESCC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及其20例癌灶周围正常组织ID-1的表达。结果 ID-1表达于肿瘤间质和肿瘤细胞的细胞质中。102例患者不同程度表达ID-1(86.44%),而13例癌旁正常组织低表达(65%),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分化鳞癌表达明显高于低分化鳞癌(P〈0.01)。38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原发灶者30例(78.95%)表达ID-1,80例无淋巴结转移者72例表达ID-1(90%),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ESCC中ID-1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及年龄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ID-1在ES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其表达强度与食管癌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年龄、性别及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10.
ID(inhibitors of DNA binding)蛋白具有螺旋-环-螺旋(helix-loop-helix,HLH)结构,缺乏DNA结合域,可与一些转录因子(主要是bHLH蛋白)形成非活性异二聚体,使其不能与DNA上的E基序结合,从而负向调控细胞分化,因而被称为“分化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在哺乳动物细胞中,ID蛋白由ID 1~4四个亚型构成,其功能不尽相同,它们在细胞发育、周期调控及肿瘤发生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