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伊曲康唑口服液在急性白血病(AL)患儿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感染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预防性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集的AL化疗后伴粒细胞缺乏的213例患儿,将其分为伊曲康唑早期预防组和晚期预防组。伊曲康唑早期预防组(330例次)在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应用广谱抗生素同时服用伊曲康唑口服液;对照组(191例次)在粒细胞缺乏出现发热、经广谱抗生素应用72 h 后发热无改善者加用伊曲康唑口服液,比较两组患儿IFI发生率。结果伊曲康唑早期预防组和对照组各有7例和18例发生IFI,发生率分别为2.12%和9.42%,两组IFI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AL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儿在发热早期进行预防性口服伊曲康唑可以有效降低IF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前,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铅的化合物普遍得以应用。随之大量铅的污染通过空气、食物、水源乃至玩具殃及儿童。在工业化国家中,轻、中度铅接触对儿童的影响已成为仅次于营养缺乏的公共卫生问题,儿童通过母源性、环境性接触过量铅发生急、慢性中毒屡有报道。铅对儿童智力的影响引起许多学者的注意,并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细菌性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93例发生细菌性血流感染的急性白血病患儿临床资料、病原学分布特点、药敏情况及预后.结果:93例患儿中有78例处于粒细胞缺乏期.93株病原菌中以革兰氏阴性菌(G-)为主,占58....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h17细胞在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A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h17细胞占CD4+细胞的比例,ELISA法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IL)-17和IL-6的水平。结果 AA患儿外周血Th17/CD4+细胞比例为(1.44±0.30)%,显著高于同龄对照组的(0.37±0.17)%(P<0.01)。AA患儿血浆中IL-17、IL-6水平分别为(184.44±31.94)pg/mL、(19.89±4.70)pg/mL,显著高于同龄对照组(120.47±18.39)pg/mL和(10.44±2.51)pg/mL(P<0.01),且IL-17和IL-6水平均与Th17细胞比例成正相关(r=0.74,P<0.01;r=0.68,P<0.01)。结论 AA患儿Th17细胞数量、血浆IL-17和IL-6水平显著增高,提示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可能在AA的免疫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测定9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铜,铁,锰,锌的含量,并观察其变化与临床表现间关系。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铜的含量(102.38±11.83,±SE)与正常对照组(101.20±13.30)无区别,但血清铁(104.84±25.04),锰(0.41±0.17),锌(83.67±20.03)含量均较对照组(分别为135.83±18.46,0.73±0.09,115.63±8.05)为低。治疗后血清铜含量下降(94.44±13.15),锌水平上升达于正常(117.74±18.01),锰(0.42±0.17)和铁(112.56±33.67)水平仍低。铜/锌比值在治疗前为1.223,治疗后为0.875(正常值为0.82),表明疾病急性期铜/锌比值升高,治愈后恢复正常。这些变化可能与体内或脑内存在着微量元素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6.
7.
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儿童白血病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采用以大剂量阿糖胞苷(Ara-C)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儿童急性白血病进行治疗的不良反应、防治措施及效果。方法 45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儿诱导治疗达到完全缓解(CR)后予以大剂量Ara-C为主的联合巩固化疗(每次Ara-C 2.0 g/m2),观察90例次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效果。结果所有患儿均出现明显骨髓抑制,且部分患儿出现相关感染,但对症支持治疗后获缓解;药物热、皮疹、口腔炎和结膜炎也是常见的不良反应;肝脏、肾脏、心脏及神经毒性少见。结论在大剂量Ara-C治疗过程中采用积极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能够使患儿安全完成巩固诱导治疗。  相似文献   
8.
9.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占儿童白血病的15%~30%,但其疗效较急性淋巴细胞自血病(ALL)差。随着化疗方案的改进及化疗强度的提高,AML远期疗效明显提高,5年无病生存率达50%。在对机体不产生不可逆的毒副作用的前提下,增加抗肿瘤药物剂量以达到最大抗白血病效应,是主要的强烈化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国产5-HT3受体拮抗剂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直接影响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再次化疗的进行和有效化疗方案的选择.5-HT3受体拮抗剂临床应用有效的控制了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我们自2000年1月~2001年4月用两种国产5-HT3受体拮抗剂盐酸格拉司琼(太极集团*四川太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和盐酸恩丹西酮(上海中西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化疗中的消化道反应,现将观察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