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骨质疏松症患者后路腰椎融合术后融合器(cage)下沉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接受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的骨质疏松症患者59例,随访至少6个月。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最低T值、L1椎体CT值、椎间融合节段、cage高度、术后6个月cage下沉率和植骨融合率。本研究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为T值≤-2.5或L1椎体CT值≤110 HU,L1椎体CT值≤80 HU记为重度骨质疏松。术后即刻X线中cage下沉>2 mm定义为终板损伤。术后6个月下沉>2 mm记为下沉,下沉>4 mm记为重度下沉。腰椎X线检查提示无椎间不稳且腰椎CT提示融合节段终板间连续植骨块形成记为融合。结果:术后6个月,以患者统计,cage下沉率71.2%(42/59),重度下沉率37.3%(22/59)。重度下沉组与非重度下沉组相比,L1椎体CT值更低[(80.6±23.3)HU vs.(94.0±24.8)HU,P=0.044],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90个椎间融合节段,以融合节段统计,重度下沉节段的cage高度更大[(12.2±2.0)mm v...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雌激素缺乏对终板软骨细胞退变的影响。方法 选取6月龄大鼠40只,分为两组:双侧卵巢切除实验组(OVX)和假手术对照组(SHAM)。术后9周取材,分别进行软骨终板组织的提取和原代终板软骨细胞的培养。免疫组化实验对比SHAM组和OVX组的软骨终板组织II型胶原(COL-II)的表达情况。倒置相差显微镜和甲苯胺蓝细胞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来鉴定终板软骨细胞。CCK-8法对比两组终板软骨细胞的活力情况。罗丹明标记的鬼笔环肽荧光染色观察OVX后终板软骨细胞F-actin的改变情况。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终板软骨细胞在雌激素缺乏后COL-II的改变情况。RT-qPCR法对比两组的SOX9、ACAN、ADAMTS-5、MMP13和COL-X的表达有无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OVX组的软骨终板的COL-II蛋白表达减低。终板软骨细胞的形态大多呈多角形和梭形,铺路石样排列。OVX的终板软骨细胞活力降低,细胞骨架更加紊乱,应力纤维增多,迁移能力下降,COL-II表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OVX组的终板软骨细胞SOX9和ACAN表达降低,MMP13、ADAMTS-5和COL-X表达升高。结论 雌激素缺乏会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1 mapping在髌骨软化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正常对照组15个膝关节和经关节镜证实的病例组38个膝关节行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包括常规MRI扫描和T1 mapping扫描。分别测量正常对照组、病例组髌骨软骨的T1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差异,并对髌骨软骨的T1值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病例组38个膝关节,21个在常规MRI扫描图像发现髌骨软骨异常,14个在常规MRI扫描图像未发现异常而在T1 mapping图像发现异常。病例组髌骨软骨的T1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26,P<0.01)。T1 mapping评估髌骨软化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2,当诊断界值取909.15 ms时,约登指数为0.737,敏感度为73.7%,特异度为100%。结论 T1 mapping可用于评估髌骨软骨损伤,为髌骨软化症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松质骨和终板Hounsfield Units(HU)对腰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沉降的预测价值,为手术方案的制定和风险告知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腰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男21例,女51例;年龄(62.7±3.9)...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青葙子与反枝苋子提取物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为反枝苋子能否替代青葙子以及其在临床上的有效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将108只小鼠随机分成9组,即空白组、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和青葙子与反枝苋子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以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及肝脏指数为指标,观察两种提取物对小鼠CCl4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青葙子提取物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地抑制肝脏指数的升高,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和AST含量,提高血清SOD活性,尤其以高、中剂量组较为明显,有一定的量效关系。而反枝苋子仅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葙子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明显强于反枝苋子,在临床上用反枝苋子替代青葙子作为清肝明目药可能会影响其疗效,两种药材的混用需谨慎。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健康的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1 289名护理人员的健康状况、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等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平均每天睡眠时间、工作压力和工作满意度是护理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论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足、工作压力大、工作满意度差等影响着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应不断改善护理工作的社会环境,完善护理人员的管理制度,健全护理工作薪酬和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体CT值与腰椎短节段内固定术后螺钉松动的关系,选取用于预测螺钉松动的CT临界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腰椎短节段(≤2个椎间隙)内固定术且术前1个月内行腰椎三维重建CT检查,随访≥24个月的患者资料。共297例,男104例,女193例,年龄54.3±12.5岁(21~80岁),随访36.1±16.5个月(24~110个月)。以末次随访X线评估螺钉松动和融合情况,根据螺钉是否松动及螺钉松动的位置,分为上端椎螺钉松动组、上端椎螺钉对照组和下端椎螺钉松动组、下端椎螺钉对照组,另将下端椎螺钉按是否固定到S1分为两个亚组,并分别分析各亚组内松动组和非松动组的差异。测量L1、上端固定椎、下端固定椎和S1椎体的CT值,收集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尿病史、手术节段数、两端融合方式、是否固定到S1等资料。以组内相关系数评估CT值测量的一致性,以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CT值与螺钉松动的关系,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评估CT值对螺钉松动的预测价值,由于松动组例数较少,组内CT值非正态分布,因此以中位数而非均值作为松动高危者预测的界值。结果:共53例患者出现螺钉松动,松动率17.8%(53/297)。上端椎螺钉松动组21例,对照组276例;下端椎螺钉松动48例,对照组249例。共有24例患者出现不融合,总体融合率91.9%(273/297),其中上端节段融合率93.6%(278/297),下端节段融合率93.3%(277/297)。椎体CT值测量具有可靠的测量者内一致性和测量者间一致性(ICC0.8,P0.001)。与上端椎对照组相比,上端椎松动组的上端椎体CT值更低(87.3±41.9HU vs 140.5±55.9HU,P0.05);当下端固定至腰椎时,下端椎松动组的下端椎体CT值低于对照组(121.9±39.9HU vs 152.2±54.5HU,P0.05);当下端固定至S1时,下端椎松动组的S1椎体CT值低于对照组(216.4±61.1HU vs 254.8±81.7HU,P0.05)。上端椎、下端腰椎和S1的松动组椎体CT值中位数分别为75HU、110HU、220HU。椎体CT值是端椎螺钉松动的独立影响因素(上端椎:OR,0.979;95%CI,0.967-0.992下端椎:OR,0.990;95%CI,0.983~0.998)。端椎CT值可用于松动预测(AUC0.6,P0.05)。结论:椎体CT值是腰椎短节段内固定术后端椎螺钉松动的独立影响因素,CT值越低,发生螺钉松动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椎体退变性腰椎侧弯(DLS)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和分布规律,为骨水泥螺钉的选择性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5例DL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男20例、女75例,年龄(63.3±6.5)岁。于脊柱X线全长片上测量患者Cobb角、冠状平衡距离(CBD)值,统计患者冠状位失衡分型例数。选择患者主弯和代偿弯内椎体前缘皮质后方2 mm、椎体中部和椎骨后缘皮质前方2 mm三个层面的CT冠状面重建图像,于椎体松质骨部分选择最大可能的椭圆形区域作为骨密度Hounsfield units(HU)值测量兴趣区,取三个层面测量的平均值作为相应椎体的骨密度HU值,同样方法分别测量椎体凸、凹侧的HU值;以L1≤110 HU作为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观察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并按观察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骨密度组和骨质疏松组两组,进而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观察全组患者主弯与代偿弯内椎体HU值,以及主弯和代偿弯内各椎体及其凸凹两侧骨质疏松的发生情况。结果 全组95例患者Cobb角为25.5°±11.1°,CBD为(22.8±18.7)mm,冠状位失衡为A型者74例、B型12例、C型9例。骨密度正常58例(61.1%),骨质疏松37例(38.9%);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45.3%(34/75),高于男性的15.0%(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0, P<0.05)。正常骨密度组和骨质疏松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Cobb角、CBD、侧弯方向、冠状位失衡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主弯与代偿弯内椎体HU值:L1为(122.2±45.0)HU、稳定椎为(124.7±44.8)HU、中立椎为(120.9±42.9)HU、上端椎为(124.3±46.1)HU、顶椎(134.4±49.4)HU、下端椎(153.3±63.8)HU、L5椎(169.8±75.8)HU。主弯内各椎体的骨质疏松发生率分别与L1椎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代偿弯内L5椎体的骨质疏松发生率则低于主弯的L1椎体,分别为17.9%(17/95)和38.9%(3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49,P<0.05)。L5椎体、下端椎、顶椎的凸侧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凹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上端椎、中立椎、稳定椎凸凹两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DLS患者中骨质疏松发生率为38.9%,女性患者的发生率更高。代偿弯内椎体骨质疏松发生率低于主弯内椎体,L5椎、下端椎和顶椎凸侧是骨质疏松的好发部位。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有着很高的氧代谢需求,当人体出现眼部病变或全身系统性疾病时,通常会出现对应的视网膜血氧代谢异常和功能紊乱。对于视网膜血管含氧情况的检测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然而,目前商用和实验室开发的视网膜血氧饱和度无创检测仪器均采用科研级探测器,其价格昂贵,不利于仪器的大规模生产和销售。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单镜头反射式相机(单反相机)的视网膜血氧饱和度无创测量系统,该系统基于眼底相机,以Nikon D70单反相机作为探测器,针对其较理想的光谱响应曲线,通过提取出其绿色和红色通道记录的视网膜成像结果,即可用于功能性的血氧饱和度的检测。本研究提出的方法为廉价版的视网膜血氧饱和度检测分析仪提供了新的思路。该系统的测量准确性和重复性良好,具有在临床上进一步进行研究和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