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康复规律及其与神经功能康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2008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280例诊断为CSM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术前使用改良JOA评分(mJOA评分)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使用SF-3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术后3个月、1年和末次随访时使用上述两项评价方法对患者进行连续性随访。采用Wilcoxon rank-sum检验探讨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变化规律,采用Spearman相关检验探讨生活质量与神经功能康复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mJOA评分的变化值、mJOA评分的改善率、SF-36的生理维度(PCS)及心理维度(MCS)四项指标对于患者主观评价健康变化(health transition item,HTI)的判断价值,使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ROC曲线的准确性,同时用Spearman相关检验进一步探讨四个指标对于HTI的敏感性及可靠性。结果:随访50.5±10.3个月(24~84个月)。术后3个月、1年和末次随访时的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45.0±42.4)%、(64.4±31.6)%和(66.8±36.9)%。在SF-36的各个维度上,患者手术前的评分均较正常人群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术后3个月时,除了总体健康(GH)和社会功能(SF)两项外,其他各维度均有显著改善(P0.05);术后1年以及末次随访时,SF-36的8个维度均有显著改善(P0.05)。术后3个月时,只有PCS有显著改善(P=0.000),而MCS则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103);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PCS及MCS均有显著改善(P0.05)。术后3个月、1年和末次随访时的HTI分别为2.27±1.06、1.84±0.90和1.84±0.88。在术后3个月时,只有PCS改善与神经功能改善显著相关(P0.05);术后1年与末次随访时,PCS及MCS的改善均与神经功能改善相关(P0.05)。术后3个月时SF-36的PCS对于HTI的判别价值最高(AUC=0.97,相关系数=-0.81);术后1年时为mJOA评分改善率(AUC=0.93,相关系数=-0.82);末次随访时SF-36的MCS与HTI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0.67),而mJOA评分改善率与HTI的AUC最大(AUC=0.95)。结论:CSM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神经功能改善早期只与PCS相关,中期则与PCS和MCS两个方面相关;随着CSM患者术后随访时间的变化,判别患者主观评价最有效的指标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SF-36量表用于国人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信度,并验证术后疗效评价中,生活质量评价与神经功能评估的一致性。方法:本研究前瞻性收集了接受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42例,男84例,女58例,年龄60.0±10.9岁。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和术后2年以上末次随访时分别使用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法(modified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mJOA)评分和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量表)进行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评估,并与正常人群的常模进行对比。使用克隆巴赫系数(Cronbachα)分析SF-36量表八个维度的信度,并进一步分析在术后不同随访时间节点SF-36各维度与神经功能评价的相关性。根据患者各项评分的变化趋势,分析患者的康复峰值时间。结果:术前CSM患者SF-36量表8个维度中,除“精神健康”维度外,其余7各维度较健康成年人常模均存在显著功能缺陷。SF-36量表各维度的Cronbachα介于0.73~0.85之间(Cronbachα:生理功能=0.85、生理职能=0.83、躯体疼痛=0.80、整体健康=0.81、活力=0.81、社会功能=0.79、情感职能=0.73、精神健康=0.75)。术后3个月时,mJOA评分的改善仅与患者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和躯体疼痛两个维度得分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生理功能=0.32,躯体疼痛=0.20;P<0.05);术后1年时,mJOA评分的改善与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整体健康、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四个维度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生理功能=0.39,整体健康=0.24,社会功能=0.22,情感职能=0.19;P<0.05);在术后2年以上末次随访时,mJOA评分的改善与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活力和情感职能三个维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生理功能=0.38,活力=0.20,情感职能=0.20;P<0.05)。SF-36量表的生理总评分和心理总评分分别在17.7个月和18.9个月达到峰值。结论:SF-36量表各维度的信度较高,是一项可靠的评估CSM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方法。在术后不同随访期的疗效评估中,SF-36量表各维度与神经功能改善评估的一致性不尽相同:在术后恢复早期,mJOA评分的改善与SF-36量表中的生理相关维度显著相关;随着术后恢复期延长,mJOA评分的改善则与生理、心理相关维度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卢晓强  于星鹏  张一龙 《医学综述》2008,14(17):2674-2676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即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股骨头缺血引起骨坏死。最终股骨头变形塌陷、脱位。ANFH的治疗方法很多,意见也不统一,争论颇多。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有避免负重,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物理疗法。手术治疗有髓芯减压术,血管束植入术,带血管蒂的骨瓣移植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对于ANFH早期多采用髓芯减压术方法简单有一定效果,晚期的患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目前随着人工关节置材料和置换技术的进步国内外的治疗多倾向人工关节置换术。但目前仍没有一种公认方法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本文针对股骨头坏死的各种治疗方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手术治疗提高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本组64例,手术治疗56例,其中锥颅引流48例。结果:手术56例中治愈36例,好转12例,死亡8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积极地进行外科手术,可提高病人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我科自2003年7月-2007年11月共完成44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根据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对护理的特别要求,我科止确地实施了围手术期的护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3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颅脑外伤继发性脑血肿手术病人198例,男131例、女67例,年龄10~75岁,平均39岁.术后发生脑梗塞15例,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  相似文献   
7.
外伤后晚期顽固性癫痫是指首次痫性发作在外伤2周之后,经长期系统的多种抗癫痫药物治疗,不能控制其发作.  相似文献   
8.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后的近中期JOA评分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回顾性队列研究中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治疗后的近中期JOA评分变化规律。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于2008年2月~2011年11月收治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13例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术前使用改良JOA评分(m JOA)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程度,术后3个月、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再次对患者进行m JOA评价。分析患者术后m JOA评分的变化规律,统计每例患者m JOA评分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随访时间点m JOA评分中不同部分的贡献情况。结果:本组患者随访32.7±10.8个月(24~60个月)。m JOA从术前的11.8±2.9分,改善至术后3个月的14.5±2.2分、术后1年的15.1±2.1分和末次随访时的15.2±2.3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m JOA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为术后16.7±4.1个月(3~36个月)。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 JOA评分中各部分对术后总体改善率的贡献不同:术后三次随访时,患者在感觉功能上的恢复均较运动功能和膀胱功能明显。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术后近中期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其中以感觉功能恢复更为显著,m JOA分数在术后16.7个月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9.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9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克氏针钢丝、重建钢板、螺钉经锁骨与喙突、锁骨钩钢板四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用手术方法治疗锁骨骨折95例,其中克氏针钢丝内固定48例,重建钢板或锁骨钢板内固定17例,螺钉经锁骨与喙突固定6例,锁骨钩钢板内固定24例,术后随访回顾性分析四种内固定方法的适应证、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经门诊随访,随访时间6个-16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折愈合,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方式由病人骨折具体的情况而定没有固定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锁骨钩钛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2003-04~2007-10采用锁骨钩钛板治疗16例 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结果:16例患者随访8~18个月,术后8~18个月去除内固定,按Lazzcano标准评定,优14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无再次脱住.结论:锁骨钩钛板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